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谢偃

增加 3,905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谢偃参加由[[唐太宗]]亲自主持的“殿试”,并以“对策及第”中进士,授陕西省高陵县令,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主簿。
* 时[[李百药]]工五言诗,谢偃善作赋,时人称为李诗、谢赋。出为湘潭令。《集》十卷,今存诗四首。 <ref>[网址 标题.网站.日期] </ref>[1]<br>== 世系图 ==* [[谢万]]--[[谢韶]]--[[谢思]]--[[谢密]]--[[谢庄]]--[[谢颢]]--[[谢绥]]--[[谢经]]--[[谢蔺]]--[[谢贞]]--[[谢孝政]]<br>
== 人物专题 ==
* [http://ren.bytravel.cn/history/4/xie5756308.html 谢偃_浚县唐代人物专题]
* [https://tieba.baidu.com/p/3532479710?red_tag=1368341538 原来历史上真有“谢偃”其人!]
* [http://m.aishici8.com/shiren/1847.htm 谢偃的诗_谢偃诗词全集(4首) - 爱诗词]
==基本信息 ==
{|
[[File:2gxoysc2ebo8feb0acd7b6009e1ff99c124f33f412d.jpg|缩略图|右|[httphttps://wwwimage.fox2008gushimi.cn/dorg/file/img/22/2gxoysc2ebo8feb0acd7b6009e1ff99c124f33f412d.jpg 原图链接][httphttps://www.fox2008gushimi.cnorg/Article24shi/Listjiutangshu/4926.html 来自 中学生读书网古诗大全]]]
|-
| 姓名     裴叔业 谢偃   
---------------------------------------------------------------------------------
|-
| 字号 民族      字叔业 汉族      
---------------------------------------------------------------------------------
|-
| 民族 官职      鲜卑    陕西省高陵县令   
---------------------------------------------------------------------------------
|-
| 官职 出生地      征南将军、豫 刺史 卫县 鹤壁市浚县卫贤   
---------------------------------------------------------------------------------
|-
| 爵位 出生时间      武昌县伯(齐)→兰陵郡公(魏)  599年   
---------------------------------------------------------------------------------
|-
| 追赠    开府仪同三司(魏)   去世时间   643年  
---------------------------------------------------------------------------------
|-
| 谥号    忠武(魏)  所处时代   北周、隋、唐   
---------------------------------------------------------------------------------
|-
| 出生地   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 出生时间  438年    ---------------------------------------------------------------------------------|-| 去世时间   500年 ---------------------------------------------------------------------------------|-| 所处时代   南北朝    ---------------------------------------------------------------------------------|-| 主要 成就 作品   屡破北魏 《尘赋》、《影赋》     
---------------------------------------------------------------------------------
|}
== 人物平生 ==
=== 隋朝期间 ===
* 谢偃的祖父[[谢孝政]](556-612),本为南朝陈郡谢氏,[[谢贞]]流亡北周的长子,南北朝时北朝基本为少数民族政权,北魏强迫汉民族改为少数民族姓氏,如李氏、赵氏、杨氏就曾一度改为鲜卑姓氏。
* [[宇文泰]]实行府兵制,按鲜卑旧日八部之制,立八柱国,有功诸将中本为汉人的,也被赐以三十六大部落中一个姓氏,如[[李弼]](字景和,辽东襄平人)为徒河氏,[[李虎]](代北武川人)为大野氏,[[赵贵]](字符贵,天水南安人)为乙弗氏,[[杨忠]](陕西华阴人,隋文帝[[杨坚]]之父)为普六茹氏(又译作普六如、普陋茹),且以他们为一姓之“宗长”,即本部落酋长。同时又命诸将帅所统汉人士卒,皆以其主将的鲜卑姓氏为
他们的姓氏。就在这时,谢偃的祖父由谢氏改为姓直勒氏。
* 北周静帝大象二年(580),隋公大丞相杨坚(汉人)篡位,十二月十二日,下诏汉人所改姓氏一律复旧。由此,从普六茹坚改回为杨坚,就在此时直勒才改回姓谢氏。次年二月,静帝禅位,改北周为隋朝,杨坚称为文帝,改元开皇元年。
* 谢偃在隋,为散从正员郎。
=== 唐朝期间 ===
* 贞观十一年(637年),太宗驾幸东都,谷、洛泛溢洛阳宫,诏求直谏之士。谢偃上书极其言,深受太宗赏识,引为弘文馆直学士,后拜魏王府功曹。
* [[李世民]]在弘文馆置学士以掌校正图籍,教授生徒;参议制度改革﹑礼仪活动。置校书郎,掌校理典籍,刊正错谬,弘文馆当时收集图书达二十余万卷。设馆主总领馆务,中有学生数十名,皆选皇族贵戚及高级京官子弟,师事学士,以受经史书法。
* “弘文馆”尽管规模不大,却是唐代文化的熔炉,在此曾集聚并造就了诸如[[褚亮]]、[[姚思廉]]、[[蔡允恭]]、[[萧德言]]等一批英才,让他们“听朝之际,引入殿内,讲论文义”,“或至夜分而罢。”两馆共均为李世民的高级“智囊团”,谢偃亦为其中一员。
* 贞观十七年(643),[[李泰]]被[[唐太宗]]幽禁于将作监,魏王府被废,谢偃亦被出为湖南湘潭县令,于当年病逝,也许唐太宗忘记了他,或谏言刺痛了他。[[魏征]]被贬于身后,谢偃被贬于逝前,自古诤臣没有好下场,就是幸逢一代英主李世民也幸难于免。<br>
 
== 人物成就 ==
* 谢偃尝作《尘赋》、《影赋》甚工。太宗闻而召见,先为序一篇,言“区宇乂安,功德茂盛”,授谢偃作赋,谢偃奉诏撰成《述圣赋》。帝悦,赐帛数十匹。时李百药工诗,而偃善赋,世称“李诗谢赋”。
* 从谢偃作品的风格来看,并不带有少数民族的粗犷、直率,加上他本是中华民族的腹地中原(或中州)人氏,其祖父又有一个纯汉族儒家的名字孝政,与李白一样,是生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汉人。<br>
 
== 人物作品 ==
* 据新、旧《唐书》等史籍载:谢偃著有《文集》十卷、《英公故事》四卷,皆佚。《旧唐书·列传·文苑上》和《新唐书·列传·文艺上》有其《谢偃传》。
* 地理名著《括地志》
* 据《旧唐书》卷七十六列传第二十六载:(濮王李)泰遂奏引著作郎萧德言、秘书郎顾胤、记室参军蒋亚卿、功曹参军谢偃等就府修撰了著名的《括地志》,为唐代地理名著,后散佚,今存辑本数卷。《括地志》中至少有四分之一,出于谢偃的手笔。
* 文赋
* 《全唐文》(第一百五十六卷)收其文赋十二篇(包括:《尘赋》、《影赋》、《述圣赋》)。
* 诗
* 《全唐诗》(第三十八卷)收其诗四首。
 
== 史料记载 ==
*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 文苑上
*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六 文艺上<br>
== 参考资料 ==
{{Reflist}}
<ref>[网址 标题.网站.日期] </ref> , 重复<ref name="MYT"> [[Category: 三国两晋南北 朝人物]][[Category:620 中國斷代史]][[Category:人文社科藝術人物]]
8,4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