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
次編輯
變更
阳痿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阳痿</big>'''指成年男子性交时,由于阴茎痿软不举,或举而不坚,或坚而不久,无法进行正常性生活的病证。其病因有…”
'''<big>阳痿</big>'''指成年男子性交时,由于阴茎痿软不举,或举而不坚,或坚而不久,无法进行正常性生活的病证。其病因有禀赋不足、劳伤久病,或七情失调、过食肥甘、[[湿热内侵]]等。基本病理变化为肝肾心脾受损,[[经络空虚]],或经络失畅,导致宗筋失养而成。临床辨证,应辨病情之虚实。病损之脏腑,虚实之夹杂。实证当疏利;虚证当补益。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西医学中各种功能及器质性疾病照成的阳痿,可参考本节内容辨证论治。<ref>[http://tv.cctv.com/2016/03/29/VIDERCfL28NWqUCgVQ9CdtgR160329.shtml [健康之路]阳痿跟哪些器官联系最密切?,央视网 2016年03月29日 ] </ref>
[[File:战国七雄.jpg|缩略图| 300px |居右|[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www.rzygyy.com%2Fuploads%2Fallimg%2F190730%2F1-1ZI0204435524.png&refer=http%3A%2F%2Fwww.rzygyy.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14420821&t=974c844eb7fb219043ba70b363f5c6ae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9%98%B3%E7%97%BF&step_word=&hs=0&pn=32&spn=0&di=5830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3795652591%2C2542060663&os=2213734225%2C2313185695&simid=38147832%2C463326945&adpicid=0&lpn=0&ln=1525&fr=&fmq=1611828732036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www.rzygyy.com%2Fuploads%2Fallimg%2F190730%2F1-1ZI0204435524.png%26refer%3Dhttp%3A%2F%2Fwww.rzygyy.com%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jpeg%3Fsec%3D1614420804%26t%3D3f09a83ea6ed7a91177cf48417d14298&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6zy2yy_z%26e3Bv54AzdH3FykfqAzdH3Fda8la0naAzdH3F8ddl0_z%26e3Bip4s&gsm=21&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来自 百度 的图片]]]
==基本信息==
中医学名阳痿
发病部位宗筋
相关西医疾病性功能障碍
其他名称阴痿、宗筋弛纵、筋痿
多发群体男性疾病
分类内科—肾系病证
传染性无
== 名词解释 ==
阳痿指成年男子性交时,由于阴茎痿软不举,或举而不坚,或坚而不久,无法进行正常性生活的病证。但对发热、过度劳累、情绪反常等因素造成的一时性阴茎勃起障碍,不能视为病态。
== 历史沿革 ==
1.阳痿病证首载于[[《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称阳痿为“阴痿”,《素问·痿论》中又称“宗筋弛纵” 和“筋痿”。认为虚劳与邪热是引起阳痿的主要原因。《灵枢·经筋》指出: “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
2.隋唐宋时代的医家对阳痿的发生,多认为由劳伤、肾虚所致。如《诸病源候论·虚劳阳痿候》认为:“劳伤于肾,肾虚不能荣于阴器,故萎弱也。” 因此,在治疗上亦以温肾壮阳为主。
3 .明代对阳痿成因的认识更加深入,提出郁火、湿热、情志所伤亦可致阳痿。如《明医杂著·卷三》所言:“男子阳痿不起,古方多云命门火衰,精气虚冷,固有之矣。然亦有郁火甚而致痿者。”再如《景岳全书·阳痿》认为:“亦有湿热炽盛,以至宗筋弛纵。”
4.清代《杂病源流犀烛·前阴后阴源流》中又称:“有失志之人,[[抑郁伤肝]],肝木不能疏达,亦致阴痿不起。”
== 阳痿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西医学中各种功能及器质性疾病照成的阳痿,可参考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 病因 ==
1. 禀赋不足,劳伤久病
先天不足或恣情纵欲,房事过度,或手淫、早婚,均可造成精气虚损,命门火衰而致阳事不举。此外久病劳伤,损及脾胃,气血化源不足,可致宗筋失养而成阳痿。
2. 七情失调
情志不遂,思欲过度,忧思郁怒,则肝失疏泄。宗筋所聚无能,而成阳痿。或思虑过多,损伤心脾,气血不足,宗筋失养;或大惊卒恐,伤于心肾,气机逆乱,气血不达宗筋,不能作强,则阳事不举。
3. 饮食失节
过食醇酒厚味,脾胃运化失常,聚湿生热,湿热下注肝肾,经络阻滞,气血不荣宗筋,而成阳痿。
4. 外邪侵袭
久居湿地或湿热外侵,蕴结肝经,下注宗筋,或寒湿伤阳,阳为阴遏,发为阳痿。
== 病机 ==
基本病机为肝、肾、心、脾受损,气血阴阳亏虚,阴络失荣;或肝郁湿阻,经络失畅导致宗筋不用。病位在宗筋,病变脏腑主要在肝、肾、心、脾。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且多虚实相兼。<ref>[http://m.cctv.com/dc/v/index.shtml?guid=eba09da34abc45ed8e40a93a9ee2e925 [健康之路]哪味中药材可缓解阳痿?,央视网] </ref>
== 诊查要点 ==
诊断依据
1.成年男子性交时,阴茎痿而不举,或举而不坚,或坚而不久,无法进行正常性生活。但须除外阴茎发育不良引起的性交不能。
2.常有神疲乏力,腰酸膝软,畏寒肢冷,夜寐不安,精神苦闷,胆怯多疑,或小便不畅,滴沥不尽等症。
3.本病常有房劳过度,手淫频繁,久病体弱,或有消渴、惊悸、郁证等病史。
病证鉴别
阳痿与早泄:阳痿是指欲性交时阴茎不能勃起,或举而不坚,或坚而不久,不能进行正常性生活的病证,而早泄是同房时,阴茎能勃起,但因过早射精,射精后阴茎痿软的病证。二者在临床表现上有明显差别,但在病因病机上有相同之处。若早泄日久不愈,可进一步导致阳痿,故阳痿病情重于早泄。
相关检查
阳痿在西医学上有精神性与器质性之别,除常规检查尿常规、前列腺液、血脂外,还可做夜间阴茎勃起实验以鉴别精神性与器质性疾病。如属后者应检查血糖、睾酮、促性腺激素等,检查有无内分泌疾病。还需作多普勒超声、阴茎动脉测压等,以确定有无阴茎血流障碍。排除上述病证后,酌情可查肌电图、脑电图以了解是否属神经性疾患。
== 辩证论治 ==
辩证要点
因本病有虚有实,亦有虚实夹杂者,故首先当辨虚实。标实者需区别气滞、湿热;本虚者应辨气血阴阳虚损之差别,病变脏器之不同;虚实夹杂者,先别虚损之脏器,后辨夹杂之病邪。
治疗原则
实证者,肝郁宜疏通,湿热应清利;虚证者,命门火衰宜温补,结合养精,心脾血虚当调养气血,佐以温补开郁;虚实夹杂者需标本兼顾。
证治分类
1.命门火衰
症状:阳事不举,或举而不坚,精薄清冷,神疲倦怠,畏寒肢冷,面色晄白,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夜尿清长,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壮阳。
方药:赞育丸加减。
常用药:巴戟天、肉桂、仙灵脾、韭菜子、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当归。
2.心脾亏虚
症状:阳痿不举,心悸,失眠多梦,神疲乏力,面色萎黄,食少纳呆,腹胀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心脾
方药: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当归、熟地黄、枣仁
远志、仙灵脾、补骨脂、九香虫、阳起石、木香、香附。
3.肝郁不舒
症状:阳事不起,或起而不坚,心情抑郁,胸胁胀痛,脘闷不适,食少便溏,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
方药:逍遥散加减。
常用药:柴胡、香附、郁金、川楝子、当归、白芍、生地黄、枸杞、白术、茯苓 甘草。
4.惊恐伤肾
症状:阳痿不振,心悸易惊,胆怯多疑,夜多噩梦,常有被 惊吓史,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益肾宁神。
方药:启阳娱心丹加减。
常用药:人参、菟丝子、当归、白芍、远志、茯苓、龙齿、石菖蒲、柴胡、香附、郁金。
5.湿热下注
症状:阴茎痿软,阴囊潮湿,瘙痒腥臭,睾丸坠胀作痛,小便赤涩灼痛,胁胀腹闷,肢体困倦,泛恶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常用药:龙胆草、丹皮、山栀、黄芩、木通、车前子、泽泻、土茯苓、柴胡、香附、当归、生地黄、牛膝。
== 其他疗法 ==
针灸治疗
1. 命门火衰
主穴:关元、中极、太溪、次髎、肾俞、命门、三阴交。
操作:针用补法。中极穴针尖向下斜刺,力求针感向前阴传导。次髎以65°角朝向耻骨联合深刺,力求针感向前阴传导。关元、肾俞、命门加灸。
2. 心脾亏虚
主穴:关元、中极、次髎、脾俞、足三里、三阴交、心俞、章门、神门。
操作:针用补法。中极穴针尖向下斜刺,力求针感向前阴传导。次髎以65°角朝向耻骨联合深刺,力求针感向前阴传导。脾俞、足三里加灸。
3. 肝郁不舒
主穴:中极、太冲、次髎、肝俞、阳陵泉、期门。
操作:针用泻法。中极穴针尖向下斜刺,力求针感向前阴传导。次髎以65°角朝向耻骨联合深刺,力求针感向前阴传导。
4. 湿热下注
主穴:中极、曲骨、次髎、三阴交、膀胱俞、阴陵泉。
操作:针用泻法。中极穴针尖向下斜刺,力求针感向前阴传导。次髎以65°角朝向耻骨联合深刺,力求针感向前阴传导。
5. 惊恐伤肾
主穴:中极、百会、次髎、肾俞、神门、三阴交、气海、心俞。
操作:针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中极穴针尖向下斜刺,力求针感向前阴传导。次髎以65°角朝向耻骨联合深刺,力求针感向前阴传导。
== 转归预后 ==
本病之预后,视不同病机与病情轻重不同而异,大多预后良好。恣情纵欲或思虑过度而致命门火衰,气血亏损者,适当治疗与调养,精血自能恢复。对肝郁、惊恐、湿热而致气机不畅,气机逆乱,经络阻遏者,当各种病理因素去除后,病情亦可向愈。但对先天不足,天癸缺失,或久病痰瘀闭阻经络者,则预后大多不良。
== 预防调护 ==
1.控制性欲,切忌恣情纵欲,房事过频,手淫过度,以防精气虚损,命门火衰,导致阳痿。宜清心寡欲,摒除杂念,怡情养心。
2.不应过食醇酒肥甘,避免湿热内生,壅塞经络,造成阳痿。
3 .极治疗易造成阳痿的原发病,如糖尿病、动脉硬化、甲状腺功能亢进、皮质醇增多症等。
4 .情绪低落,焦虑惊恐是阳痿的重要诱因。精神抑郁是阳痿患者难以治愈的主要因素。调畅情志,怡悦心情,防止精神紧张是预防及调护阳痿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分类格式==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Category:418 藥學;藥理學;治療學]]
[[File:战国七雄.jpg|缩略图| 300px |居右|[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www.rzygyy.com%2Fuploads%2Fallimg%2F190730%2F1-1ZI0204435524.png&refer=http%3A%2F%2Fwww.rzygyy.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14420821&t=974c844eb7fb219043ba70b363f5c6ae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9%98%B3%E7%97%BF&step_word=&hs=0&pn=32&spn=0&di=5830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3795652591%2C2542060663&os=2213734225%2C2313185695&simid=38147832%2C463326945&adpicid=0&lpn=0&ln=1525&fr=&fmq=1611828732036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www.rzygyy.com%2Fuploads%2Fallimg%2F190730%2F1-1ZI0204435524.png%26refer%3Dhttp%3A%2F%2Fwww.rzygyy.com%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jpeg%3Fsec%3D1614420804%26t%3D3f09a83ea6ed7a91177cf48417d14298&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6zy2yy_z%26e3Bv54AzdH3FykfqAzdH3Fda8la0naAzdH3F8ddl0_z%26e3Bip4s&gsm=21&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来自 百度 的图片]]]
==基本信息==
中医学名阳痿
发病部位宗筋
相关西医疾病性功能障碍
其他名称阴痿、宗筋弛纵、筋痿
多发群体男性疾病
分类内科—肾系病证
传染性无
== 名词解释 ==
阳痿指成年男子性交时,由于阴茎痿软不举,或举而不坚,或坚而不久,无法进行正常性生活的病证。但对发热、过度劳累、情绪反常等因素造成的一时性阴茎勃起障碍,不能视为病态。
== 历史沿革 ==
1.阳痿病证首载于[[《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称阳痿为“阴痿”,《素问·痿论》中又称“宗筋弛纵” 和“筋痿”。认为虚劳与邪热是引起阳痿的主要原因。《灵枢·经筋》指出: “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
2.隋唐宋时代的医家对阳痿的发生,多认为由劳伤、肾虚所致。如《诸病源候论·虚劳阳痿候》认为:“劳伤于肾,肾虚不能荣于阴器,故萎弱也。” 因此,在治疗上亦以温肾壮阳为主。
3 .明代对阳痿成因的认识更加深入,提出郁火、湿热、情志所伤亦可致阳痿。如《明医杂著·卷三》所言:“男子阳痿不起,古方多云命门火衰,精气虚冷,固有之矣。然亦有郁火甚而致痿者。”再如《景岳全书·阳痿》认为:“亦有湿热炽盛,以至宗筋弛纵。”
4.清代《杂病源流犀烛·前阴后阴源流》中又称:“有失志之人,[[抑郁伤肝]],肝木不能疏达,亦致阴痿不起。”
== 阳痿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西医学中各种功能及器质性疾病照成的阳痿,可参考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 病因 ==
1. 禀赋不足,劳伤久病
先天不足或恣情纵欲,房事过度,或手淫、早婚,均可造成精气虚损,命门火衰而致阳事不举。此外久病劳伤,损及脾胃,气血化源不足,可致宗筋失养而成阳痿。
2. 七情失调
情志不遂,思欲过度,忧思郁怒,则肝失疏泄。宗筋所聚无能,而成阳痿。或思虑过多,损伤心脾,气血不足,宗筋失养;或大惊卒恐,伤于心肾,气机逆乱,气血不达宗筋,不能作强,则阳事不举。
3. 饮食失节
过食醇酒厚味,脾胃运化失常,聚湿生热,湿热下注肝肾,经络阻滞,气血不荣宗筋,而成阳痿。
4. 外邪侵袭
久居湿地或湿热外侵,蕴结肝经,下注宗筋,或寒湿伤阳,阳为阴遏,发为阳痿。
== 病机 ==
基本病机为肝、肾、心、脾受损,气血阴阳亏虚,阴络失荣;或肝郁湿阻,经络失畅导致宗筋不用。病位在宗筋,病变脏腑主要在肝、肾、心、脾。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且多虚实相兼。<ref>[http://m.cctv.com/dc/v/index.shtml?guid=eba09da34abc45ed8e40a93a9ee2e925 [健康之路]哪味中药材可缓解阳痿?,央视网] </ref>
== 诊查要点 ==
诊断依据
1.成年男子性交时,阴茎痿而不举,或举而不坚,或坚而不久,无法进行正常性生活。但须除外阴茎发育不良引起的性交不能。
2.常有神疲乏力,腰酸膝软,畏寒肢冷,夜寐不安,精神苦闷,胆怯多疑,或小便不畅,滴沥不尽等症。
3.本病常有房劳过度,手淫频繁,久病体弱,或有消渴、惊悸、郁证等病史。
病证鉴别
阳痿与早泄:阳痿是指欲性交时阴茎不能勃起,或举而不坚,或坚而不久,不能进行正常性生活的病证,而早泄是同房时,阴茎能勃起,但因过早射精,射精后阴茎痿软的病证。二者在临床表现上有明显差别,但在病因病机上有相同之处。若早泄日久不愈,可进一步导致阳痿,故阳痿病情重于早泄。
相关检查
阳痿在西医学上有精神性与器质性之别,除常规检查尿常规、前列腺液、血脂外,还可做夜间阴茎勃起实验以鉴别精神性与器质性疾病。如属后者应检查血糖、睾酮、促性腺激素等,检查有无内分泌疾病。还需作多普勒超声、阴茎动脉测压等,以确定有无阴茎血流障碍。排除上述病证后,酌情可查肌电图、脑电图以了解是否属神经性疾患。
== 辩证论治 ==
辩证要点
因本病有虚有实,亦有虚实夹杂者,故首先当辨虚实。标实者需区别气滞、湿热;本虚者应辨气血阴阳虚损之差别,病变脏器之不同;虚实夹杂者,先别虚损之脏器,后辨夹杂之病邪。
治疗原则
实证者,肝郁宜疏通,湿热应清利;虚证者,命门火衰宜温补,结合养精,心脾血虚当调养气血,佐以温补开郁;虚实夹杂者需标本兼顾。
证治分类
1.命门火衰
症状:阳事不举,或举而不坚,精薄清冷,神疲倦怠,畏寒肢冷,面色晄白,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夜尿清长,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壮阳。
方药:赞育丸加减。
常用药:巴戟天、肉桂、仙灵脾、韭菜子、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当归。
2.心脾亏虚
症状:阳痿不举,心悸,失眠多梦,神疲乏力,面色萎黄,食少纳呆,腹胀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心脾
方药: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当归、熟地黄、枣仁
远志、仙灵脾、补骨脂、九香虫、阳起石、木香、香附。
3.肝郁不舒
症状:阳事不起,或起而不坚,心情抑郁,胸胁胀痛,脘闷不适,食少便溏,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
方药:逍遥散加减。
常用药:柴胡、香附、郁金、川楝子、当归、白芍、生地黄、枸杞、白术、茯苓 甘草。
4.惊恐伤肾
症状:阳痿不振,心悸易惊,胆怯多疑,夜多噩梦,常有被 惊吓史,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益肾宁神。
方药:启阳娱心丹加减。
常用药:人参、菟丝子、当归、白芍、远志、茯苓、龙齿、石菖蒲、柴胡、香附、郁金。
5.湿热下注
症状:阴茎痿软,阴囊潮湿,瘙痒腥臭,睾丸坠胀作痛,小便赤涩灼痛,胁胀腹闷,肢体困倦,泛恶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常用药:龙胆草、丹皮、山栀、黄芩、木通、车前子、泽泻、土茯苓、柴胡、香附、当归、生地黄、牛膝。
== 其他疗法 ==
针灸治疗
1. 命门火衰
主穴:关元、中极、太溪、次髎、肾俞、命门、三阴交。
操作:针用补法。中极穴针尖向下斜刺,力求针感向前阴传导。次髎以65°角朝向耻骨联合深刺,力求针感向前阴传导。关元、肾俞、命门加灸。
2. 心脾亏虚
主穴:关元、中极、次髎、脾俞、足三里、三阴交、心俞、章门、神门。
操作:针用补法。中极穴针尖向下斜刺,力求针感向前阴传导。次髎以65°角朝向耻骨联合深刺,力求针感向前阴传导。脾俞、足三里加灸。
3. 肝郁不舒
主穴:中极、太冲、次髎、肝俞、阳陵泉、期门。
操作:针用泻法。中极穴针尖向下斜刺,力求针感向前阴传导。次髎以65°角朝向耻骨联合深刺,力求针感向前阴传导。
4. 湿热下注
主穴:中极、曲骨、次髎、三阴交、膀胱俞、阴陵泉。
操作:针用泻法。中极穴针尖向下斜刺,力求针感向前阴传导。次髎以65°角朝向耻骨联合深刺,力求针感向前阴传导。
5. 惊恐伤肾
主穴:中极、百会、次髎、肾俞、神门、三阴交、气海、心俞。
操作:针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中极穴针尖向下斜刺,力求针感向前阴传导。次髎以65°角朝向耻骨联合深刺,力求针感向前阴传导。
== 转归预后 ==
本病之预后,视不同病机与病情轻重不同而异,大多预后良好。恣情纵欲或思虑过度而致命门火衰,气血亏损者,适当治疗与调养,精血自能恢复。对肝郁、惊恐、湿热而致气机不畅,气机逆乱,经络阻遏者,当各种病理因素去除后,病情亦可向愈。但对先天不足,天癸缺失,或久病痰瘀闭阻经络者,则预后大多不良。
== 预防调护 ==
1.控制性欲,切忌恣情纵欲,房事过频,手淫过度,以防精气虚损,命门火衰,导致阳痿。宜清心寡欲,摒除杂念,怡情养心。
2.不应过食醇酒肥甘,避免湿热内生,壅塞经络,造成阳痿。
3 .极治疗易造成阳痿的原发病,如糖尿病、动脉硬化、甲状腺功能亢进、皮质醇增多症等。
4 .情绪低落,焦虑惊恐是阳痿的重要诱因。精神抑郁是阳痿患者难以治愈的主要因素。调畅情志,怡悦心情,防止精神紧张是预防及调护阳痿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分类格式==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Category:418 藥學;藥理學;治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