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木版画

增加 15,594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缩略图|https://image.baidu.com/木板画] '''木版画''',不仅历史久,数量大,而且形式多样。在近代印刷术兴起之…”
[[File:木板画.jpg|缩略图|https://image.baidu.com/木板画]]]
'''木版画''',不仅历史久,数量大,而且形式多样。在近代印刷术兴起之前,它是唯一可藉雕版刷印大量复制的艺术传播形式;在有了近代印刷甚至现代印刷之后,木版画的社会职能虽然明显地缩小了,但是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仍以其特有的魅力流传于世。
== 发展历史 ==
中国民间木版画的历史,同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利用基本上是同步而行的,即便稍晚一点,也不会相差太远。在古代,纸、墨和毛笔的发明,给人们书写文字和图绘形象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成为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特别是纸的制造和普及,经过了五个世纪左右,随着文化传播的需要,又感到了一本一本的抄书和一张一张的绘图之缓慢,又进一步解决了木版刻印的工艺,可以大量复制了。中国的[[雕版印刷术]],一般认为是发明于唐代或唐代之前,至唐代中时已很成熟。现存最古的印本书。卷子,是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印造的《金刚经》全卷长五米多,卷首刻有精美的扉画,系释迦牟尼佛说法图;卷末刻有"王阶为二亲敬造普施"的说明。这是宗教信仰借民间美术之形式的一个实例,也是刻书与刻画同步的明证。农业生产重视节气,而阴阳五行之说在古代直接联系着人们的活动,须要有大量的历书,所以印造历书便成为印刷术发明之后的一大功用。唐代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历书的发现,也证明了这一点。而唐末中和二年(公元822年)的历书残页,是成都民间私人印刷的。虽然在历书上不见刻印的图画,但与以后的"春牛图"、"九九消寒图"之类的出现,有直接的关系。

为什么要将木版画冠以"民间"二字呢?其针对性也很明显,就是把它看作民族的基础文化而加以全面审视.从历史看,民间木版画是相对于宫廷的、文人的和宗教的木版画而言的;从现实看,民间木版画则主要是区别干专业(专门)木刻家的创作.当然, "民间"一词的内涵向来不十分确切,真外延也是散乱不定。而木版画之"民间"的和"非民间"的,更是交糅在一起,有的简直难以分辨.就须要视其艺术的倾向,看其正要的方面而定.如果从中国版画史的角度加以观察,便不难发现在研究上的偏倾;一提起古代的木刻,就是小说戏曲的"绣像"、"全图"和文人所用的"笺纸";一提起民间的木刻,就是"年画"。半个世纪以来,研究民间木刻者多以"年画"概称一切。当然,这都是中国木版画成就的一部分,不容忽视;然而在另一方面,却把大量的民间木版画乃至更为丰富的样式排除在研究之外。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提出了"中国民间木版刷印画"的概念,对其作全面考察。旨在理出中国传统木版画的脉络,找出宫廷官方刻版、文人趣意和宗教宣传赖以发展的基础。唯其如此,才能看出中国木版画发展的全貌.本文所述,仅就民间木版画的历史、种类、流传和艺术特色加以简要说明。[<ref>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174425416106138059.html 年画和木版年画的区别_百度知道]</ref>

如今木版画成为了一种非常流行的家居装饰品,其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材料主要由制版材料印刷材料(油墨和纸张)构成。
1.制版的材料
梨木:质地细密,硬度较大,不易变形,是传统的木刻优质板材。
白果木:木质较细,但较软,因而不宜刻制精细的画面。
黄杨木:木质坚硬,适合刻制精细的画面。但对刀具的要求较高,也因为来源不广,如今已少有人用。
层板:这是现今木刻版画使用最广的材料。价格相对便宜,并且有足够大的面积供制作较大的作品。
2.油墨及颜料
木版画使用的油墨主要是印刷油墨,这种油墨有较丰富的色彩,各色油墨也可以相互调配,以达到更佳的效果。不宜使用誊写油墨,这种油墨含油量多,易污染画面,并且颗粒较粗,印刷质量很差。有些版画家也在印刷中使用油画颜料,以达到更加丰富的色彩效果.但这必须注意油画色的黏稠程度,并且不宜大面积使用。
木版水印套色版画的颜料,一般可使用水彩、水粉和中国画颜料。
3.印刷木版画的纸张
纸张是版画的载体。版画最终的效果受纸张的影响非常大。水印木版画一般采用较厚的国画生宜纸和吸水性较强的工业过滤纸。在做油印木版画时,也可以选用纸质较结实的素描纸等。各种不同的纸张,可以造成不同的艺术效果。但到底用什么纸张,也没有固定的规范。这要根据版画家各自特点与喜好,和按想要得到的特殊效果来定。
== 木板年画 ==
早在本世纪初,西方的民俗学家开始注意中国的民间年画,有大量的作品流传到法国、苏联和日本,而在更早的时候,日本和越南也将年画移植过去,从早期的日本"浮世绘"能看出中国木板年画的痕迹,而越南年画有的素性是桃花坞版的翻刻。我国美术家开始参与旧年画的改进工作,并进行新年画的创作,始于本世纪的四十年代,同时正式使用"年画"一词,研究工作也得以开展和深入,这就是说,民间木版画的研究是从年画开始的,以后逐渐向外拓展,或是由于约定俗成吧,也就以年画来概括其它这是一个原因。<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6707125445064617&wfr=spider&for=pc 日本浮世绘竟然和中国的木版年画同源]</ref>
从历史上看,早期的雕版印图是跟着印书走的,即为书坊所兼作。待到明清时代,有些年画作坊扩大经营,才出现了独立的行业。至于发售年画的店铺,一直是"行商"多于"座商"。民间流传的一些叫卖年画的歌词,也说明了这一特点。而更广泛的普及工作,则是农民的家庭副业和专卖纸张的"南纸店",自印自卖,形成全国性的网络。譬如"纸马"一项,在记述元末明初开封市井生活的《如梦录》中,仅纸马铺便有十多家,多是同香烛等兼卖。笔者于五十年代初在无锡调查,卖纸马的店铺多系纸店、纸扎店和卖酒烟杂货的小店,都是自印自卖,收集到的纸马有八百多种。显然,这些随祭随焚的民俗艺术作品,是无法概括为年画的。

习惯的势力是很大的,它会束缚住人们的思维和活动。通常对"年画"的解释,是在新年张贴,一元复始,讨个吉利,这是切于事实的。但为了使"年画"能概括其它,有人便企图将"年画"的咋年字改变含义,由"新年"之年扩展为"常年"之年,这就使概念混乱了。如果"年画"之名系指常年所贴之画,那么,还有什么特殊的含义,试问,其它的绘画不也是常年之画吗?
所以,我们将民间的木版画作全面审视,既要给年画。一个应有的重要的位置,又要顾及全面,理出系统。不论从概念、逻辑还是从隶属关系上看,只能是民间木版画包括民间木版年画,而不可能是相反。以下,我们按照实际的应用和形式特点,将民间木版画初步分作十二大类:
(一)门面,包括门神、魁头、房门对、栏门判等;
(二)年画,包括中堂、配轴、屏条、横匹、格景、斗方、月光、窗顶、窗旁、炕围画等;
(三)窗花,包括彩印窗画、剪纸印画等;
(四)灯画,包括灯笼画、走马灯画、灯谜画等,
(五)幡画,包括彩印门笺、重阳旗、拂尘纸、桌围画等;
(六)神像,包括常供神像、仪式神像、神位牌、祖宗轴等;
(七)纸马,包括马甲、纸钱、纸钱面纸等;
(八)插图,包括扉页、小说绣像、小说全图、技艺图像、事物图像、地形图等;
(九)扎糊,包括冥器印件、冥衣包囊、版印风筝、墙纸、砑花笺、磨棱纸等;
(十)印记,包括店铺戳印、仿单、标签、商品包装等;
(十一)博戏,包括叶子,酒牌、马吊牌、纸牌、彩选格等;
(十二)其它,包括版印绣稿、版印扇面、消寒图、版印玩具、龙凤启、冥币等。
以上十二大类,五十多种,只是粗略的划分。顺便说明一下,这里所指的"民间木版刷印画",是通过木刻雕版用水色刷印的图画,以别干纯用文字的印本。而图画并不完全是带情节性的绘画。在艺术的分类学上,不论古代的还是民间的,不像今天的绘画、图案、装饰等那样异线分明。换句话说,在实际的作品中、往往是相互交揉在一起的。
== 流传方式 ==
如上所述,民间木版画的流传是与当时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相关系的。它的生产、制作和销售、应用,至少可分以下几种形式和渠道。
== 印书作坊 ==
自宋代以来,经元明以至清代,在我国各地形成了一些以印书为主的出版中心,除了同时刻印书中的扉画、绣像、全图之外,明清时也印专业的画谱、[[画册]]和[[独立的美术作品]]。一般地说,这类作品多是画家画、刻工刻,文人参与其事,所以文人艺术的倾向较重。但因为刻工集中,技艺也较高,一但游移出来,便在民间独放异彩。宋金时期的平阳(今山西临汾),便是一例。其它如建安(今福建)版、麻沙(今福建建阳)版、金陵(今江苏南京)版、新安(今安徽)版、武林(今浙江杭州)版、姑苏(今江 苏苏州)版,、吴兴(今浙江吴兴)版、西蜀(今四川成都)版等,其本身即带有民间性质,又影响于周围的民间。因此,民间木版画分别各有隶属,层次不同,其"文化传播圈"也不同。
== 专业画店 ==
明清以来,在一些经济、文化和手工业较为发达的城市,交通也方便。出现了以批发年画、门神和新年神祇(如天地神、灶王)等为主的画店。画店设立作坊,延请画家,雇佣工人,进行生产,潍坊杨家埠的民谣中有"刻版坐案子,捎带糊扇子"的话。[["坐案子"]]指画片的刷印,是在旺季生产,"扇子"指扇面的印刷和装裱,是在淡季生产,实际上,如风筝等也有用木版刻印的。这类画店,由中心而向四面扩散,并逐渐在当地生根,又各自形成特点,仅山东一地,生产年画等画片的地方就分布于几十个县城和村镇.
== 兼管画作 ==
有些较大的"南纸店",即专卖手工纸的店铺,也往往雇用几个工人进行刻版印刷,除了少数印年画之外,多是印一年四季常用的纸马、婚嫁用的龙凤启、笺纸和应节的月光、重阳旗等。
== 家庭副业 ==
在农村不少地区,当秋收之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之前,一些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木版画的刷印。他们往往是请人刻版,甚至是祖传的几种版式,套色不多,兼以手工填色,全家人都能参与。所印作品多是小型的画张、灶王和纸马之类,然后拿到集市上发卖。这一形式,在山东南部最为普遍,所谓存版,也只有一块墨线版、刷印后着色。
有的连村成片,每个村子都有几家。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量。在研究民间木版画的流布及与广大群众的关系时,是不能忽略的.
== 其他方式 ==
纸扎店
多是印画纸马之类,有的甚至是烟酒店的业者,边营业边制作,一般是供应当地信仰者的需要。纸扎店还存有自己特需的刻版,专印纸糊品的各种零件.
经咒符
在过去,一些较大的寺院和道观,多自印一些佛、道的经变图和吉祥符咒,有的是印好后卖给信徒,作供佛、求仙之用:有的是为施主提供刻版,刷印若干作为布施.它虽然是宗教美术,却又是利用了民间美术的形式.
刻字店兼作
在许多中小城市,刻字店除为人们镶刻印章之外,也为一些店铺和作坊刻一些小型的宣传标志,如印在商品上的图记、仿单、包装盒的装潢等。
自刻红印子
农民自刻的红印子, 一般尺寸不大,多用红纸墨印,如图案化的"福"宇、"喜"字和以太极八卦为中心的"吉星高照"图,春节时贴在门楣上。也有的刻"太公在此" (寓百无禁忌),和盖新房用的"上梁大吉"等.苏北的"牛印"则是贴在猪圈、牛栏和车船及大型的农具上。这些"红印子",由于是农民自刻自印自用(或供亲友贴用),往往显得质朴古拙,与专业艺人的作品不同。
以上八种情况,不但说明了民间木版画的多层次、多方面发展,也说明了它的普及性和丰富性。审视一件具体的作品,尽管都是体现民族文化的基础,但就其艺术、技术的表现而言,仍然有高下、粗精、巨细之分,而在人民感情的表露上,却往往是加工越少的,甚至是表面粗糙的,越能看出其真情美意。
== 评价 ==
有一种世俗的观念曾长期束缚着人们的思维,即过分称誉那些生产规模大的和作品加工大的,甚至归纳出"三大"、"四大"之类。前己述及,由于经济、文化、工业和交通等因素,确实形成了若干大大小小的木版画的产销中心,因而人才集中,经验丰富,有利干艺术的发展,具有代表性,这是很可贵的,但不能将三大、四大作无限引申,以至出现。"三大发源地"、"四大发源地"之说,这就有孛于历史.犹如漫天星斗,有远有近,有明有亮,有大有小,有的陨落,有的新生,有的一时被云所遮 ,然而茫茫银河,是千万个星斗的聚集,即便众星拱月,也不能忽视那点点闪烁的光亮,对待民族文化应有一种全面恃正的态度.

艺术贵在创新,重复和因袭是没有出息的,但是人们的需要又存在着一个"量"的问题,印刷的兴起之被重视,是因为可以大量复制,便于传播。一个版本,刷印千百,变得轻而易举,被视为对文明的伟大贡献。北宋失陷后,许多人从北方流亡到江南,南宋一百多年,人们时常怀念失去的帝都和阔别的家乡,于是有[[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并出现许多摹本。城市经济的繁荣又促进了市民文化的提高,同时也带动了农村文化的活跃,这是世俗的民间年画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稍有照相制版常识的人便知道,画家的画送去照相制版,是不能"走样"的,这一点已为现代技术所解决。然而在古代,在用手工雕刻木版的情况下,如何保持画家勾线和刻工篆版的完全一致,是一个很大的矛盾。

== 现代木版画 ==
还有一种用照片木版画,是现代人对传统木版画的一种延续和发展,使木版画更加个性话,她可以使用自己的照片或者自己喜欢的图片、爱人照片制作,它可以作为一份艺术品摆在床头、书架,或者当一幅精致的装饰画挂在自家墙上;你还可以,把它作为独一无二的礼物送给牵挂自己的人; 或者,作为一份温馨的纪念随身携带……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940 繪畫總論]]
1,0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