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彝族跳菜

增加 7,160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彝族的歌舞伴餐--"跳菜",即舞蹈着上菜。它是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彝族民间一种独特的上菜形式和宴宾时的最高礼仪,是一…”

彝族的歌舞伴餐--"跳菜",即舞蹈着上菜。它是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彝族民间一种独特的上菜形式和宴宾时的最高礼仪,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舞蹈、音乐、杂技与饮食完美结合的传统饮食文化。

"跳菜"雅称"捧盘舞"俗称"抬菜舞",表演过程分为"宴席跳菜"和"表演跳菜"两种形式。"宴席跳菜"也叫"实地跳菜",是南涧民间在生活中的一种重大庆典,为喜庆或喜悦增添了一种欢乐祥和的气氛;"表演跳菜"即舞台上表演的跳菜,根据场地大小增减演员,可从几十人到几百人,舞蹈动作粗犷豪放、刚健有力,声音高亢嘹亮。2003年3月,国家文化部正式命名授予南涧县"中国民间跳菜艺术之乡"。

2008年6月7日,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申报的"彝族跳菜"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668 Ⅲ-71

历史渊源
"南涧跳菜"又被叫做"抬菜舞"或者"捧盘舞",将舞蹈、音乐与杂技、饮食融为一体,是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群众流传已久的习俗。

"跳菜"历史悠久,据说是由原始母系氏族社会演变而来,主要盛行于唐朝,相传这是古时期彝族人敬奉帝王在宫中表演的一种舞蹈艺术,后来慢慢流传于民间,成为彝族民间艺术之独秀,饮食文化之奇葩,在民间构成了南涧民族文化的源头。跳菜在云南大理、南涧都有传承,其表演使记者联想到中国远古时代直至汉唐时期,舞蹈、音乐常与杂技艺术和饮食文化融为一体,互为添色,而又珠联璧合,保存着古代相传至今的原始风格和民俗内涵。

折叠编辑本段艺术特色
折叠艺术形式
宴席"跳菜"一般两人一对,一对跟着一对跳,姿势各异,变化多端,刚柔相济,旋转自如,不断地把装满菜肴的托盘在他们手中花样翻新。用头顶,或用手托,或用肩抬,或一人骑在一人身上……他们时而"苍蝇搓脚",时而"鹭鸶伸腿",时而"金鹿望月",时而"野鸡吃水",翻转跺脚,大步舞盘,竞献绝技。

在整个表演过程中,最精彩的要数"口功送菜"和"空手叠塔跳"。 "跳菜"者口中紧衔着的两柄大铜勺上,各置一碗菜,而头顶上的托盘也装满了菜,他们面带笑容,满怀热情,边跳边上菜。

字正鸿介绍,"空手叠塔跳"是"跳菜"表演中比较难的一个动作,头顶上的托盘要装八个碗,每只手分别托起重叠在一起的四大碗菜,踏着节拍,合着节拍,边跳边舞,穿梭席间。在南涧民间,宴席"跳菜"的摆法也很有讲究,均按传统规矩一一摆放常见的摆法有"回宫八阵"、"四方形"、"梅花形"、"一条街"等。待上四大碗菜,宾客方能动筷,一边欣赏"跳菜"者变换无穷的舞姿和欢快诙谐的表演,一边品尝彝家山寨风味,既饱口福又饱眼福。

折叠形式分类
这种舞蹈常见的有"席间跳菜"和"舞台跳菜"两大类。

席间跳菜

也称"宴席跳菜"或"实地跳菜",是南涧彝族在结婚庆典、新房落成、迎接贵宾、给老人祝寿等重大场合,因宴请宾客增加喜庆气氛而跳菜,讲究"吃着并快乐着"。

舞台跳菜

根据表演地点或舞台大小又分为"舞台跳菜"和"广场跳菜"。"舞台跳菜"即舞台上表演的跳菜,均由南涧彝族农民表演,演员通常在20人左右,多可达百人,舞蹈动作粗犷豪放、刚劲有力,声音高亢明亮。而"广场跳菜"演员少则几十人,多则可达几百人,体现了一种气势恢宏、整齐和谐的艺术效果。

折叠编辑本段流行区域
南涧彝族自治县5镇(南涧镇、宝华镇、公郎镇、小湾东镇、无量山镇)3乡(碧溪乡、拥翠乡、乐秋乡)的彝族村寨中均有"席间跳菜"习俗,尤其以小湾东镇、无量山镇、公郎镇居多,遍布南涧的无量山系和哀牢山系。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白族节日</big> '''
|-
|<center><img src=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b01e67c38edcae3.webp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www.360kuai.com/pc/9cdd64ec67b6d02f5?cota=4&kuai_so=1 来自快资讯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白族节日</big> '''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 :白族节日

'''文学家''' :赵壹

'''年 代''' :汉代

'''文学体裁''' :赋
|}
折叠编辑本段传承保护
2000年8月,经过再度创作的《跳菜》,参加全国第十届"群星奖"广场舞蹈比赛荣获铜奖。

2005年8月,《跳菜》在第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广场歌舞踩街表演大赛中获"山花奖"。

2006年10月,《跳菜》在由中央电视台、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主办的《CCTV-2006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节目亮相,深受全国广大电视观众的欢迎。

2008年,入选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009年6月参加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获"太阳神鸟银奖"。2010年参加虎年农民春晚的录制。2010年1月《南涧跳菜 无量情》在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播出。

2010年3月,全国彝族原生态歌、舞、乐精英邀请赛上《南涧跳菜》获首届彝族原生态歌、舞、乐精英邀请赛金虎奖。同时,还应邀参加《同一首歌 走进云南》、《欢乐中国行》、《魅力大理》、《大理国际影会》等重大演出活动。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南涧彝族自治县文化馆获得彝族跳菜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折叠编辑本段传承人
"跳菜有'宴席跳菜'和'表演跳菜'两种形式。'表演跳菜'主要是在舞台上,菜不是真菜,主要是通过舞蹈和音乐来表现。我们日常做的主要是'宴席跳菜',抬的是真菜,这是每一次宴席庆典的必备仪式,往往是我们接待宾客的最高礼节。"跳菜队队长张玉香说。

音乐声响,张玉香和另一位队员从厨房跳出,一人在前面引舞护菜,另一人在后面舞着托盘,两人踏着节拍登场。轻快敏捷的舞步,幽默逗人的扮相,混着激昂的唢呐声,引起现场阵阵欢笑。

"口功送菜"和"空中送菜"是张玉香的拿手绝技。在村里跳菜,还有许多套路,张玉香说:"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最关键的就是保证把这些寓意吉祥的菜平平稳稳地上到桌上。"

在舞姿的变化中,跳菜队员们利落地把菜摆放到桌上。不仅跳舞有讲究,摆菜的形式也很讲究。"梅花形是我们常用的摆法,等这些农家菜上齐了,大家就可以一起享受这些美味佳肴啦。"张玉香说。


== 相关视频 ==
麻黑普洱茶 易武麻黑古茶园不是很多茶友都去过!
<div style="clear:center">
{{#iDisplay:page/c08248j24x1|740|420|qq}}
</div>

== 相关资讯 ==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学总论]]
6,56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