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报复陷害罪

增加 25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报复陷害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
中国刑法中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一种。主要特征是:(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民主权利 <ref>[https://www.sohu.com/a/215023765_669317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具体是怎样规定的? ],搜狐,2018-01-06</ref> ,即公民的控告权、申诉权、批评监督权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2)在客观方面,行为人具有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实行打击报复陷害的行为。(3)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并且具有报复陷害他人的目的。间接故意和过失不构成本罪。
==构成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这里的民主权利是指公民的批评权、申诉权、控告和举报权。这些权利是我国公民享有的重要的民主权利,是公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利的一个重要方面,受到国家法律的严格保护。我国宪法 <ref>[https://www.sohu.com/a/226692424_1246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文) ],搜狐,2018-03-29</ref> 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为了切实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上述权利的实现,本法对侵犯[[公民]]的上述权利的行为规定了报复陷害罪。报复陷害是同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不仅侵犯了公民的民主权利,而且还严重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声誉,破坏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2.对象
70,9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