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961
次編輯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简称光电所,是中国科学院在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研究所。分市内和南郊两部分。设有光电跟…”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简称光电所,是中国科学院在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研究所。分市内和南郊两部分。设有光电跟踪测量技术、应用光学与图像处理技术、特种光学材料、超精对准、定位技术、电视技术、激光应用、超精刻划与测角技术、自适应光学、精密机械工艺技术、情报资料等研究室。
==历史==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的前身是国防科委第十研究院于1969年筹建的三线科研单位。1970年6月开始在成都大邑县雾山乡动工兴建,初名中国人民解放军1019所。1973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1018所(现长春光机所)分迁部分人员至1019所[1]。1973年7月,1019所正式投入科研试制工作。1975年12月划归为中国科学院管理,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1981年开始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主办中文期刊《光电工程》。
==科研成果==
据2018年11月研究所官网显示, 建所以来,光电所在自适应光学、光束控制、光电跟踪测量、微纳光学等领域取得了多项重大成就,先后取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以及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在内的500余项科技成果,申请专利500余件,授权专利180余件,发表论文4200余篇。与此同时,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高新技术项目的产业化。
2017年,光电所共有在研项目397项(新增项目260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7项(新增5项);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7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3项(新增38项);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项、承担课题6项,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48项;承担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财政部和院重大仪器研制项目9项(新增1项);主持院重点部署项目2项,承担4项(新增1项);承担院地合作项目52项(新增10项);其他各类课题249项。
==机构设置==
科研系统
超精密光学技术及装备总体部
空天光电技术事业部
薄膜光学相机总体室
光电工程总体研究室
光电探测技术研究室
微电子装备总体研究室
光电探测与信号处理研究室
自适应光学技术研究室
开放研究室
薄膜光学技术研究室
科技信息与情报中心
精密机械制造中心
先进光学研制中心
光电工程总装中心
光学轻量化与新材料技术中心
质量检验与计量中心
管理系统
所长办公室
党群办公室
保密处
人事教育处
科技处
资产管理处
财务处
质量管理处
安保办公室
科技成果转化处
四川科奥达集团有限公司
==历史==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的前身是国防科委第十研究院于1969年筹建的三线科研单位。1970年6月开始在成都大邑县雾山乡动工兴建,初名中国人民解放军1019所。1973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1018所(现长春光机所)分迁部分人员至1019所[1]。1973年7月,1019所正式投入科研试制工作。1975年12月划归为中国科学院管理,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1981年开始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主办中文期刊《光电工程》。
==科研成果==
据2018年11月研究所官网显示, 建所以来,光电所在自适应光学、光束控制、光电跟踪测量、微纳光学等领域取得了多项重大成就,先后取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以及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在内的500余项科技成果,申请专利500余件,授权专利180余件,发表论文4200余篇。与此同时,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高新技术项目的产业化。
2017年,光电所共有在研项目397项(新增项目260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7项(新增5项);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7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3项(新增38项);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项、承担课题6项,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48项;承担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财政部和院重大仪器研制项目9项(新增1项);主持院重点部署项目2项,承担4项(新增1项);承担院地合作项目52项(新增10项);其他各类课题249项。
==机构设置==
科研系统
超精密光学技术及装备总体部
空天光电技术事业部
薄膜光学相机总体室
光电工程总体研究室
光电探测技术研究室
微电子装备总体研究室
光电探测与信号处理研究室
自适应光学技术研究室
开放研究室
薄膜光学技术研究室
科技信息与情报中心
精密机械制造中心
先进光学研制中心
光电工程总装中心
光学轻量化与新材料技术中心
质量检验与计量中心
管理系统
所长办公室
党群办公室
保密处
人事教育处
科技处
资产管理处
财务处
质量管理处
安保办公室
科技成果转化处
四川科奥达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