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增加 74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北京大学元培学院.jpeg|有框|右|<big>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开学典礼</big>[http://imgsrc.baidu.com/baike/pic/item/d5462bfacc48dfc29f514675.jpg 原图链接][http://www.aichong.cn/shehui/14134.html 来自 爱宠网 的图片]]]
'''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 [[ 北京大学 ]] 于2001年9月20日启动的以老校长 [[ 蔡元培 ]] 的名字命名的本科教育和教学改革计划。元培学院和以前的元培计划实验班是元培计划的产物。北京大学在选课、选择 [[ 专业 ]] 和提供导师等方面对于元培学院给予了特别的关照。
==历史==
2001年,在入校新生中通过再次选拔录取了第一届 [[ 学生 ]]
2002年,首次在高考中以院系名义招生。
2007年,元培学院正式成立。
=== 学分制和弹性学制===
元培计划实验班实行学分制和更为灵活的弹性学制。其基础是在元培计划特有的各个专业 [[ 教学 ]] 计划框架内由导师指导学生进行自由选课。学生完成公共基础课、通选课及相关专业课的学习、修满规定的学分后,即可毕业,并获得所学专业的学士学位证书。其学习年限可在三至六年内灵活掌握。
=== 自由选择专业===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 [[ 学习 ]] 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元培计划实验班学生原则上可自由选择专业。学生进校时只按文、理分类,不分专业。低年级主要进行通识 [[ 教育 ]] ,在他们对北大的学科状况、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有了进一步了解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于第二学期末提出专业选择意向(可跨类,暂不包括外语类各专业、考古专业和医学类各专业),一般在第三学期末最后确定专业。但每个学生修读专业的最后确定还必须考虑相关专业教育 [[ 资源 ]] 及学生本人的综合条件。
实践过程中,专业的自由选择程度的确很高,例如据官方 [[ 统计 ]] ,04级学生专业第一志愿满意度达99%以上,但亦有人认为这是有一定程度上做了一些学生的工作,使其“知难而退”的结果。从05级的情况来看,一些热门专业出现了人数过多的情况,导致有少数大一选课或者成绩情况不理想的同学暂时未能进入想学的专业。
=== 导师制===
导师制是实施“元培计划”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导师工作是引导和培养学生按照新的办学模式和培养方案,造就基础好、能力强、素质高的一流本科毕业生。“元培”的导师是来自学校各院系推荐上来校长亲自礼聘的资深 [[ 教授 ]] 和部分有教学经验和对学生有指导经验的中青年教师。现有导师34名。
=== 理念===
按照官方的介绍,元培计划“贯彻‘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办学方针”,“实践本科阶段低年级通识和 [[ 基础教育 ]] 、高年级宽口径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元培计划有一个灵活的选课体制,允许同学在全校范围内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在探索中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专业方向的同时可以涉猎感兴趣的其他内容。这更是一种对学生选择能力的锤炼。元培计划所作的一切都是为北大未来的教学改革作的一种尝试。
111,2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