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巴塘乡

增加 4,577 位元組, 3 年前
[[File:1160x.jpg|thumb|right| [http://p2.itc.cn/q_70/images03/20201102/45304a7fcd5b48e2bf5dc1a7ac8c888b.jpeg 原图链接]]]

[[巴塘乡]],隶属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地处市境东南部,东南与[[西藏自治区]]接壤,南与[[小苏莽乡]]相连,西与下拉秀乡交界,西北与结古街道为邻,东北隔通天河与四川相望,2018年,区域面积2361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0164人。

1952年7月,成立布拉尼肖格。1958年12月,更名为东方红公社。1984年,改为巴塘乡。

截至2019年10月,巴塘乡下辖7个村(牧)民委员会。

2018年,巴塘乡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个。 <ref>[https://www.sohu.com/a/428925624_120207624 〔脱贫奔小康〕永不褪色的信念丨玉树市巴塘乡“三老干部”忠尕速写] </ref>

中文名: 巴塘乡

行政区类别: 乡

所属地区: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

地理位置: 玉树市境东南部

面 积: 2361 km²

下辖地区: 7个村(牧)民委员会

政府驻地: 铁力角村

电话区号: 0976

邮政区码: 815000

气候条件: 大陆性高原气候

车牌代码: 青G

人 口: 10164人(2018年户籍人口)

==历史沿革==

1952年7月,成立布拉尼肖格。

1958年12月,更名为东方红公社。

1984年,改为巴塘乡。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巴塘乡辖岔来、当托、相古、老叶、上巴塘、下巴塘、铁力角7个村(牧)民委员会;下设31个生产合作社。

截至2019年10月,巴塘乡下辖7个村(牧)民委员会。人民政府驻铁力角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巴塘乡,地处市境东南部,东南与西藏自治区接壤,南与小苏莽乡相连,西与下拉秀乡交界,西北与结古街道为邻,东北隔通天河与四川相望,区域面积236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巴塘乡地处通天河西南岸沟谷地、山地;平均海拔3975米。

===气候===

巴塘乡属大陆性高原气候,平均气温2.5℃,年降水量730.6毫米。

==人口==

2011年末,巴塘乡辖区总人口8684人,其中男性4329人,女性4355人;总人口中,以藏族为主。

2017年,巴塘乡常住人口9370人。

2018年,巴塘乡户籍人口10164人。

==经济==

巴塘乡是农业农牧业生产相结合的乡,畜牧业是支柱产业,副业主要靠采挖虫草;耕地面积10096亩,人均1.2亩;可利用草场面积257.3万亩,其中冷季草场127.9万亩,暖季草场129.4万亩。

巴塘乡农作物以青棵、小麦、马铃薯、豌豆为主;2011年,农作物种植面积6990亩,其中粮食作物6020亩,产量548吨;2011年,建有蔬菜基地;栽植的苹果树已挂果,是玉树县唯一生长果树并挂果的地区。

巴塘乡畜牧业以饲养牛、马、羊为主;2011年,各类牲畜年末存栏79363头(只、匹),其中牛70999头,马2134匹,羊6230只。

2011年,巴塘乡建有畜牧兽医站;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310元。

2018年,巴塘乡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个。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巴塘乡有中心寄校1所。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巴塘乡有中心卫生院1个。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巴塘乡有通电话村5个,部分村覆盖移动通信网络。

==交通==

巴塘乡境内有巴(塘)—小(苏莽)县乡公路穿境而过,有7条通村沙石公路。

==历史文化==

===地方特产===

冬虫夏草又叫虫草,是一种名贵神奇的药材,前人对虫草曾有“一物竞兼动植”两性的记载。它真实地麦角菌科植物,的谓出,是一种名叫草蝙蝠蛾的幼虫。所谓草是寄生在虫子头顶上的一株菌类植物的菌体。也可以说冬虫是受真菌感染而死的虫体。夏草是寄生在虫子头上的真菌座,虫草生长在3800——5000米的高山草甸地带。玉树的虫草体大粗壮。

牛鞭(既青藏高原牦牛的阴茎及睾丸),牦牛鞭又叫牛肾,此品未经任何人为加工,为100%的纯正牦牛鞭,内含蛋白质、维生素、腹脂、磷、铁、钙等,滋阴补肾,即可泡酒饮用,又可烹调滋补名菜。

==视频==

玉树小苏莽乡与巴塘乡边界的高山

{{#iDisplay:g3164vmhng7 | 560 | 390 | qq }}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 660 中國地理總志]]
15,72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