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阿道夫·艾希曼

增加 5,05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Military Person
|name= 阿道夫·艾希曼<br /><small>Adolf Eichmann</small>
|born ={{birth date|1906|3|19|mf=y}}
|died ={{death date and age|1962|5|31|1906|3|19|mf=y}}
|placeofbirth=[[德意志帝國]][[普魯士]][[索林根]]
|placeofdeath=[[以色列]][[中央區 (以色列)|中央區]][[拉姆拉]]
| image = Adolf Eichmann at Trial1961.jpg
| caption =1961年於[[以色列]]受審時的艾希曼
|nickname=
|allegiance=[[纳粹德国]]
|branch=
|serviceyears=
|rank=
|commands=
|unit=
|battles=[[第二次世界大戰]]
|awards=
|laterwork=
| spouse = Vera Liebl
| parents = Adolf Karl Eichmann <br /> Maria Schefferling
| children = Klaus Eichmann, Horst Adolf Eichmann, Dieter Helmut Eichmann, Ricardo Francisco Eichmann
}}
'''阿道夫·艾希曼'''({{lang|de|Adolf Eichmann}},{{bd|1906年|3月19日|1962年|5月31日|catIdx=Adao}}),[[納粹德國]]前高官,也是在[[清洗猶太人]]中執行「[[最终解决方案]]」的主要負責者,被[[猶太人]]稱為「'''納粹劊子手'''」,[[二次大戰]]後定居至[[阿根廷]],遭[[以色列]][[情報特務局]](俗稱[[摩薩德]])幹員綁架,公開審判後[[絞死]]。
 
==生平==
阿道夫·艾希曼于1906年3月19日出生於[[德意志帝國]]的[[索林根]]<ref>[http://news.ifeng.com/mil/history/detail_2010_03/21/494068_0.shtml 媒体称二战后联邦德国政府帮助纳粹战犯逃亡南美]</ref>,童年時代移居[[奧地利]]<ref name=bbc>{{Cite web |url=http://www.bbc.co.uk/history/worldwars/genocide/eichmann_01.shtml |title=Adolf Eichmann: The Mind of a War Criminal |publisher=BBC |date=2011-02-17 }}</ref>。1932年,艾希曼加入奧地利[[納粹黨]],次年該黨被奧地利政府列為非法,艾希曼離開奧地利回到德國。<ref name=bbc/>1934年因負責[[達豪集中營]]而受到[[海德里希]]的賞識;1937年艾希曼曾經前往[[海法]]與[[開羅]],研究將猶太人移住[[巴勒斯坦]]的可能性,後來艾希曼向納粹方面以經濟理由反對將猶太人移往巴勒斯坦的計劃。
 
1942年艾希曼出席[[萬湖會議]],之後晉昇為黨衛軍[[中校]](SS-Obersturmbannführer);在大屠殺中主要負責將猶太人移送[[集中營]]的運輸,還有和當地猶太領袖的磋商、當地{{Link-en|猶太委員會|Judenrat|猶太委員會}}的建立。尤其是與當地猶太領袖的合作,被納粹視為進行大屠殺的基石。
 
[[第二次世界大戰]],艾希曼被[[美軍]]俘虜,但之後逃脫,在經過漫長的逃亡旅行後,艾希曼流亡到[[阿根廷]]。但是1960年[[以色列]][[情報特務局]](俗稱[[摩薩德]])卻查出艾希曼的下落,並且於1960年5月11日將其綁架,並秘密運至以色列。由於艾希曼的逮捕方式相當於[[綁架]],引發了阿根廷與以色列之間的[[外交]]糾紛。
 
1960年5月23日下午,耶路撒冷时间4点整,[[以色列总理]][[大卫·本-古理安|本·古里安]]向国人宣布:{{Cquote|今天,我要向诸位郑重宣布,以色列国家安全机关抓获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纳粹战犯阿道夫·艾希曼。该犯罪恶昭彰,罄竹难书。他在所谓的‘最后解决犹太人问题’上,和其他纳粹领袖负有同样的罪责,即600万居住在欧洲的犹太人惨遭灭绝性杀戮的滔天罪行。阿道夫·艾希曼目前正被关押在以色列的监狱里,依据1950年颁布的惩治纳粹分子及其合作者的法律,不久将送交以色列法庭审判……}}
 
1961年4月11日,艾希曼於[[耶路撒冷]]受審,被以[[反人道罪]]名等十五條罪名起訴。雖然有不少大屠殺受害者出面作證,但大部分證人的口供和艾希曼的罪責並無直接關聯,而檢察官對於納粹官僚體系的理解有許多錯誤,並在起訴書和詰問中大大的誇大了艾希曼在大屠殺的角色和權力。但由於一審的三位德裔法官對正當程序的堅持,還有對納粹足夠的理解,所以艾希曼罪責在一審判決書上大致上被正確的呈現。以色列政府將艾希曼安排在[[防彈玻璃]]後方受審。艾希曼面對犯罪的控訴,都以「一切都是奉命行事」回答。同年12月11日艾希曼被判處有罪,12月15日被判[[死刑]]。艾希曼提出上訴,最高法院維持原判,1962年5月31日夜間,艾希曼被處以[[絞刑]]。
 
==评价==
作家[[汉娜·阿伦特|-{zh-hk:漢娜·鄂蘭;zh-tw:漢娜·鄂蘭;zh-cn:汉娜·阿伦特;}-]]在《{{link-en|平凡的邪惡: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Eichmann in Jerusalem|艾希曼在耶路撒冷}}》(''Eichmann in Jerusalem'')一书中认为艾希曼是一个遵从命令的[[官僚制|官僚]],他所体现的不是“极端的邪恶”,而是“平庸的邪恶”(The banality of evil, 意指當任何人甘於放棄對善惡是非的判斷力去贗服權威,那麼最平凡的人也可能導致最極致的邪惡)。
 
==注释==
{{Reflist}}
 
==外部链接==
*{{zh-cn icon}}[http://news.163.com/12/0209/09/7PQEU1FG00014JB5.html 以色列首次披露追捕纳粹阿道夫·艾希曼过程]
 
[[Category:被處決的德國人|Adao]]
[[Category: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戰犯|Adao]]
[[Category: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人物|Adao]]
[[Category:納粹德國人物|Adao]]
[[Category:索林根人|Adao]]
[[Category:戰功十字勳章|Adao]]
[[Category:被判反人类罪的德国人|Adao]]
[[Category:被绑架的德国人|Adao]]
22,0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