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諾曼·羅伯特·普森

增加 2,13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Norman Robert Pogson,英國天文學家
[[File:諾曼·羅伯特·普森.jpg|缩略图|240px|thumb|frame|'''諾曼·羅伯特·普森'''[http://4.bp.blogspot.com/-X_XPhB97qZE/TV956bBZZvI/AAAAAAAABMA/4MFMfwQJbQs/s1600/H416237-Portrait_of_the_British_astronomer_Norman_Pogson-SPL.jpg 原圖鏈接][http://dhinakarrajaram.blogspot.com/2011/02/norman-robert-pogson-astronomer-great.html 圖片來源]]]
 
 
'''諾曼·羅伯特·普森'''(英語:Norman Robert Pogson,1829年3月23日-1891年6月23日)出生於英國諾丁漢,是一名天文學家。
 
 
 
==生平==
普森他在18歲時對彗星軌道有強烈興趣,鑽研軌道計算方法。1852年供職于牛津大學拉德克立夫天文台,當子午環、赤道儀的觀測員。1860年後,一直在印度馬德拉斯天文台工作。在1856年提出亮度與星等間的基本關系式,即兩個相鄰星等的亮度比為1∶2.512,或相差5個星等時,其亮度差100倍。這一規則至今仍在沿用。於1868年及1871年,他參加了印度的日食觀測隊。1868年他在觀測日食中發現日冕光譜中發射線。曾編製過《恆星星表和變星星圖》。
[[File:諾曼·羅伯特· 在他的天文生涯中,一共發現了八顆小行星及二十一顆變星。 他出任馬德拉斯天文台台長共三十年,直至去世。 ==貢獻==普森將星等這個概念數學化。星等的最先原由,出於古希臘天文學家伊巴谷(Hipparkhos)。他認為全天的恆星有不同的級別,由亮至暗分為一等至六等。 普森則將一等星定義為比六等星亮一百倍,即每暗一星等,光度減少100^(1/5),即2.jpg|缩略图|240px|thumb|frame|'''諾曼·羅伯特· 512倍,後人將此比例稱為「 普森'''[http比例」。 m1 - m2 = -2.5 log10 (L1 / L2) 以上是計算星等的方程式,式中的m為恆星的星等;L為恆星的光度<ref>{{cite web|url=https://4www.bphkas.blogspotorg.comhk/-X_XPhB97qZE2017/TV956bBZZvI03/AAAAAAAABMA23/4MFMfwQJbQs%E8%8B%B1%E5%9C%8B%E5%A4%A9%E6%96%87%E5%AD%B8%E5%AE%B6%E8%AB%BE%E6%9B%BC%C2%B7%E6%99%AE%E6%A3%AE%E8%AA%95%E8%BE%B0-2/s1600|title=英國天文學家諾曼·普森誕辰|publisher=香港天文學會|date=2017-03-23|accessdate=2019-01-03}}</H416237ref>  ==獎項==曾獲得法國科學院的拉朗德科學獎金。 ==發現的行星== {| class="wikitable"|-Portrait_of_the_British_astronomer_Norman_Pogson!小行星名稱!發現的年份|-SPL.jpg | 小行星42 || 1856年5月23日 |-| 小行星43 || 1857年4月15日 |-| 小行星46 || 1857年8月16日 |-| 原圖鏈接][http://dhinakarrajaram.blogspot.com/2011/02/norman小行星67 || 1861年4月17日 |-robert| 小行星80 || 1864年5月2日 |-pogson| 小行星87 || 1866年5月16日|-astronomer| 小行星107 || 1868年11月17日|-great.html | 圖片 小行星245 || 1885年2月6日|}    ==參考 來源]]]=={{Reflist}}
10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