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吴翌凤

增加 4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p style="text-indent:2em;">吴翌凤(1742~1819)是清著名藏书家。字伊仲,号枚庵、一作眉庵,别号古欢堂主人,初名凤鸣,祖籍安徽休宁,侨居吴郡槐树街(今苏州),藏书家吴铨后裔。诸生。家贫而笃好典籍,无力购置,往往借书阅览。三十三年至五十二年(1768年~1787)寓陶氏东斋,日寝馈书史,得佳本,则用手抄,至数千百卷。
<p style="text-indent:2em;">乾隆三十一年(1766)入县学,越一年,与同好创买书之会。遇有善本,不惜典衣购置。积二十年,博雅工诗文。与[[朱奂]]为[[莫逆之交]],互抄秘册。[[张金吾]]记其“枚庵书法秀逸,手书秘册,几及千卷,今之钤磬室也”。与当时藏书之家[[鲍廷博]]、[[吴骞]]、朱奂、[[卢文弨]]等互换互借图书,遇未见之书,必力抄,因抄书过度,以成目疾。中岁,游楚南,应湖南巡抚姜晟之聘,嘉庆元年(1796)主讲浏阳南台书院。遍历匡庐、岳麓、洞庭诸胜。垂老始返又游于楚中,晚年始返。旧藏书籍,已散佚过半。卜居城南,著书奉母,题其室曰归云舫,一时文士多从之游。
<p style="text-indent:2em;">晚建书屋为“归方舫”、“古欢堂”、“古香楼”、“归云草堂”等,仅手抄之书,就达12 000余卷。所抄之书,精校精核,书法逸秀、精致完整。[[张金吾]]、[[黄丕烈]]、[[石韫玉]]、[[戴延年]]、[[余萧客]]、 [[ 吴骞 ]] 、[[谭献]]等人对其藏书均有记载和诗词酬唱之句。编纂书目《古欢堂经籍略》,王欣夫对其评价较高,称其“可继晁陈之轨”。
<p style="text-indent:2em;">藏书印有“吴印翊凤”、“吴翌凤家藏文苑”、“枚庵浏览所及”、“爱读奇书手自抄”、“古欢堂抄书”、“枚庵藏本”、“古香楼吴翌凤枚庵珍藏”、“枚庵翰墨缘”、“翌凤详阅”等十数枚。工绘画、山水、人物、花卉。自画借书图:写枯树四五株,矮屋一间,一童负书归,寥寥数笔,绝似倪瓒。王芑孙题其《借书图》诗曰:“君昔富搜罗,藏家所争诧。偶食武昌鱼,攸然皆羽化”、“昏灯摩老眼,积渐仍满架”。晚年其藏书散出后,黄丕烈所得甚多,吴骞、[[陈鳣]]、[[鲍廷博]]均有所藏。
== 人物著作 ==
8,4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