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
次編輯
變更
耿济之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耿济之
| 原 外文 名 = 耿匡 C.Z.
| 图像 =
[[File:132005031.jpg|缩略图|center|[http://i7.hexunimg.cn/2011-08-02/132005031.jpg 原图链接][http://news.hexun.com/2011-08-02/132005027.html 来自和讯网]]]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1899|01|20}}
| 出生地点 = 中国上海
|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20181947|1103|0302|19631899|0401|2720}}
| 国籍 = 中国
| 原名 = 耿匡
| 职业 = 文学家和翻译大家
| 知名作品 = 《顾 大 话 嫂》<br> 《日木的帝国主义与 西 游之月光宝盒伯利亚(赤塔通讯)--日本侵略史的一页》 <br> 大时代 《拜伦对于俄国文学的影响》<br>《高尔基》<br> 万家传说 《苏联的文学基金制度》<br> 家有娇妻《托尔斯泰逝世二十五周年纪念》
}}
<p style="text-indent:2em;"><big>'''耿济之'''</big>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和翻译大家,五四爱国运动的学生领袖之一。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沟通中俄文化交流的著名外交家。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短短五十年一生翻译了世界上二十八位著名作家的九十多篇名著及不计其数的短篇著作,共七、八百万字。对译介俄苏文学作出了巨大贡献。耿济之先生与[[郑振铎]]一起最早从俄文直接翻译了[[《国际歌》]]。两个弟弟[[耿式之]]、[[耿勉之]]也是俄语翻译家。</p>
==人物简介==
<p style="text-indent:2em;"><big>'''初涉文坛'''</big></p><p style="text-indent:2em;">耿济之原名耿匡。1899年1月20日生于上海。五四爱国运动的学生领袖之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和领导人之一,俄罗斯文学最早,最著名,成就最辉煌的翻译家和研究学者,沟通中俄文化交流的著名外交家。济之先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1917-1919年在北平俄文专修馆学习,与[[瞿秋白]]同学并成为挚友。1918年开始翻译俄国文学作品。同年与[[郑振铎]]相识成为挚友。1919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与[[瞿秋白]]同为俄文专修馆的学生代表。五四运动后,在[[陈独秀]]的亲自指导下,与[[瞿秋白]]、[[郑振铎]]共同编辑《新社会》和《人道》刊物,积极转播新思想,宣扬新社会。1921年1月4日与[[郑振铎]]、[[瞿世英]]、[[许地山]]、[[王统照]]、[[蒋百里]]、[[周作人]]、[[沈雁冰]]等十二人在北京中央公园来今雨轩发起、成立了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文学研究会。1921年与[[郑振铎]]一起从俄文直接翻译了[[《国际歌》]]。后经[[瞿秋白]]修改并谱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党歌。</p><p style="text-indent:2em;">从俄专毕业后,被派往苏联,先后在赤塔、伊库茨克、海参威,列宁格勒和莫斯科等地任副领事、领事、总领事、一等秘书和代理大使。曾会见过[[高尔基]]等苏联著名作家。1935年[[梅兰芳]]访苏,济之亲自为[[梅兰芳]]翻译,与[[梅兰芳]]结为莫逆之交。同年[[瞿秋白]]被[[蒋介石]]密令处死,为纪念秋白,济之先生与[[鲁迅]]先生、[[郑振铎]]、[[茅盾]]、[[陈望道]]等朋友积极捐款,[[鲁迅]]先生编辑出版了[[瞿秋白]]的文集[[《海上述林》]]。1937年因病辞职回国。</p><p style="text-indent:2em;"><big>'''以笔作战'''</big></p><p style="text-indent:2em;">抗战期间与[[梅兰芳]]、[[郑振铎]]、[[王统照]]、[[徐调孚]]、[[赵家璧]]等人被困在上海的外国租界-"孤岛"上。由于他们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日寇经常到他们家里骚扰。面临着敌伪的威胁利诱,处境险恶。济之在上海的寓所两次被日寇查抄。济之先生与朋友们互相鼓励、励志。[[梅兰芳]]蓄须明志,济之先生则隐名埋姓,以开"蕴华阁"旧书店为掩护,躲避日伪的查询,继续翻译俄罗斯文学。为保护中华民族文化,济之还与[[郑振铎]]等朋友一起成立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编辑中国大百科全书,用文化武器与日本侵略者斗争。1945年抗战胜利后,济之先生在《民主》周刊上发表文章,公开向国民党政府提出四项要求,要求(一)最低生活的保障;(二)严厉惩办曾直接或间接贼害国家与人民的汉奸,贪官污吏及发国难财者,并没收其财产;(三)实行人民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四)立即实现民主,建立为一个现代国家。</p><p style="text-indent:2em;"><big>'''好友评价'''</big></p><p style="text-indent:2em;">1947年济之先生终因积劳成疾,贫病交加,客死沈阳。年仅50岁。噩耗传来,文艺界极为震惊悲哀。中苏文化协会和中华全国文协总会与1947年4月5日在上海静安寺举行公祭。[[颜惠庆]]、[[郭沫若]]、[[马叙伦]]、[[郑振铎]]、[[许广平]](鲁迅夫人)、[[田汉]]、[[洪深]]、[[叶圣陶]]、[[葛一虹]]、[[梅兰芳]]、[[戈宝权]]、[[赵家璧]]、[[赵景深]]、[[应云卫]]、[[于伶]]、[[欧阳予倩]]、[[唐弢]]等济之生前好友到场向济之告别。[[郭沫若]]主持了公祭大会。诗人[[袁鹰]]写下《悼耿济之先生》一诗云:"像荒园倒下一个垦植者--撒下满把籽籽,像长空陨落一颗星星--披着满身的光芒。而你--你是更苦难的,吃的是草,挤的是牛奶。在这方生未死的岁月里,连衣食都失去保障。记住你--永远地,记住又一个先驱者的名字。因为,由于你 我们才多得到一份丰富的食粮。"正如[[郑振铎]]先生所说,济之先生"君文豪雄,君性纳朴,今之善人,谦退恭肃,埋头著作,卑斥征逐,劳碌一生,译文千轴,""他真是工作到死,像[[莫利]]哀死在戏台上一样。"</p>
== 耿济之 人物 年谱== <p style="text-indent:2em;"> 耿济之,中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和俄国文学研究专家。 1898年 农历十二月初九, </p><p style="text-indent:2em;">1899年1月20日 生于上海县城里一个祖传中医小儿科的家庭中。名耿匡,字孟,笔名济之、狄谟、C.Z.。时父失业,靠母手工编织毛衣并在一女校教手工维持生活。 </p><p style="text-indent:2em;">1903年 五岁入学。幼时体弱多病,但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p><p style="text-indent:2em;">1910年 , 家被炮火所毁,无处栖身。时父耿梦邃在北京蒙藏学校教书; , 于是随母及弟妹四人去北京寻父。考入公费学校--北京公立第一中学,成绩名列第一。 </p><p style="text-indent:2em;">1917年 , 时年十八岁,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与 [[ 翟秋白 ]] 等同学(不在一个班级)。他两个的学业成绩是全校最优异的,而且几乎同时对文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久便结为深挚无间的知友。 </p><p style="text-indent:2em;">1918年 在俄专攻读,每日手不释卷。此时即开始练习翻译。他的第一篇译文是 [[ 托尔斯泰著 ]] 的 [[ 《克莱采尔奏鸣曲》]](中文译名《旅客夜谭》),是用文言译的。随后又译了 [[ 托尔斯泰 ]] 的 [[ 《家庭幸福》 ]] ,刊载在天津《大公报》上。 </p><p style="text-indent:2em;"> 这年在北京青年会与 [[ 郑振锋 ]] 相识,结为挚友。并与 [[ 郑振锋 ]] 、 [[ 瞿秋白 ]] 等人一起为《新中国》撰稿。 </p><p style="text-indent:2em;">1919年 伟大的"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他与 [[ 翟秋白 ]] 被推举为俄文专修馆的代表,成为北京学生联合会的代表,参加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五月四日参加了天安门前的示威游行,以后又参加了抵制洋货的运动。 </p><p style="text-indent:2em;"> 五月应北京青年会之请,与 [[ 郑振择 ]] 、 [[ 瞿秋白 ]] 、 [[ 许地山 ]] 、 [[ 瞿菊农 ]] 等人一起编辑《新社会》周刊,宣传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销行甚广,远至四川、南洋各地,影响极大。 </p><p style="text-indent:2em;"> 时与 [[ 瞿秋白 ]] 合译了 [[ 《托尔斯泰短篇小说集》]](192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与 [[ 郑振锋 ]] 等合译了 [[ 《俄罗斯戏曲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p><p style="text-indent:2em;">1920年 《新社会》被反动的北洋军阀当局封闭。又与 [[ 瞿秋白 ]] 、 [[ 郑振择 ]] 等人一起编辑出版《人道》月刊,继续进行社会主义方面的宣传。后因青年会怕麻烦,仅出一期而天折。七月从俄专毕业,毕业后被派到外交部当练习生。 八 </p><p style="text-indent:2em;">八 月,与 [[ 郑振锋 ]] 合作从俄文翻译《赤色的诗歌--第三国际党的颂歌》(即 [[ 《国际歌》]]),后刊载在1921年出版的《小说月报》第12卷号外《俄国文学研究》上。这是 [[ 《国际歌》 ]] 第一次被介绍到中国来。 </p><p style="text-indent:2em;"> 十月, [[ 瞿秋白 ]] 、 [[ 俞颂华 ]] 等赴苏。与 [[ 郑振锋 ]] 到车站送行。归时二人作诗《追寄秋白、宋武、颂华》一首。 </p><p style="text-indent:2em;"> 十一月二十九日,与 [[ 郑振译 ]] 等人在 [[ 李大钊 ]] 同志的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室开会,积极筹备发起文学研究会。 </p><p style="text-indent:2em;"> 十二月四日,于北京万宝盖耿济之家开会,讨论并通过会章,起草宣言书。遂以 [[ 郑振锋 ]] 、耿济之、 [[ 郭绍虞 ]] 、 [[ 许地山 ]] 、 [[ 叶圣陶 ]] 、 [[ 王统照 ]] 等十二人名义发起文学研究会。 十二 </p><p style="text-indent:2em;">十二 月三十日在北京的发起人又在万宝盖耿济之家开会,通过加入文学研究会的会员,并议决召开成立大会和会议秩序等事宜。 </p><p style="text-indent:2em;"> 在此期间,与 [[ 郑振铎 ]] 一起两次会见商务印书馆元老高梦且先生,商妥改革《小说月报》事宜,并推荐沈雁冰担任主编。这年,他在《小说月报》和《东方杂志》上发表了一些短篇译作,如柴霍甫(即 [[ 契珂夫]])的《戏言》,《犯罪》,《赌胜》,《阴雨》; [[ 柯洛连科 ]] 的《撞钟老人》; [[ 迦尔询 ]] 的《一株棕树》等。 </p><p style="text-indent:2em;">1921年 1月4日,参加丁在中央公园(现北京中山公园)来今雨轩召开的文学研究会成立大会。大会通过了会章,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选举,选举于事二人。 [[ 郑振锋 ]] 当选为书记干事,耿济之当选为会计干事,并担任了读书会、小说组和批评文学组成员。5月,与 [[ 郑振铎 ]] 、 [[ 沈雁冰 ]] 、 [[ 胡愈之 ]] 等人编辑出版《文学旬刊》,并为之撰稿。 </p><p style="text-indent:2em;"> 这年著译颇多。翻译了很多俄国文学名著,有: [[ 托尔斯泰 ]] 的 [[ 《复活》]](由商务印书馆分上中下三集于次年3月出版), [[ 《艺术论》]](商务3月版), [[ 《黑暗之势力》]](商务3月版); [[ 屠格涅夫 ]] 的 [[ 《村中之月》]](剧本,商务3月版);郭克里(即 [[ 果戈理]])的 [[ 《疯人日记》]](载《小说月报》12卷1号); [[ 奥斯特罗夫斯基 ]] 的 [[ 《雷雨》]](剧本,商务3月版);柴霍甫( [[ 契珂夫]])的 [[ 《侯爵夫人》]](裁《小说月报》12卷2号)。 在《 </p><p style="text-indent:2em;">在《 小说月报》第12卷《俄国文学研究》号外上刊载了他的七篇著译,有: : 《十九世纪俄国文学的背景》<; ([[ 沙洛维甫 ]] 著), [[ 《俄国四大文学家合传》 ]] , [[ 《俄国乡村文学家伯得洛柏夫洛斯基》 ]] , [[ 《阿里鲍甫略传》 ]] , [[ 《一桩事件》]]( [[ 安得列夫 ]] 著), [[ 《尺素书》]]( [[ 屠格涅夫 ]] 著), [[ 《赤色的诗歌》]](与 [[ 郑振铎 ]] 合译)。另外,从这年开始在《小说月报》上连载译介 [[ 屠格涅夫 ]] 的名著的 [[ 《猎人日记》 ]] 。 </p><p style="text-indent:2em;">1922年 被派往苏联赤塔中国领事馆当随习员。在赤塔三年,译了不少俄国小说,其中有 [[ 屠格涅夫 ]] 的 [[ 《父与子》]](商务1月版); [[ 列维托夫 ]] 的 [[ 《莫斯科处女街的风俗》]](载《小说月报》13卷5号); [[ 万雷萨夫 ]] 的 [[ 《甚么是作文学家必须的条件》]](载《小说月报》13卷9号);以及瑞典作家 [[ 奥托马尔?恩金 ]] 的 [[ 《生与死》]](载《东方杂志》19卷17号)等。发表了有名的 [[ 《猎人日记研究》 ]] 。同时继续为《小说月报》译介 [[ 屠格涅夫 ]] 的 [[ 《猎人日记》 ]] 。 </p><p style="text-indent:2em;"> 这年8月,第一个女儿静芬出生。 </p><p style="text-indent:2em;">1923年 继续为《小说月报》译介 [[ 屠格涅夫 ]] 的 [[ 《猎人日记》 ]] ,翻译了 [[ 安得列夫 ]] 的 [[ 《人之一生》]](剧本,商务3月版); [[ 《柴霍甫短篇小说集》]](与勉之合译,商务1月版);法国 [[ 莫泊桑 ]] 的 [[ 《遗产》]](商务1月版)。在《小说月报》和《东方杂志》上发表了为数众多的短篇译文,如 [[ 柴霍甫 ]] 的 [[ 《熊》]]; [[ 布利乌沙夫 ]] 的 [[ 《俄国诗坛的昨日今日和明日》]]; [[ 万雷萨夫 ]] 的 [[ 《偏激》]]; [[ 《中东铁路成立秘史》 ]] 等。撰写了一些研究文章,如 [[ 《阿史德洛夫斯基(即奥斯特罗夫斯基)评传》 ]] , [[ 《日木的帝国主义与西伯利亚(赤塔通讯)--日本侵略史的一页》 ]] 。 1924年 </p><p style="text-indent:2em;">1924年 继续在《小说月报》上译介 [[ 屠格涅夫 ]] 的 [[ 《猎人日记》 ]] ,翻译了 [[ 卢那却尔斯基 ]] 的喜剧 [[ 《爱艺术的国王》]](载《东方杂志》21卷13、14号)以及 [[ 迦尔询 ]] 的一些短篇小说,如《美术家》(载《东方杂志》2l卷9号)、《胆怯的人》等,还发表了一些研究文章,如《拜伦对于俄国文学的影响》等。 </p><p style="text-indent:2em;"> 这年 [[ 鲁迅 ]] 先生组织的"未名社"在北京成立,曾为"末名社"撰稿。 </p><p style="text-indent:2em;">1925年 被调往伊尔库次克中国领事馆工作。仍从事翻译研究,译有 [[ 安得列夫 ]] 的 [[ 《爱恋、信仰与愿望》 ]] 以及德国赫卜特曼(即 [[ 霍普特曼]])的五幕剧本 [[ 《日出之前》 ]] ,均载于《小说月报》16卷各号上。 </p><p style="text-indent:2em;">1926年 在伊尔库次克居住二年,又调到列宁格勒任副领事,替华侨们办理些琐碎的事务。不久,发现心脏病,归国休养。 这年8 </p><p style="text-indent:2em;">这年8 月,二女宁芬出生。 </p><p style="text-indent:2em;">1927年 于国内养病期间,仍不停地从事翻译工作,他对于文学有着深切的爱好,在任何地方不曾放弃介绍的热忱。这年又译了德国作家 [[ 施德芳?支魏格 ]] 的小说 [[ 《保姆》]](载《东方杂志》24卷15号)。 </p><p style="text-indent:2em;">1928年 在国内休养一年后,又被派往赤培中国领事馆工作。 </p><p style="text-indent:2em;"> 为了纪念 [[ 高尔基 ]] 三十五年创作和六十年生辰,撰写了《高尔基》一文,译了 [[ 高尔基 ]] 的小说 [[ 《我的旅伴》 ]] ,发表在《东方杂志》25卷8、9号上。这年还译了 [[ 《托尔斯泰的情史(托尔斯泰致女友的几封书信)》 ]] 以及法国作家 [[ 杜哈美尔 ]] 的小说 [[ 《骑卫兵曲韦里》 ]] ,均发表在《小说月报》上。 </p><p style="text-indent:2em;"> 这年二月,三女美芬在北京出生。 </p><p style="text-indent:2em;">1929年 为《小说月报》撰稿,译了 [[ 伊凡诺夫 ]] 的 [[ 《乞援泉》 ]] 和德国作家 [[ 支魏格 ]] 的 [[ 《黄昏的故事》 ]] ,并着手重新校译 [[ 屠格涅夫 ]] 的 [[ 《猎人日记》 ]] 。 </p><p style="text-indent:2em;">1931年 译成 [[ 陀斯妥耶夫斯基 ]] 的名著 [[ 《罪与罚》]](但可惜译稿在商务印书馆付印中被"一二八"战事炮火所毁)。 </p><p style="text-indent:2em;">1933年 从1929年起四年一直在赤塔,除料理侨民的一些日常事务外,主要精力放在阅读文学著作和翻译研究工作上。 </p><p style="text-indent:2em;"> 这年译了 [[ 《托尔斯泰孙女回忆录》]](载《小说月报》22卷1号), [[ 高尔基 ]] 的剧本 [[ 《蒲雷曹夫》 ]] , [[ 阿宁阔夫 ]] 的 [[ 《屠格涅夫的回忆》 ]] ,以狄谟的笔名撰写了《晌谷村中的人物一一论唆罗珂夫(即 [[ 肖洛霍夫]])著 [[ 《已开发的荒地》 ]] ,均载于《文学》杂念。 </p><p style="text-indent:2em;"> 这年三月,四女敏芬出生。 </p><p style="text-indent:2em;">1935年 , 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大师 [[ 梅兰芳 ]] 访苏演出,陪同 [[ 梅兰芳 ]] 去莫斯科。期间亲自担任梅的翻译,与梅结为挚友,并与 [[ 梅兰芳 ]] 同志一起会见结识了苏联文艺界的著名人士。 </p><p style="text-indent:2em;"> 这年开始为 [[ 鲁迅 ]] 先生、 [[ 黄源 ]] 先生编辑的《译文》撰稿,译了 [[ 契珂夫 ]] 故友 [[ 司基塔列茨 ]] 著的 [[ 《契珂夫纪念》]]; [[ 万雷萨夫编 ]] 的 [[ 《果戈理的悲剧》 ]] 等。还撰写了《苏联的文学基金制度》,《托尔斯泰逝世二十五周年纪念》,《明年苏联文坛的预测》等文章,均载《文学》杂志。 </p><p style="text-indent:2em;"> 这年11月,最小的儿子肃出生。 1936年 </p><p style="text-indent:2em;">1936年 8月因心脏病发作回国治疗休养了一段时间,不久又被派往莫斯科中国大使馆任秘书。在莫斯科时与 [[ 戈宝权 ]] 同志常相往来,共同研讨翻译工作。当时对于他的文学修养和翻译工作,莫斯科文艺界的人士知道的很多,但他生性不善交际,终日埋头详著。 </p><p style="text-indent:2em;"> 这年5月,他重新校译的 [[ 屠格涅夫 ]] 的名著 [[ 《猎人日记》 ]] 出版了,他仍继续为《译文》和《文学》杂志撰稿,译了 [[ 屠格涅夫 ]] 的 [[ 《混人》 ]] , [[ 果戈理 ]] 的 [[ 《婚事》]](剧本), [[ 奥列莎 ]] 的 [[ 《与读者的谈话》 ]] , [[ 格洛司曼 ]] 的 [[ 《夫妻》 ]] , [[ 蒂莫费也夫 ]] 的 [[ 《怎样创造文学上的形象》 ]] , [[ 诺维可夫?布里鲍依 ]] 的 [[ 《漂流》 ]] 等,并撰写了《苏联的文艺翻译会议》及《一九三五年苏联文坛的回顾》等。 </p><p style="text-indent:2em;">1937年 为 [[ 赵家壁 ]] 同志编辑的《世界短篇小说大系》编选了《俄国短篇小说集》, [[ 戈宝权 ]] 同志协助编选工作。在莫斯科半年后,被调到海参威总领事馆工作。国事务工作忙迫,血压日升,医嘱长期休养。他一向对担任的职务兴趣不大,只为了养家糊口,这时便向外交部提出辞职。时值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于是转道欧洲,从意大利乘船回国。 </p><p style="text-indent:2em;"> 抗战期间,许多文艺界进步人士纷纷撤离上海到大后方去,他也曾去香港想到后方,但因严重心脏病不能作长途旅行,只得又回沪,蛰居"孤岛",杜门索居,把全部精力放到翻译工作中去,为良友、开明、生活等书店译稿,并以此为生。 这 </p><p style="text-indent:2em;">这 段时间,他译了 [[ 高尔基 ]] 的长篇小说 [[ 《家事》 ]] , [[ 果戈理 ]] 的 [[ 《巡按使及其他》 。 ]],[[ 普希金 ]] 的 [[ 《石客》 ]] 等。 </p><p style="text-indent:2em;">1940年 在上海"孤岛"蛰居,轻易不见人,所经常过往的只是有限的几位老友: :[[ 郑振铎 ]] 、 [[ 王统照 ]] 、 [[ 赵家壁 ]] 、 [[ 徐调孚 ]] 、 [[ 周予同 ]] 、 [[ 赵景深]]. [[ 梅兰芳 ]] 、 [[ 许广平 ]] 等。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仍坚持他自"五四"以来的翻译介绍工作。又译成了 [[ 陀斯妥耶夫斯基 ]] 的 [[ 《卡拉马助夫兄弟们》 ]] 。 </p><p style="text-indent:2em;">1941年 生活在敌人刀光剑影之下,家累沉重,小得不卖掉些东西来补助家用。米珠薪桂,往往以苞米、豆类充饥。生活虽艰苦,但意志坚强, 以笔为刀枪,顽强战斗在文艺战线上。译了 [[ 高尔基 ]] 的长篇小说 [[ 《俄罗斯浪游散记》 ]] 等。为了避开敌伪的扰乱,与 [[ 郑振铎 ]] 商量,开了一爿仅能容纳一、二个顾客的小旧书店作为掩护,继续从事翻译工作。书店取名"蕴华阁",以明其志。 </p><p style="text-indent:2em;">1942年 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寇进占租界。敌伪便衣和日寇几次到家里搜查。他嫉恶如仇,坚贞不渝,隐名匿迹,经常离家避居在外。就是在如此险恶的情况下,他仍坚持译作。又译了 [[ 陀斯妥耶夫斯基 ]] 的名著 [[ 《白痴》 ]] 、 [[ 《死屋手记》 ]] ,改译了 [[ 奥斯特罗夫斯基 ]] 的剧本 [[ 《慈母心》 ]] 。 </p><p style="text-indent:2em;">1943年 与 [[ 郑振铎 ]] 、 [[ 王统照 ]] 、 [[ 周予同 ]] 等留在上海的文艺界进步人士一起筹备成立"中国大百科全书刊行会",意欲编著中国自己的百科全书,以振中华民族之声威。他译了 [[ 《苏俄大百科全书序》 ]] , [[ 《苏俄小百科全书第二版序》 ]] 以及 [[ 《如何利用苏俄小百科全书》 ]] 等文章,以作编著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参考。 </p><p style="text-indent:2em;">1944年 继续译作。这几年以狄谟的笔名创作了几篇短篇小说,如《顾大嫂》、《重逢》、《保姆》等,均发表在《万象》杂志上。 </p><p style="text-indent:2em;"> 这年还译了 [[ 陀斯妥耶夫斯基 ]] 的另一长篇小说 [[ 《少年》 ]] 。另外又译了 [[ 蒲宁 ]] 的小说 [[ 《驿马》 ]] 。 </p><p style="text-indent:2em;">1945年 抗战胜利,他满心喜悦,以为在文艺事业上可以放手大干一番。可是现实打破了他的幻想,他仍不得不为柴米谋。 </p><p style="text-indent:2em;"> 这年译完 [[ 《少年》 ]] 后,即着手译 [[ 陀斯妥耶夫斯基 ]] 的 [[ 《司帖彭奇阔夫村》 ]] ,同时开始译 [[ 高尔基 ]] 的长篇小说 [[ 《马特威?克日米亚金的一生》 ]] 。 </p><p style="text-indent:2em;">1946年 因为生活所迫,在亲友的介绍下,不得不弃家只身去东北沈阳中长铁路总务处工作。此时物价飞涨、薪金菲薄、事务繁琐,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在处理繁琐的事务之外,仍不愿放弃心爱的翻译事业,在夜间继续从事翻译工作,经常译至深夜。译了 [[ 高尔基 ]] 的 [[ 《马特威?克日米亚金的一生》 ]] ,同时开始编撰《华俄大字典》。此时心脏病,高血压日益严重,曾回沪休养两月。但在沪无法找到工作,只得再去东北做他不愿做的繁琐事务性工作。离沪前他又约了些译稿,带了些书去,答应为 [[ 曹靖华 ]] 同志所编的 [[ 《苏联文学丛书》 ]] 译 [[ 卡威林 ]] 的 [[ 《两个上尉》 ]] ,并己动手译 [[ 卡泰耶夫 ]] 的《 [[ 雾海白帆》 ]] 。 </p><p style="text-indent:2em;"> 这年为 [[ 郑振绎 ]] 主编的《民主司刊》撰稿,写了《梦醒时》等文章。后《民主周刊》被国民党反动当局查封。 </p><p style="text-indent:2em;">1947年 终因贫病交迫,劳累过度,于三月二日下午三时突患脑溢血在沈阳去世,享年仅四十九岁。正如 [[ 郑振铎 ]] 所写的那样:"他真是工作到死,像莫利哀之死在戏台上一样。"在那残酷无情的旧中国,他"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甚至连草也吃不饱,终于不得不倒下了完事。"噩耗传来,文艺界同声悲悼。沈阳友好于三月十六日在小西关关帝庙举行了"耿济之先生追悼会"; , 中华文协和中苏文协于四月五日在上海静安寺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追悼会由 [[ 郭沫若 ]] 问志主祭,生前友好 [[ 马叙伦 ]] 、 [[ 颜惠庆 ]] 、 [[ 郭沫若 ]] 、 [[ 许广平 ]] 、 [[ 田汉 ]] 、 [[ 洪深 ]] 、 [[ 叶圣陶 ]] 、 [[ 郑振铎 ]] 、 [[ 赵家壁 ]] 、 [[ 戈宝权 ]] 、 海 [[梅 兰芳 ]] 、 [[ 赵景深 ]] 等参加了追悼会并送了花圈挽联。
郑振择挽词:"呜呼济之,君不能死,而乃竟死,死不瞑目!君文豪雄,君性纳朴,今之善人,谦退恭肃,埋头著作,卑斥征逐,劳碌一生,译文千轴,天乃不佑,何夺之速!遗稿满案,何人可续?上有老父,下有幼子,君竞死矣,何以养育? 呜呼济之,死不限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