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次編輯
變更
壺穴
,無編輯摘要
[[File:壺穴2.jpg|缩略图|右|壺穴的形成是因地質岩層的結構性硬度不均,經夾帶細沙的河水沖刷而產生坑洞,然後流水在坑洞中形成的小漩渦進行再沖蝕,於是形成壺型的小洞穴。]]
'''壺穴'''的形成是因地質岩層的結構性硬度不均,經夾帶細沙的河水沖刷而產生坑洞,然後流水在坑洞中形成的小 [[ 漩渦 ]] 進行再沖蝕,於是形成壺型的小洞穴。壺穴通常出現在河川曲流處凹部多漩渦、急湍的河段;且 [[ 河床 ]] 是裸露的硬岩。其中以大華車站以下的大華壺穴群為最密集可觀之處,在水流及岩層交互作用下,幾乎所有類型的壺穴皆可在此見到,是一處大自然的地理教室。
<ref>原文網址:https://www.pingxi.ntpc.gov.tw/content/?parent_id=10324</ref>
===海岸常見的景觀海岸常見的景觀===
台灣島四面臨海,海岸線的長度達一千一百多公里,海水的[[侵蝕]]作用無疑是非常發達的,因此海成壺穴就成為海岸常見的景觀。在以[[岩岸]]為主的北海岸到東海岸之間,壺穴更是經常可以見到的,但是多為零星的分佈於海岸側。然而發育在石梯坪的海成壺穴卻是整群的出現,形成台灣地區最壯觀、最具特色的壺穴群景觀。
石梯坪的壺穴是發育在原本屬於[[海蝕平台]]的位置上,日以繼夜因 [[ 海浪 ]] 運動攜帶的[[礁岩]]或[[礫石]],隨著 [[ 海浪 ]] 的節拍不斷地磨蝕著平台上的岩石,經過了無數時日後,終於形成大致上呈圓形的凹陷-壺穴。
<ref>原文網址:https://blog.xuite.net/yiu168/twblog/182502779</ref>
===全台灣最密集的壺穴群─暖江壺穴===
1.數量多:台灣的河成壺穴以[[基隆河]]最為發達,若說基隆河是「壺穴之河」,那麼暖江橋下壺穴便是河中的珍奇明珠了!蔡主恩博士的研究報告指出:整條基隆河壺穴總數有3,571個,其中單單暖江壺穴就有2,074個,佔總數的58%,遠超過其它分佈點;北台灣的海成壺穴,即海水渦流侵蝕而成的壺穴,其總數也不過約800個。
壺穴往往經過數百或數千、數萬年才可形成,其中又涉及流體力學、地質、地形、水文、氣候、岩石、...等學問,暖江壺穴實為最標準的地形教室。日、美、加等國均將壺穴劃為特定保護區,禁止任何的破壞開發;總長86公里的基隆河,在暖暖段前無此多樣的壺穴群,在暖暖段後也未再現,暖江壺穴堪稱「國寶」,值得大家珍惜愛護。
基隆河中另一處知名的壺穴為台北縣的大華壺穴,大華壺穴地處上游 [[ 峽谷 ]] 區,易達性遠不及位於交通樞紐地的暖江壺穴;只要站在暖江橋上,俯拾便是奇巧多姿的成群壺穴。
<ref>原文網址:https://blog.xuite.net/yiu168/twblog/182502779</ref>
===壺穴區岩石的特性===
[[基隆河]]上游河床上的壺穴大都孕育於大寮層中的塊狀砂岩,似乎稍微堅硬、均質、塊狀膠結良好的岩石(如鈣質砂岩)河床,較膠結不良(如泥質砂岩)或岩性較弱的岩石(如泥岩、頁岩)較有機會形成壺穴。當然一些極堅硬、抗風化、不易侵蝕的岩石(如[[花崗岩]]或[[玄武岩]]等),也不容易遭流水挖鑿形成壺穴。而一些不連續面發育的岩石,如[[層理]]、[[節理]]或[[斷層]]發達的河床,由於岩石易[[風化]]與破碎,即使有壺穴產生也不易保存,因此[[砂頁岩]]互層的地層、[[板岩]]或[[片岩]]地區,就難有壺穴出現。由基隆 [[ 八斗子]][[和平島]]公園皇帝殿一帶的壺穴觀察,不難發現,壺穴的形成,除了海水等水流的侵蝕作用外,由不同軟硬岩性間因差異侵蝕作用所形成的[[薑石]]、[[珠石]]之剝離所殘留的凹洞,加上水流的磨蝕,實有助於壺穴的形成。
<ref>原文網址:http://web2.nmns.edu.tw/PubLib/NewsLetter/89/155/9-2.htm</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