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奥立维·克伦威尔

增加 6,963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奥立维·克伦威尔 |圖片 = File:D3ddb6c64ae8bb98e4a33ff8ae78df09 1000 1000.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s://image.so.com…”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奥立维·克伦威尔
|圖片 = [[ File:D3ddb6c64ae8bb98e4a33ff8ae78df09 1000 1000.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5%A5%A5%E7%AB%8B%E7%BB%B4%C2%B7%E5%85%8B%E4%BC%A6%E5%A8%81%E5%B0%94&src=tab_www&correct=%E5%A5%A5%E7%AB%8B%E7%BB%B4%C2%B7%E5%85%8B%E4%BC%A6%E5%A8%81%E5%B0%94&ancestor=list&cmsid=6b36f504425e6aab3b9e982ddc2fb106&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45#id=923634367024cb66248a580feaf9f4b8&currsn=0&ps=59&pc=59 原圖鏈接][http://www.52shijing.com/lsjm/74418.html 来自吾爱诗经网]]]
|圖片尺寸 =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1599年
| 國籍 = 英国
| 别名 =
| 職業 = 政治家、军事家
| 知名原因 = 英国著名政治家
| 知名作品 =
}}

'''奥立维·克伦威尔''' (1599年4月25日―1658年9月3日)[[英国]];使国会民主政体成为英国政体的关键性人物。1653年,克伦威尔建立军事独裁统治,自任“护国主”。克伦威尔一共做了4年的护国主。在这4年之中,他表现出了杰出的治国才干。对外寻求合适的伙伴,于1654年同[[贺兰]]签订了《航海条例》,此后同[[瑞典]]、[[丹麦]]又缔结了有利的商约,维护了英国的利益。对内,他宽赦王党分子,缓和克内部矛盾,因此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1657年,议会做出很大的让步后,决定加冕克伦威尔为国王。1657年6月26日,克伦威尔正式登基,时年58岁。

==基本信息==

中文名字:奥立维·克伦威尔

国籍:英国

出生日期:1599年4月25日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

==人物生平==

克伦威尔1599年出生于[[英国]]亨廷顿。在他年轻的时候,英国为各种教派之间的纷争所困扰。在位的国王相信并希望实行君主专制。克伦威尔本人是一个[[农民]]和乡绅,一个虔诚的清教徒。1628年,他被选为国会议员,但任期很短,因为第二年[[查理一世]]国王决定解散国会,自己统治国家。

直到1640年,新国会才召开需要资金来对抗[[苏格兰]]。克伦威尔再次当选国会议员。新议会强烈敦促国王停止独裁统治。但查理一世拒绝向国会屈服,于是1642年忠于国王的军队和国会之间爆发了战争。克伦威尔站在国会一边。他回到亨廷顿,组织一支骑兵部队与国王作战。

在四年的战争中,他出色的军事能力使他越来越出名。克伦威尔在马斯顿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场战役扭转了战局。1646年战争结束后,[[查理一世]]成为囚犯,克伦威尔则被认为是国会中最成功的将军。

然而,和平的到来不是因为内部分裂、各派之间的根本分歧,也不是因为国王知道这一切,没有和平的意图。一年后,国王潜逃,企图东山再起,重组军队,第二次内战爆发。由于这场战争,克伦威尔打败了国王的军队,解散了议会中占多数的温和派议员,并于1649年1月30日将国王送上断头台。

克伦威尔上台后,1640年成立的国会保留了一个不具代表性的激进少数派,即所谓的残余国会。起初克伦威尔试图通过谈判举行新的选举,但谈判破裂后,他用武力解散了剩余的议会(1653年4月20日)。

此后,克伦威尔依靠军队的支持维持统治,成为军事独裁者,直到1658年因[[疟疾]]在[[伦敦]]去世。<ref>[https://www.360kuai.com/pc/9360a26a337a77381?cota=3&kuai_so=1 克伦威尔是怎样的一个人? ],快资讯网,2019-05-17 </ref>

==克伦威尔铁骑军==

在近代欧洲骑兵中,克伦威尔铁骑军绝对是一支最骁勇善战的军队。在欧洲的战场上,克伦威尔铁骑军拥有着强大的战斗力,在诸多重大的战争中屡战屡胜,这个“铁骑军”的名号的确是名副其实的称赞了。

克伦威尔是虔诚的清教徒,作为虔诚的清教徒一员,他的信仰永远只有《[[圣经]]》,《圣经》才是绝对的权威,而不相信其他天主教所谓的一系列条条框框。在这样的宗教信仰下,他在组建骑兵团的时候,也特别看重成员的宗教信仰,克伦威尔铁骑军中的成员大部分都是清教徒。

17世纪中叶,[[英国]]开始内战,国王军和议会军之间的矛盾极其严重。内战爆发时,议会军在对抗国王军的攻击时,形势极其严峻。在这里,克伦威尔就展现了他天才般的军事天赋,组建了一只精悍的骑兵团,在关键的马其顿荒原战役中,扭转局面,使议会军获得了突破性的胜利。也正是这一场战役,使克伦威尔部队赢得了“铁骑军”这个称号。

克伦威尔铁骑军的“铁”在于克伦威尔强大的军事能力,他领导的军队能够势如破竹,长驱直入地赢得胜利。不管对手如何,铁骑军从来没有溃败,这对一只部队来说是很难能可贵的。总的来说,克伦威尔是当之无愧的伟大军事家,一个英勇善战的将军,而他所领导的骑兵团也是众多欧洲兵团中当之无愧的常胜军队。

==人物评价==

历史上对于克伦威尔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说他是时代的掌舵者,将风云际会紧紧掌握在自己手中;也有的说他是时代的钻营者,在乱世当中左右逢源来达到个人目的。评价克伦威尔这个人物,应该从正反两方面入手,才能真实还原克伦威尔的人生和历史影响。

对克伦威尔的评价的正面意义在于他积极捍卫了清教徒的利益,确立了清教徒在当时社会当中的地位。他勇敢站出来揭露宫廷的腐败,对抗天主教对民众的精神控制和肉体摧残。使民众真正了解到当时社会的腐败和黑暗,唤醒了民众的觉醒意识。此外,他开创了[[资产主义]]新[[贵族]]的历史时代,让清教徒领导的社会阶层走向上层统治建筑,为这一社会新晋阶层提供了存在的基础。

对克伦威尔的评价的反面声音主要集中在他对于国王查理的背叛。当时国家政局黑暗,社会动荡不安,经济体制崩溃,人们生活在深水火热当中。但是王室一再加重赋税,通过搜刮民脂民膏来维持奢靡的生活。克伦威尔借助资助国王得以当选议员走上从政之路,但是他并不满足于臣服在他人之下。他拥有很强的政治野心,企图真正获得英国的统治权,他带领新贵族阶级推翻了英国王室的统治,并下令处死了[[查理一世]]。但是他的真实目的并不在于倡导新型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是通过民主的假面来建立自己的专制统治。<ref>[http://www.guoxuedashi.com/b/9/223611/ 浅析克伦威尔与英国革命之间的关系],国学大师网 </ref>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 军政人物]][[Category:其他國家軍政人物]]
10,7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