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魏禧

增加 4,10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外文名 = Xi Wei
| 图像 =
[[File:20160929211939793B49bb1bc8cc24c29b335b934fe84c04f.jpg|缩略图|center|[http://imgcache5b0988e595225.cjmxcdn.sohucs.com/starimages/20160920170830/20160929211939793b49bb1bc8cc24c29b335b934fe84c04f.jpg jpeg 原图链接] [httpshttp://starwww.cjmxsohu.com/201609a/1182431.shtml 168373222_393133 来自 明星 搜狐 网]]]
| 图像说明 = 魏禧 |center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1624|03|02}}
| 出生地点 = 宁都县
|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1680|11|11717|1624|03|02}}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散文家
| 知名作品 = 《大铁椎传》<ref>[https://www.sbkk88.com/mingzhu/guwenguanzhi/73231.html 《大铁椎传》 ]随便看看吧</ref><br>《三魏全集》 <br> 《江天一传》 <br> 《明御史何公家传》<br>《魏叔子文集》。
}}
<p style="text-indent:2em;">'''<big>魏禧 </big>''' ,1624 ,(1624 年3月2日~1680年11月17日)明末清初散文家,与 [[ 汪琬 ]] [[ 侯方域 ]] 并称清初散文三大家,与兄际瑞、弟礼合称宁都三魏,三魏兄弟与 [[ 彭士望 ]] [[ 林时益 ]] [[ 李腾蛟 ]] 、岳维屏、 [[ 彭任 ]] 等合称易堂九子。== 演艺 个人 经历 ==<p style="text-indent:2em;">633年 学为制举文<p style="text-indent:2em;">1634年 补弟子员,冠其曹<p style="text-indent:2em;">1637年 受学于杨一水先生。始得羸疾,后一生参术不离口<p style="text-indent:2em;">1638年 娶谢季孙为妻<p style="text-indent:2em;">1640年 传道人阴事,惊惭欲死<p style="text-indent:2em;">1642年 读书于莲花山<p style="text-indent:2em;">1646年春 迁翠微峰<p style="text-indent:2em;">1647年 弃举业<p style="text-indent:2em;">1647年6月 始编次文集外篇 始于家姊夫(邱维屏)学古文<p style="text-indent:2em;">1653年 始授徒水庄<p style="text-indent:2em;">1654年2月 父魏天民卒,葬远祖坟旁<p style="text-indent:2em;">1656年 守制水庄<p style="text-indent:2em;">1662年 始出游吴越。<p style="text-indent:2em;">1664年 兄子世杰编次叔子文集<p style="text-indent:2em;">1674年3月 水庄拥曝轩落成。9月 女静言卒<p style="text-indent:2em;">1675年9月5日 于翠微峰险坠崖。<p style="text-indent:2em;">1678年 被荐举应博学鸿辞科试,以疾辞不就,晚年有头风症状,颇为所苦。<p style="text-indent:2em;">1680年11月17日 病逝于仪征船上。<p style="text-indent:2em;">1681年1月6日 妻谢季孙绝食卒于内寝。<p style="text-indent:2em;">1681年3月29日 柩归宁都,与妻合葬城南下螺坪始祖墓旁。== 文学特点 ==魏禧长于见识议论及有意于用世的写作特点,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论说策议中。其短篇史论,尤有特色,抓住一人一事,览古鉴今;笔力挺变,尺幅中如有龙蛇不可控攫。如《留侯论》踔厉风发,堪与苏轼相敌;《伊尹论》赞吊民伐罪而不拘君臣之序,洗发剀切,逻辑严密;《陈胜论》驰骤顿挫,一语破的;《晃错论》千委万曲,辨析精详;皆各得其妙。魏禧散文中更著名的是传记文,通过作传涉及到社会生活许多方面。他描绘过明季酷烈的朝政;对大吏贪纵、小吏肥俊削、细民无依、官逼民反的阶级矛盾有着清醒的认识。而主要是他深抱亡国之痛,为抗敌殉国和坚持志节之士作传,如《江天一传》、《明御史何公家传》。魏禧的叙记文也常写遗民志士,哀"贤人凋丧,同志寂寥",感慨激昂而又低回往复,兼有欧、苏之长。他于哀情文主张文贵质朴,不必以痛哭见哀;以为韩愈《祭十二郎文》工于文而情以微。因而他以叙事为抒情,如《哭莱阳姜公昆山归君文》,情事惝恍,缠绵悲怆,即体现了这一特点。魏禧散文创作,不断取得蜚声文坛的成就,这和他的日臻完善的古文理论是分不开的。其中有些观点,至今不失为真知灼见。他认为"文所以可传,中必有物。"
== 文学特点 ==
<p style="text-indent:2em;">魏禧长于见识议论及有意于用世的写作特点,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论说策议中。其短篇史论,尤有特色,抓住一人一事,览古鉴今;笔力挺变,尺幅中如有龙蛇不可控攫。如《留侯论》踔厉风发,堪与苏轼相敌;《伊尹论》赞吊民伐罪而不拘君臣之序,洗发剀切,逻辑严密;《陈胜论》驰骤顿挫,一语破的;《晃错论》千委万曲,辨析精详;皆各得其妙。
<p style="text-indent:2em;">魏禧散文中更著名的是传记文,通过作传涉及到社会生活许多方面。他描绘过明季酷烈的朝政;对大吏贪纵、小吏肥俊削、细民无依、官逼民反的阶级矛盾有着清醒的认识。而主要是他深抱亡国之痛,为抗敌殉国和坚持志节之士作传,如《江天一传》、《明御史何公家传》。
<p style="text-indent:2em;">魏禧的叙记文也常写遗民志士,哀"贤人凋丧,同志寂寥",感慨激昂而又低回往复,兼有欧、苏之长。他于哀情文主张文贵质朴,不必以痛哭见哀;以为韩愈《祭十二郎文》工于文而情以微。因而他以叙事为抒情,如《哭莱阳姜公昆山归君文》,情事惝恍,缠绵悲怆,即体现了这一特点。
<p style="text-indent:2em;">魏禧散文创作,不断取得蜚声文坛的成就,这和他的日臻完善的古文理论是分不开的。其中有些观点,至今不失为真知灼见。他认为"文所以可传,中必有物。"
== 诗作品 ==
<p style="text-indent:2em;">送任道爰同诸子幼刚归九江
<p style="text-indent:2em;">清代:魏禧
<p style="text-indent:2em;">天下少知己,寒山多苦音。欲将千古事,赠子十年心。
<p style="text-indent:2em;">前路风霜满,故乡烟水深。莫劳刘子骥,迟汝桃花林。
<p style="text-indent:2em;">登日峰
<p style="text-indent:2em;">清代:魏禧
<p style="text-indent:2em;">不见扶桑国,登临只此峰。因之分画夜,直欲破鸿濛。
<p style="text-indent:2em;">树影群山外,烟浮万井中。天风自吹息,未许白云封。
<p style="text-indent:2em;">余有寒溪闻落木之句罗子为作画复赋
<p style="text-indent:2em;">清代:魏禧
<p style="text-indent:2em;">左折西桥路,东皋连翠微。谁将一幅纸,写余心所思。
<p style="text-indent:2em;">松下闻声处,溪前独立时。寒光看不尽,日夕秋山知。
<p style="text-indent:2em;">离邮九日奉怀伯兄将自燕都出塞
<p style="text-indent:2em;">清代:魏禧
<p style="text-indent:2em;">高邮雄镇控南淮,野水苍茫没草莱。独立自怜云物好,隔船遥见菊花开。
<p style="text-indent:2em;">燕山秋色余金狄,塞上悲风接玉阶。天地到今谁涕下,幽州此日莫登台。
<p style="text-indent:2em;">淮阴寄门人赖韦兼酬诸生
<p style="text-indent:2em;">清代:魏禧
<p style="text-indent:2em;">闻说淮东形势地,三城万瓦夹江滨。小山赋后谁招隐,漂母祠前早闭门。
<p style="text-indent:2em;">日月苦消行路客,篮舆长忆执经人。深秋木叶知多少,扫径相迟薜荔村。
<p style="text-indent:2em;">灵岩杂咏
<p style="text-indent:2em;">清代:魏禧
<p style="text-indent:2em;">琴台如髻绕烟鬟,学得新声手自弹。七十二峰看不尽,烟波纯浸洞庭山。
<p style="text-indent:2em;">答菊
<p style="text-indent:2em;">清代:魏禧
<p style="text-indent:2em;">尔本同众卉,以我特知名。我已谢人间,尔犹保余荣。
<p style="text-indent:2em;">篱下邈难遇,缤纷在华庭。内房罗宠女,缜发耀鸦翎。
<p style="text-indent:2em;">晨梳供采摘,双鬓横新英。洁身充近玩,委藉何纵横。
<p style="text-indent:2em;">却误周茂叔,犹以隐逸称。
<p style="text-indent:2em;">勺庭示诸生 其一
<p style="text-indent:2em;">清代:魏禧
<p style="text-indent:2em;">瞽人入坎窞,援之出平康。棘刺当孔道,挥之行路傍。
<p style="text-indent:2em;">举手非为劳,举口能为良。大言遗珠玉,小言效秕糠。
<p style="text-indent:2em;">天地待弥缝,岂必圣与王。
<p style="text-indent:2em;">勺庭示诸生 其二
<p style="text-indent:2em;">清代:魏禧
<p style="text-indent:2em;">严霜无强叶,松柏特青亭。周庭多杂木,深冬如春荣。
<p style="text-indent:2em;">琐细不相识,但知天所生。物各抱真性,岂希松柏名。
<p style="text-indent:2em;">勺庭示诸生 其三
<p style="text-indent:2em;">清代:魏禧
<p style="text-indent:2em;">譬如厌膏粱,忽思御藜藿。车马何喧阗,缓步生寥廓。
<p style="text-indent:2em;">当暑进狐白,人乃弃不著。始知人生欢,适志为真乐
== 参考文献 ==
2,6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