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蓮花效應

增加 1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超疏水性現象最早是由Dettre和Johnson在1964年[3]使用粗糙的疏水性表面研究的。他們的工作建立了基於石蠟或PTFE 端粒塗層玻璃珠的實驗理論模型。1977年,Wilhelm Barthlott和Ehler研究了超疏水微納米結構表面的自清潔性能,首次將這種自清潔和超疏水性能稱為“蓮花效應”。 Brown於1986年開發了全氟烷基和全氟聚醚超疏水材料,用於處理化學和生物流體。自1990年代以來,出現了其他生物技術應用。
這種特性讓荷葉時刻保持著乾燥,即使剛剛下過大雨情況也不會法傷改變。另外葉面上面滾動的水珠會把灰塵等等一起帶走,最終保持著乾淨和清潔,所以大家看到蓮花的時候就會發現它一直都是比較乾淨和乾燥的。蓮花效應並不是一種沒用的效應,對於生活是很有啟發的。有科學家根據這種效應,成功設計發明出了納米自清潔的衣料和建築塗料,只要有一點點水就可以自動清潔衣服或者建築的表面。<ref>[https://kknews.cc/home/6aba83p.html 蓮花效應是什麼意思?荷葉自潔保持乾燥的能力]每日頭條</ref>
==原理==
12,1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