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增加 138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 是在 [[ 朱德 ]] 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切关怀和支持下,于1958年创建的国家级蜂业科研单位。
研究所拥有蜂资源与遗传育种、 [[ 蜜蜂 ]] 保护与生物安全、蜜蜂饲养与蜂业机械、 [[ 昆虫 ]] 授粉与生态、蜂产品、蜂产品质量安全研究与评价、蜂业经济与信息等七个学科,涉及养蜂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阶段,包括优质高产高效蜜蜂饲养技术、蜜蜂遗传育种、蜜蜂病虫敌毒害防治、蜂种资源及为农业授粉增产、蜂产品化学及综合深加工利用、蜂产品 [[ 质量 ]][[ 安全 ]] 与检测、蜂机具设备、蜂业经济等。
==历史沿革==
=== 创建初期===
1957年, [[ 农业部 ]] 和农垦部联合召开了全国首次养蜂工作座谈会,制定了中国养蜂业的发展方针,提出了开展养蜂科研、 [[ 教育 ]] 的规划和措施。
1958年9月, [[ 国务院 ]] 科学规划委员会批复同意在1958年准备新建大豆、 [[ 油菜 ]] [[ 草原 ]] 、麻类、家禽、养蜂、农田灌溉等22个专业研究所和蔬菜研究室。10月初,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在《中国养蜂》杂志编辑室的基础上于成立。
1959年1月,根据国务院批文关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建立的专业研究所均由所在省负责领导,有关全国性的业务和技术研究,则由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负责领导”的精神。养蜂所在成立初期成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和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双重领导体制。
1960年1月,朱德给中央写信,提出“发展养蜂这件事有大大提倡一下的必要”。当朱委员长了解到养蜂所当时的所址条件困难时,即指示解放军总后勤部将北京市 [[ 香山 ]] 卧佛寺旁废弃不用的广惠庵营房移交给养蜂所,并于1960年2月为养蜂所写下了“蜜蜂是一宝,加强科学研究和普及养蜂,可以大大增加 [[ 农作物 ]] 的产量和获得多种收益”的题词。养蜂所建所初期的机构设置:所部只设有办公室,科研工作以研究组的形式开展科研工作,研究组设有蜜蜂饲养技术组、品种组、蜜蜂病虫害防治组、蜜源及蜜蜂授粉组以及试验蜂场和《中国养蜂》杂志编辑部。
1962年3月,养蜂所成立 [[ 学术 ]] 委员会。6月,养蜂所建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从北京市收回,有职工28人。
从1963年开始,每年新分配大中专毕业生均在15人左右,同时还从有关部门调入科研骨干,至1965年在所人员达百余人;逐步在原研究组的基础上成立研究室,设有蜜蜂品种研究室、蜜蜂保护研究室、蜜源授粉研究室。
==开拓发展==
2001年初,筹建“蜂胶深加工 [[ 技术 ]] 成果产业化工程”项目——昌平南口 [[ 生产 ]] 基地。
2002年,成立具有现代 [[ 企业 ]] 特征的“北京中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立了董事会和监事。同年底,完成了全所机构的调整和人员的聘用工作。
2003年1月,全面启动新的《职工工资分配制度》和《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原执行的《职工工资分配制度》进入档案工资进行管理。“中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年底超额完成开发创收任务300万元,从此所里的 [[ 经济 ]] 状况呈良性发展。
2004年12月,增设三个机构,成立 [[ 科技成果 ]] 推广部和产业基地管理部。成立所人力资源部,党办、人事工作划归人力资源部。
2006年,开始 [[ 博士 ]] 研究生招生。
2008年5月,科研处更名为科技管理处;设立蜂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室、蜜蜂饲养与 [[ 生物技术 ]] 研究室、蜜蜂保护与生物安全研究室、昆虫授粉与生态研究室、蜜蜂产品研究室、蜂产品质量安全与评价研究室(农业部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蜂业经济管理与 [[ 信息 ]] 研究室。 [3]
2014年,研究所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 [4]
==人员编制==
据2017年10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共有95名职工,其中具有正 [[ 高级职称 ]] 人员17人,副高级职称人员29人,博士34人;拥有6个科技创新团队。 [[Category:303 科學教育及研究]]
46,36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