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753
次編輯
變更
安全科学与工程
,無編輯摘要
==学科概况==
我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从新中国诞生之后的劳动保护等学科逐渐发展起来的。1981年开始了安全类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1986年以来实现了安全类本、硕、博三级学位教育。1989年中图分类法第四版的类目中“劳动保护科学”更名为“安全科学”。在1992年11月1日原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中,“安全科学技术”被列为一级学科,其中包括“安全科学技术基础、 [[ 安全学 ]] 、 [[ 安全工程 ]] 、职业卫生工程、安全管理工程”5个二级学科。1997年原国家人事部确立了安全工程师职称制度,2002年建立了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在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公共安全”被纳入11个重点规划领域之一,并明确提出了发展“国家公共安全应急信息平台、重大生产事故预警与救援、 [[ 食品安全 ]] 与出入境检验检疫、突发公共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生物安全保障、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六大优先主题。2006年安全工程获批作为工程硕士培养的一个新领域。2011年2月,安全科学与工程获批增设为 [[ 研究生 ]] 教育一级学科。
截止2011年,我国开办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130多所,拥有安全类 [[ 博士学位 ]] 研究生教育的高校20多所、 [[ 硕士 ]] 生学位教育的高校50多所,拥有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的高校50多所。
安全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 [[ 安全 ]] 的要求越来越高,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必将得到迅猛的发展。
==学科内涵==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属于综合科学 [[ 学科 ]] ,其内容包括安全科学和安全工程以及两者之间的交融三个层次,其研究对象可以从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内涵得以体现。
“安全科学”是从人类免受外界危险、有害因素伤害的角度出发,并以在生产、 [[ 生活 ]] 、生存过程中创造保障人体安全的条件为着眼点,对整个客观世界及其 [[ 规律 ]] 总结的基础上,产生的 [[ 安全知识 ]] 体系。“安全科学”的研究,是为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人身安全得到保障,设备、财产等免受危害,揭示安全的客观规律并提供安全学科理论、应用理论和专业理论。
“安全工程”是指在具体的安全存在领域中,运用的种种安全技术和装备及其综合集成,以保障人们动态安全的方法、手段和设施。安全工程的实践,为保证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早期防范和应对突发 [[ 公共安全 ]] 事件、使人身安全得到保障,设备、财产不受到损害,提供直接和间接的保障。
“安全科学与工程”是安全科学基础理论与安全工程技术以及两者的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专业和范畴的总称。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应用领域涉及到社会文化、公共管理、行政管理、检验检疫、 [[ 消防 ]] 、土木、 [[ 矿业 ]] 、 [[ 交通 ]] 、 [[ 运输 ]] 、航空、机电、食品、生物、农业、 [[ 林业 ]] 、 [[ 能源 ]] 等种种行业和事业乃至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与上述学科有所交叉。
本学科的理论、知识基础和方法论可从安全科学和安全工程两个层次简述如下:
(1)安全科学是从揭示承灾体(人、物、系统等)免受外界和内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伤害的客观规律进行研究,以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研究安全现象本质规律知识体系的基础理论为宗旨;安全科学的研究方法强调通过大量观察、系统实验及规律总结,在经验体系基础上的演绎和归纳;安全科学的思想基础是安全系统 [[ 思想 ]] 。核心理论、知识基础和方法论如安全科学原理、安全科学方法学、安全系统工程学、安全社会工程学等。
(2)安全工程是从解决承灾体(人、物、系统等)免受外界和内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安全实践问题进行研究,以应用安全科学原理,解决具体安全问题、提供安全保障的设施、系统和工程技术为宗旨;安全工程的研究方法是应用有关事件链分析和控制论等科学知识来辨识和评价风险因素,运用安全科学方法学及预测、 [[ 预防 ]] 、预警与应急等关键技术及其集成,预防和控制风险与减少事故的损失;其思想基础是系统安全思想。核心理论、知识基础和方法论如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管理学、应急管理、 [[ 安全卫生学 ]] 、行业安全工程应用理论、 [[ 消防工程 ]] 、爆炸安全工程、安全设备工程、防尘防毒工程技术、噪声与振动控制、个体防护工程等。
==学科范围==
“安全科学与工程”设在工学门类中,授予工学学位。本学科范围重点针对生产安全和公共安全领域,主要交叉领域为:行业安全技术及工程、社会安全、食品安全、防灾减灾、 [[ 核安全 ]] 、检验检疫、环境与健康卫生等。
本学科可设“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及工程”、 [[ 安全管理工程 ]] 、公共安全应急工程四个二级学科。[[Category:520 教育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