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弗朗西絲·阿諾德

增加 94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運用[[邏輯]]推導來決定如何將這一個精密的構造重新調整,以賦予其新的功能,即便是運用[[電腦]]能力,亦是非常困難的。在1990年代初期,阿諾德決定放棄上述的策略,取而代之,她使用大自然[[優化化學]]的方法:[[演化]]<ref name="Nobel_Chem_2018_Ch"/><ref name="Nobel_Chem_2018_En"/>。
===''' 阿諾德 開始操弄演化'''===
* 透過實驗,阿諾德展示了,若要掌控新[[酵素]]的研發,僅憑藉人的推理能力,將遠遜於讓[[機率]]以及[[定向]](人為)[[選汰]]來運作的力量。這是現在所見證的革命性發展之第一個,也是最具決定性的一步。註:在[[演化學]]中,我們說的是適者生存;在[[定向演化學]]中,這個階段稱為”選汰”<ref name="Nobel_Chem_2018_Ch"/><ref name="Nobel_Chem_2018_En"/>。
 
==='''交配 ─ 為了更穩定的演化'''===
* 接下來的另一重要步伐,是由一位[[荷蘭]]研究人員及[[發明家]] Willem P. C. Stemmer (史坦姆)所邁出的,但他已於2013年過逝。他引進了另一個[[酵素]][[定向選汰]]的維度:[[試管中的交配]]<ref name="Nobel_Chem_2018_Ch"/><ref name="Nobel_Chem_2018_En"/>。
 
* 史坦姆的概念:一個自然演化的先決條件是不同個體的基因可透過例如[[交配]]或[[授粉]]的方式混合,有用的性質可藉此結合而得到更強壯的生物體,在此同時,較不具功能的基因突變,將於代代相傳的過程中消失<ref name="Nobel_Chem_2018_Ch"/><ref name="Nobel_Chem_2018_En"/>。
[[File: Frances_Arnold_mating_v4.png |缩略图|left|500px|[https://www.ch.ntu.edu.tw/nobel/doc/2018/2.png 原圖鏈接] [https://www.ch.ntu.edu.tw/nobel/2018.html 圖片來源: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by 蔡蘊明)]]]
 
7,4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