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神农山 (地名)

增加 4,594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俗称“北顶”,是神农山的主峰,海拔1028米,傲立群山之巅,巍峨挺拔,直插云霄,号称“中天玉柱”。紫金顶部为1000平方米的平台,四周为悬崖峭壁,悬崖上生长着古老的白松,实为登峰造极之所在。相传太上老君曾在此筑炉炼丹。峰顶常年紫气环绕,金光流溢,与南顶武当并誉海内外。紫金顶上还有一个长、宽、深约1米的石坑,相传是伏羲氏卧听风声、悟画八卦之处,名叫“八卦坑”。
卧虎山是紫金顶东南方向半山腰中两条河谷之间的一道山岭,山岭西高东低,最前方为一断山崖,状如从紫金顶上扑下的一只猛虎,头、耳、爪依稀可辨,所以名叫 [[ 卧虎山 ]] 。 神农山景区有架云台山,山间有道云阳河,源于山西月湖泉。青山碧水,鱼游蛙叫,长年不断。传说,古时候,河中有条青龙,性情温柔,勤劳勇敢,经常帮助河畔两岸和下游的人们干活,时间长了,不知不觉地和人们建立了行走不离的感情。云阳河口下头有个大水池,青龙不断往水池中灌水,一年四季都是满满的,人吃、马饮、浇地、洗涮,都是用这池水,很是方便。当地勤劳的人们在青龙的帮助下,安居乐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日子过得很好。有一天,太上老君正在离云阳河不远的紫金顶上炼丹,忽然听到有一种很沉闷的声音,并夹杂着人们的哭喊声。太上老君急忙步出南天门,定神一看,山下一片汪洋,到处都是洪水,浊浪滚滚,咆哮而来。霎时间,淹没了田间、树木、村庄和山丘,生灵被毁,人们被卷入水中,有的哭,有的喊,四处逃命,直奔山顶,有的人跑不及就被淹死了。太上老君救人心切,没有多想,也没考虑是啥原因,是谁在作怪,随即口念咒语,拿起宝剑,“嗖”的一声祭上天空,高喊“逼水吔!”随着喊声,只见那把宝剑银光闪闪,剑上面显出“逼水剑”三个大字。逼水剑在空中飞悬三圈,插到了云阳河床。这逼水剑威力无穷,倾刻逼走了洪水,也逼住了青龙,云阳河里的水后退七、八里,聚在河床上,形成了一个大水池,就是现在尚存的人们可以看到的青龙潭。因为太上老君逼水剑的威力在,水一直不能下流。后来老君回天宫,忘记带走逼水剑,逼水剑一直在那里,青龙一直不敢动。青龙潭里的水也不能流走一点。后来,南蛮入侵中原,盗走了逼水剑,但太上老君的咒语未收回,青龙还是不敢动,青龙潭的水高出外面一米多,还是流不出去。云阳河下游没有水,长期断流。青龙长期被困在青龙潭,山口下边的人们看不见青龙来帮忙,水池里的水一天比一天少,人们用水也不方便了,吃水要从十几里外挑来。庄稼干旱,五谷歉收,人们生活非常艰难。青龙的心里也很不好受,它常想,我受点难没啥,人们没水用,没吃没喝,真是忍受不了。想来想去,时间长了,青龙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往下钻,躲过逼水剑。从此,青龙就千方百计带领龙子龙孙往石缝钻,往河底钻,见缝插针,钻到哪是哪,力气大的就钻得很远很远,一直钻到山口外再出来。力气小的钻得近一些,没有多远就钻了出来,南马泉、车牛圈、小傲沟、牧羊泉等24处泉水,都是它们偷偷从山缝里钻出来的,但因为它们钻得近,没有躲过逼水剑,它们又急忙钻到地下继续往前钻,直到钻到山外。云阳山口下边有个村庄叫捏丈,原来叫许村,是村里的人为纪念尧帝而改为捏掌的。很早以前,有一天尧帝打猎来到这里,随驾人等只觉得人困马乏,口干舌燥,可跑遍东西南北四洼也没找到一口水。村里人听说尧帝来了,就把家里存放的水端出来让尧帝喝。但是人多水少,不能满足,尧帝再三询问,村里的人才说这水是从十几里以外担来的。尧帝听了很感动,也很为难。尧帝信步来到村西一个土坑边,看见坑里有土有石子,又有水的痕迹,就对随从说:“这里过去有水,现在干了,我们能不能下挖,挖出水来。”说着,就跳下水坑挥动大手边挖边说:“水快出来呀,水快出来呀!”青龙和龙子龙孙在地下听到有人叫出来,就鼓了一把劲,陆陆续续从地下钻了出来。尧帝看到清凌凌的泉水非常高兴,没多大一会就流满了坑,汇成了河,哗哗地向东南流去。这个大水池就叫尧王池,这个河就叫尧泉河。人们因这泉是尧帝挖的,后来就在池北边修座尧王庙,塑了尧帝像,年年敬奉。青龙在这里又见了天日,也恢复了经常帮助人们的情感。青龙不断把青龙潭的水引到尧王池,只要青龙潭有水,尧王池是从来不会干枯的。古今当地始终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青龙潭中放件物,尧王庙前水中出,老君咒语未开戒,下面有水上干谷。<ref>[https://www.sohu.com/a/119276901_501346  民间故事 || 神农山青龙潭与捏掌尧王池的传说 ,搜狐2016-11-18] </ref>  
== 静应庙 ==
1,34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