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紫砂十大名壺

增加 7,755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八卦十大壺.jpeg|thumb|right| [https://img.mp.itc.cn/upload/20170418/67212616a73142d0bfef388a16804689_th.jpeg 原圖鏈結] [https://www.sohu.com/a/134…”
[[File:八卦十大壺.jpeg|thumb|right|
[https://img.mp.itc.cn/upload/20170418/67212616a73142d0bfef388a16804689_th.jpeg 原圖鏈結]
[https://www.sohu.com/a/134699753_677224「圖片來源」] ]]
'''中國紫砂十大名壺'''

《中國紫砂壺十大名壺》經典器型包括[[供春]]、[[仿鼓]]、[[石瓢]]、[[掇球]]、[[魚化龍]]、[[高井欄]]、[[風卷葵]]、[[梅報春]]、[[提壁]]、[[龍頭八卦一捆竹]]等10個經典款型。<ref>[hhttps://read01.com/aykQ7.html#.YBAn9-gzbSE 壹讀 - 中國紫砂十大名壺丨不知道你就丟人了- ]</ref>

十大紫砂壺型在紫砂界地位之高,其意義不僅在於紀念紫砂歷史上的前輩高手名作,更是現在和將來用於評判一名紫砂藝人基本功底、傳承傳統技藝是否優秀的標準之一。<ref>[http://www.lyspdl.com/index.php/post/6369.html 宜興紫砂壺 - 中國紫砂十大名壺-紫砂壺-紫砂天下官網]</ref>

==(一)供春壺==
[[File:供春壺.jpg|thumb|左|
[https://i1.read01.com/SIG=2tjmp8u/3043464830613030.jpg 原圖鏈結]
[https://read01.com/aykQ7.html#.YBAn9-gzbSE 「圖片來源」] ]]
[[供春]]創製的供春壺,以外形似銀杏樹癭狀而得名。壺身作扁球形,泥質成素色,凹凸不平,古縐滿身,紋理繚繞,寓象物於未識之中,大有返璞歸真的意境。

壺蓋止口外緣刻有四十五字隸書銘文:「做壺者供春,誤為瓜者黃玉麟,五百年後黃賓虹識為癭,英人以二萬金易之而未能,重為制壺者石民,提記者稚君。」

供春,明正德至嘉慶年間茗壺創始人,他為紫砂文化開創了新局面。供春壺現藏於中國博物館。

==(二)大仿古壺==
[[File:大仿古壺.jpg|thumb|right|
[https://i2.read01.com/SIG=2h20l2v/3043464830613031.jpg 原圖鏈結]
[https://read01.com/aykQ7.html#.YBAn9-gzbSE 「圖片來源」] ]]
[[程壽珍]]創製的大仿古壺,凝煉歷代紫砂壺精華而成,身扁、腹鼓、頸高、蓋板平滑,母子線口蓋吻合嚴密,鈕扁圓有勁,嘴、把勻稱,姿態優美,極宜品茗,為民間人士所寶愛,流傳甚廣。

近代・程壽珍制,是其傑出代表作之一,各大博物館皆有收藏,是他一生精典之作。

==(三)石瓢壺==
[[File:石瓢壺.jpg|thumb|左|
[https://i3.read01.com/SIG=24gq1ss/3043464830613032.jpg 原圖鏈結]
[https://read01.com/aykQ7.html#.YBAn9-gzbSE 「圖片來源」] ]]
[[陳曼生]]創製的石瓢壺,壺身呈梯形,曲線柔和流暢,造型渾厚朴拙。足為釘足呈三角鼎立狀支撐,給人以輕靈而穩重之感。壺身八字造型,造成一個主視角度內的呈型表面,亦曲亦直,皆顯現簡樸大方的氣度。

直流,簡潔見力度,多為暗接處理,溶於壺身整體。把多呈倒三角勢,與壺身之型互補,形成和諧的美學效果。

平壓蓋,橋鈕,乾淨利索,比例恰當,充分體現出秀巧精工為上的特點。此款為紫砂茗器中經典款式,為曼生所創十八式之一。此款初見於楊彭年年制,曾分別於陳曼生,瞿應紹合作,詩書畫印於一壺,格調高雅,時稱三絕壺。一提梁款為滬上八壺精捨唐雲所藏,一款存上海博物館。

==(四)掇球壺==
[[File:掇球壺一.jpg|thumb|right|
[https://i1.read01.com/SIG=281cdmt/3043464830613033.jpg 原圖鏈結]
[https://read01.com/aykQ7.html#.YBAn9-gzbSE 「圖片來源」] ]]
[[邵大亨]]創製的掇球壺,從整體造型來看似乎並不像球,但細細分解無不取之於球!壺身就是一個大球,壺蓋是半個球,蓋的又是一個球,而壺嘴及壺把則是截取球上的一個弧,壺腹稍稍往上移一點,這就使壺身更顯挺拔俊秀,壺肩至壺口必須有一個直挺的過度與銜接,壺口與蓋的相接要有線條承載。

掇球壺一身素氣,光滑可鑒,完全是讓簡練形體來展示其美的內蘊。

==(五)魚化龍壺==
[[File:魚化龍壺.jpg|thumb|左|
[https://i2.read01.com/SIG=3flf80q/3043464830613034.jpg 原圖鏈結]
[https://read01.com/aykQ7.html#.YBAn9-gzbSE 「圖片來源」] ]]
魚化龍壺造型構思巧妙,魚、龍、雲的裝飾與壺身渾然一體。通身作海水波浪狀,線條流利,簡潔明快。魚龍吐珠、神韻生動。壺蓋安裝的龍首伸縮自如,優美靈活。配以龍尾執柄奇趣極生。

據史料記載,明末紫砂藝人陳仲美製作過「龍戲海濤」壺,但未有實物流傳下來。有專家認為「龍戲海濤」壺就是「魚化龍壺」,陳仲美就是「魚化龍壺」的創造者。直到清代嘉慶、道光、咸豐時期,經過邵大亨的精心設計,「魚化龍壺」才成為一種成熟並廣泛流傳的經典紫砂壺壺型。

==(六)高井欄壺==
[[File:高井欄壺.jpg|thumb|right|
[https://i3.read01.com/SIG=334p4ar/3043464830613035.jpg 原圖鏈結]
[https://read01.com/aykQ7.html#.YBAn9-gzbSE 「圖片來源」] ]]
[[楊彭年]]創製的高井欄壺,造型簡潔,身若井欄,嵌蓋平緩合體,高柱鈕與壺身統一,一彎嘴曲而微妙。

把圈大,外扁平,里圓潤,底圓而大。其造型為最早的流線型設計,端把傾注觸覺舒適,屬「曼生壺」式的經典之作。

==(七)風卷葵壺==
[[File:風卷葵壺.jpg|thumb|左|
[https://i1.read01.com/SIG=3mm3gko/3043464830613036.jpg 原圖鏈結]
[https://read01.com/aykQ7.html#.YBAn9-gzbSE 「圖片來源」] ]]
[[楊鳳年]]創製的風卷葵壺,壺身造型取風卷葵花之形狀,既應物象形,又氣韻生動。

圖案規則,做工精緻,仿古式而合度,器形的工藝甜味濃厚,把梢下鈐篆書陽文「楊氏」小圓印。

此壺由楊鳳年設計,是楊彭年的胞妹,此風卷葵壺的神韻,也可得觀其造壺藝術的一斑。

==(八)梅報春壺==
[[File:梅報春壺.jpg|thumb|right|
[https://i2.read01.com/SIG=3q7lsup/3043464830613037.jpg 原圖鏈結]
[https://read01.com/aykQ7.html#.YBAn9-gzbSE 「圖片來源」] ]]
[[朱可心]]創製的「梅報春壺」,原為江蘇宜興紫砂工藝廠陳列室藏品,以梅花報春為題,在挺秀飽滿的壺身上,運用雕鏤和捏塑等多種手法,生動地刻劃了梅花不畏風霜嚴寒之英姿,端麗穩重,精緻傳神。

本壺的設計者朱可心為民初紫砂名師,朱氏擅長花貨造型,喜以松、竹、梅為題材,所作茗壺,皆法度諧宜,生意盎然,韻神俱佳。

==(九)提壁壺==
[[File:提壁壺.jpg|thumb|左|
[https://i3.read01.com/SIG=1pu5rom/3043464830613038.jpg 原圖鏈結]
[https://read01.com/aykQ7.html#.YBAn9-gzbSE 「圖片來源」] ]]
[[顧景舟]]創製的此壺,蓋面似一古雅玉璧而名。

壺體扁圓柱形,平蓋,扁圓鈕,扁提梁,微曲線造型,結構嚴謹,剛中帶柔,和諧勻稱,虛實節奏協調,是當代紫砂茗壺之一。

是顧景舟畢生的經典之作,曾經多次製作、修改壺器造型,有「語不驚人誓不休」之感慨。

==(十)龍頭八卦一捆竹壺==
[[File:龍頭八卦一捆竹壺.jpg|thumb|right|
[https://i1.read01.com/SIG=1lfjnin/3043464830613039.jpg 原圖鏈結]
[https://read01.com/aykQ7.html#.YBAn9-gzbSE 「圖片來源」] ]]
此壺以64根長竹段圍成壺身以合64卦之數。

以32根短竹段分成四組,每組8根,結以成足。壺蓋浮雕八卦圖,蓋鈕成太極圖,頗有匠心。此壺為邵大亨名壺,現藏於南京博物院。<ref>[https://jbh.17qq.com/article/qgkhqpkky.html 一起扣扣網- 簡筆劃大全 - 中國紫砂十大名壺造型(第1頁) ]</ref>

==視頻==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b0ICukNhF4}}

專家都無法確定真假的紫砂壺到底是不是顧景舟先生的?【天下收藏·典藏版】
72,6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