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62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File: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jpeg|有框|右|<big></big>[http://cas.91boshi.net/sxicc/top.jpg 原图链接][http://cas.91boshi.net/sxicc/job1.html 来自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的图片]]]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围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炭 [[ 材料 ]] 制备与应用开展定向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系统集成创新,主要从事 [[ 能源 ]] 环境、先进材料和绿色化工三大领域的应用基础和高 [[ 技术 ]] 研究与开发。
截至2015年底,山西煤化所共有在职职工559人,其中 [[ 科技 ]] 人员449人、科技支撑人员56人;据2016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拥有3个研发区域(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研发中心、1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1个山西省工程研究中心;共有 [[ 博士生导 师41 师]]41 人, [[ 硕士生导 师95 师]]95 人;开设3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11个二级学科博士、 [[ 硕士 ]] 研究生培养点,3个全日制专业硕士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 [[ 博士后流动站 ]] 。
==历史沿革==
1952年至1954年,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的前身中国科学院煤炭研究室是 [[ 中国科学院 ]] 工业化学研究所的一个室。
1954年6月,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更名为中科院 [[ 石油 ]] 研究所。
1954年10月15日,中国科学院通知:经中科院第三十五次院务常务会议决定,将石油研究所煤炭研究室改为独立室,独立后名称为中国科学院煤炭研究室,直属中科院领导,党政业务由石油所代管,财务工作独立。
1959年6月,中国科学院决定将煤炭室迁往煤源丰富、煤种齐全的 [[ 山西 ]] 省会太原。
自1959年7月起,经过两年筹建,于1961年下半年搬迁工作结束。
1961年12月,经中国科学院同意,并报请国家科委批准,煤炭室扩建为中国科学院煤炭化学研究所。
1962年12月,中国科学院对部分 [[ 研究机构 ]] 进行调整时,将中国科学院煤炭化学研究所移交中国科学院华北办事处领导,但仍保持该所全国性研究所的性质。
1966年2月,经国家科委批准,中科院将中科院煤炭化学研究所改名为中科院燃料化学研究所。同年2月中科院撤消了中科院华北化学所(所址在 [[ 天津市 ]] ),并将该所的科研任务及183名人员和编制并入中科院燃料化学研究所。
1971年1月,燃化部将中科院燃料化学研究所下放到山西,实行双重领导,以地方为主,归属山西省煤炭化工局,称谓山西省燃料化学研究所。
1978年5月,山西省革委会将山西省燃料化学研究所改为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研究所,由省科委领导。同年中科院根据全国自然科学学科规划的要求和中科院长远规划,经征得山西省革委会的同意,并报请 [[ 国务院 ]] 批准,于1978年9月改变了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研究所领导体制,所名改为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属地师级单位,由中科院和山西省双重领导, [[ 政治 ]] 工作以山西省领导为主,业务工作以中国科学院领导为主。
==稳步发展==
2012年6月,山西煤化所原有的化工专业工程咨询甲级资质、生态建设和环境工程专业工程咨询丙级资质及新申报的特种材料专业工程咨询丙级资质均通过 [[ 国家发改委 ]] 组织的2012年工程咨询单位资格认定 [[ 专家 ]] 评审 。 7 。7 月,获2011年度综合统计调查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14年4月,获山西省 [[ 国防 ]] 科技工业 [[ 安全 ]] 保密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15年11月,获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培训点。
==参考文献==
[[Category:303 科學教育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