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万岁照房

移除 173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万岁照房.jpeg|有框|右|<big>万岁照房</big>[https://p1.cncnimg.cn/jdpic/3/2775_b.jpg 原图链接][https://chengde.cncn.com/jingdian/wansuizhaofang/profile 来自 欣欣旅游网 的图片]]]
''' 万岁照房 ''' 位于 [[ 四知书屋 ]] 北面,面阔十九间,俗称“十九间房”。中部三间为佛堂,名为“宝伐喻”,两侧各一间通道。以万岁照房为界,前部各殿属前朝,后部为后寝,即帝后的寝宫。
==基本情况==
万岁照房中间三间原为佛堂“宝筏喻”, [[ 班禅 ]] 曾在此佛堂赡拜过。现为通向后宫的过道,东西两侧陈列着一个铜匾、一对铜抱柱楹联和八个石鼓。
铜匾、铜抱柱楹联:是避暑山庄山区珠源寺宗镜阁的构件。宗镜阁建于 [[ 乾隆 ]] 十年(1746年),与北京 [[ 颐和园 ]] 宝云阁同模铸造。日本侵华期间被破坏,仅剩此构件。这两件 [[ 文物 ]] 不仅反映当时高超的铜铸工艺<ref>[https://www.sohu.com/a/142864020_692416 叹为观止的中国古代铸铜艺术 ],搜狐,2017-05-23</ref> ,也是 [[ 日本 ]] 侵略破坏中国文化的实物例证。
石鼓:即鼓形的石,上刻有 [[ 文字 ]] ,用大篆书写,即 [[ 石鼓文 ]] 。石鼓文是古代帝王为宣扬自己的文治武功,王家田猎的最古老的 [[ 石刻 ]] 。因为文字内 容记述游猎情况,也称“猎碣”,石鼓文是战国秦献公十一年作品。每个鼓上都刻有一首古诗,内容记载的是,周天子派使者到秦,秦公和使者一起去游猎的盛况。石鼓文在汉字书法上占 有突出的地位。石鼓于唐初,在陕西雍县的野地上被发现,但未被收藏,后来被移到风翔孔子庙。五代时又失散。宋朝,宋徽宗命人以黄金填嵌石鼓上的文字,陈设于内府稽古阁。
明清时 容记述游猎情况,也称“猎碣” 相继将 石鼓 陈列于 文是战 秦献公十一年作品。每个鼓上都刻有一首古诗,内容记载的是,周天 派使者到秦,秦公 孔庙大石门内 使者一起去游猎的盛况 清乾隆皇帝,在北京国子监得见 石鼓文 ,恐石久益发残损,仿制两套,以小篆刻 在汉 ,并亲躬 书法上占 有突出的地位。 石鼓 文的摹勒修撰 于唐初 一套藏于北京国子监<ref>在[[https://www.sohu.com/a/372116745_100191064 北京国子监 中国古代 陕西]]雍县 最高学府 ] 野地上被发现 搜狐,2020-02-10</ref> 但未被收藏 一套藏于承德文 后来被移到风翔孔子 五代时又失散。宋朝,宋徽宗命人以黄金填嵌 石鼓 原物现 上的文字, 列在北京故宫铭刻馆 设于内府稽古阁
明清时,相继将石鼓陈列于国子监和孔庙大石门内。清乾隆皇帝,在北京国子监得见石鼓文,恐石久益发残损,仿制两套,以小篆刻字,并亲躬石鼓文的摹勒修撰,一套藏于北京[[国子监]],一套藏于承德文庙内。石鼓原物现陈列在[[北京故宫]][[铭刻馆]]。  由于承德文庙被毁,石鼓收藏于 [[ 避暑山庄博物馆 ]]
==视频==
247,18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