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95
次編輯
變更
平泉县博物馆
,创建页面,内容为“平泉县博物馆位于河北省平泉市福佑路泽州园内,始建于1975年,是一所综合性国家三级博物馆,属平泉县财政全额拨款的事…”
平泉县博物馆位于河北省平泉市福佑路泽州园内,始建于1975年,是一所综合性国家三级博物馆,属平泉县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隶属于平泉县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1981年3月正式成立,2009年10月新馆落成并迁于现址, 2010年1月正式面向观众免费开放。总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展厅面积7566平方米。
截至2018年5月,平泉县博物馆馆藏文物1452件/套(实有数量18548件),其中一级文物13件、二级文物45件、三级文物352件/套。
平泉县博物馆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河北省科普教育基地"、"河北省少先队实践教育基地"、"河展厅面积7566平方米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基地"、"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平泉县博物馆
外文名称
Peiingquan Museum
类别
综合类
地点
河北省平泉市福佑路泽州园内
竣工时间
1981年
开放时间
9:00-17:00,周一闭馆
馆藏精品
西汉的铅质半两钱母范,白釉注壶,墓志铭,辽壁画墓人物壁画等
建筑面积
9000平方米
展厅面积
7566平方米
馆藏数量
1452件/套(实有数量18548件)(2018年)
级别
国家三级博物馆
门票价格
免费
目录
1历史沿革
2建筑布局
3场馆特色
4馆藏文物
5文化活动
6荣誉表彰
7作用价值
8参观信息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1975年,平泉县文化馆设立文物小组。
1980年,经平泉县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挂牌成立平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
1981年3月,平泉县博物馆正式成立。
1984年,平泉县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2009年10月,平泉县博物馆新馆落成并迁于现址。
2010年1月,平泉县博物馆新馆正式面向观众免费开放。
2017年4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平泉县设立县级平泉市,平泉县博物馆升级为平泉市博物馆。
折叠编辑本段建筑布局
折叠综述
平泉县博物馆总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展厅面积7566平方米,分为就日馆和苏颂碑林两个部分。 博物馆有四个基本陈列:《平泉历史文化陈列--魅力平泉、冀北明珠》、《平泉辽代文物专题展--契丹风韵》、《苏颂使辽展》、《中华菌文化博览》。
折叠契丹风韵陈列
辽三彩
辽三彩辽代生产的低温彩色釉陶制品。受唐三彩影响,辽代也烧这类品种。辽三彩多用黄、绿、褐三色釉,器型中的方碟、海棠花式长盘、鸡冠壶、筒式瓶等,有契丹民族的风格。其中赤峰缸瓦窑所烧三彩釉陶器胎质细软,呈淡红色,釉色娇艳光洁。装饰手法有印花、划花两种,大凡盘、碟采用阳文印花,琢器采用划花。与唐三彩的区别除胎土不同外,主要是辽三彩中无蓝色,施釉不交融,釉面少流淌。
契丹人
契丹人,古代游牧民族,居住在今蒙古国及中国东北地区,采取半农半牧生活,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但受到通古斯语族的影响。契丹人的风俗习惯与汉人不同。契丹人髡发,服装通常为长袍左衽,圆领窄袖,裤脚放靴筒内。契丹人住所为毡帐,皇帝的御帐称为捺钵。辽国契丹人只有皇族帐和后族帐的人才有姓,两帐之外的其他契丹人是没有姓的。契丹人大多融入其他中国北方的民族,如女真族、蒙古族等,还有一部分发展成当今的达斡尔族,和云南的一个叫做"本人"的群体。由于金帐汗国自13世纪至15世纪长期是欧洲的霸主,而蒙古人称中国北方为契丹,后该词泛指中国。
平泉辽文化专题展
契丹文化是根植契丹本土,又融合中原汉族和北方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因素的一种草原创新文化,有"一代风俗始自辽金"之说,并在西方亦有影响。
折叠魅力平泉冀北明珠陈列
平泉县地处冀、辽、蒙三省结合部。这一部分展示的内容有:平泉地形地貌沙盘,马盂山主峰景观,平泉县地理位置示意图,国家、省、县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平泉县历史建制沿革。
折叠苏颂使辽展
《苏颂碑林》是为纪念北宋科学家、政治家、外交家苏颂而建设的。整个建筑依辽代营造法式设计。
折叠中华菌文化博览
中华菌文化陈列展览是全面展示平泉县菌文化的专题博物馆。中华菌文化陈列展览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分两层,一层设三个馆区,二层设三个馆区,是河北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序厅陈列着镇馆之宝,它所选用的材料是青田石,纯天然颜色。资源馆展示的是世界各地菌类标本、模型。科学馆中介绍了菌类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毒菌、毒素的内容。历史馆中主要介绍了从古代到近现代对菌业的研究、栽培以及产业发展的情况。民俗馆中主要介绍了浙南有关菌的民风民俗、与宗教信仰的关系等。文化艺术馆展现的是文学视野中的菇菌。平泉馆展示的是平泉县食用菌产业起步、发展、兴盛的过程。
折叠编辑本段场馆特色
平泉县博物馆就日馆建筑结构遵从辽代风格,平面布局为"回"字形,以中间一大厅、周围四小厅为主体,代表辽代五京以及游牧民族四周帐篷围绕中军帐篷而布置的特色。建筑遵循"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章法,采用盝顶式屋顶、大尺度斗拱、深远的出檐、斜棂窗、浮雕、雄浑的大台基等建筑元素,体现了辽代建筑风格。
折叠编辑本段馆藏文物
综述
截至2018年5月,平泉县博物馆馆藏文物1452件/套(实有数量18548件),其中一级文物13件、二级文物45件、三级文物352件/套。
主要文物
金代铜钹:
金代铜钹,钹一付两片,薄铜质,中心部分圆形隆起,中有一圆形脐孔,作穿系用。外出边缘上翘,宽平沿。钹内外壁均生有很厚的锈斑,呈黑或赭红色。一片边沿上刻"铜院官佥"四字。说明经金政府验契,可合法使用。
东汉昭明镜:
东汉昭明镜,半球形钮,圆钮座,座外饰有宽带纹和八连弧纹再外有铭文一周:"内清以昭明,光夫日月。"铭文内外均饰一周锯齿纹。宽素缘。
东汉时期异兽砚滴:
东汉时期异兽砚滴,砚滴为一青铜质神兽,器表遍布较均匀的绿锈,其整体似牛,四爪着地,作爬卧状,头颈前伸,吻部平齐,口衔一横置的耳杯,口中央有一细小的孔,可使腹部的水与耳杯相通。背部有一直竖高1厘米,口径1.2厘米的圆孔,作注水之用,尾从中部分叉,并由下向上卷曲,两端贴于臀部,神兽头颈、脊背及四肢均凸雕卷毛。
战国时代双马双蛇纹镂空饰件:
战国时代双马双蛇纹镂空饰件,饰件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饰双马双蛇。双蛇位于中间,缠绕在一起似爬行状。双蛇左右各饰一马,马呈趴卧状,前蹄卧在后蹄之上。马嘴、肩及臀部各饰一镂空圆孔,孔外各饰一周凹线弦纹。下部饰一仰卧的双马,两马腹及足均叠压在一起;马首向外,各衔上部马的尾部。图案一次性浇铸,尾部有磨痕。
战国兽流双兽首提梁三足盉:
战国兽流双兽首提梁三足盉,盉身作扁圆体。子母口,流在其前肩部斜上出,造型为一趴卧的神兽前身。提梁呈方形,两端以龙首作装饰。盖隆起,顶部有一环形钮,连接一大一小两个圆环,大环连接提梁。三蹄形足,盖及腹部均嵌方形或长方形小铜片。此盉通体呈青灰色,平整光亮。底部有烟薰痕,为实用器。
春秋时代双兽耳铜簋:
春秋时代双兽耳铜簋,弇口、直领、鼓腹,腹部铸有双耳,耳上饰夔龙纹。腹上部饰一周窃曲瓦纹,下部饰弦纹。高圈足外侈,圈足饰一周鳞纹,鳞纹中凸起三个兽头,圈足底部饰菱形方格纹。簋为合范,两耳边有清晰的浇注痕。器盖缺失。
辽代黄釉唾盂:
辽代黄釉唾盂,敞口,圆唇微内收,束腰,广肩,鼓腹,圈足稍外侈。口沿外壁及肩部各有一周凹弦纹。口腹施黄釉,圈足无釉露黄白色胎,器物外壁留有三个小支钉痕。
辽代绿釉长颈瓶:
辽代绿釉长颈瓶,小喇叭口,长颈,颈部有弦纹一道。宽肩瘦足,足外撇,足底内凹。是长颈瓶之晚期形式。挂绿釉至中部。釉面不均匀,浓淡不一形成绿色斑点。胎质较粗,泛粉红色。胎上施白色化妆土。口沿上面有较大的支钉痕。系用直接入窑叠积烧制。
展开
折叠编辑本段文化活动
活动建设
2016年11月7日,姜昆一行到平泉县博物馆参观。
2017年4月1日,由平泉县博物馆承办的"雪域风情入画来"王英华藏域风情美术作品成功举办。
2018年4月22日,北京达斡尔学会理事长杜兴华,北京达斡尔研究会秘书长沃兴伟带领下,一行54名达斡尔族会员来到平泉市博物馆进行业务交流。
2019年4月9日到5月8日,由平泉市博物馆和平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共同举办的《影·戏--平泉市皮影艺术展》于在平泉市博物馆临展一展厅展出。
折叠编辑本段荣誉表彰
平泉县博物馆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河北省科普教育基地"、"河北省少先队实践教育基地"、"河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基地"、"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
2013年5月2日,平泉县博物馆被评为第二批国家三级博物馆。
2014年12月19日,平泉县博物馆被承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评定为首批承德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2016年,平泉县博物馆获评"美丽河北--最美特色建筑"荣誉称号。
折叠编辑本段作用价值
平泉县博物馆在做好接待工作的同时依据自身的功能和定位,每年策划推出多个临时展览和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是宣传平泉市契丹文化的重要窗口。
折叠编辑本段参观信息
地址
平泉县博物馆位于河北省平泉市福佑路泽州园内。
门票价格
免费。
开放时间
9:00-17:00,周一闭馆
交通
自驾:从平泉站出发,进入迎宾街,行驶1.6公里,左转进入福佑路,行驶420米即到平泉市博物馆。
截至2018年5月,平泉县博物馆馆藏文物1452件/套(实有数量18548件),其中一级文物13件、二级文物45件、三级文物352件/套。
平泉县博物馆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河北省科普教育基地"、"河北省少先队实践教育基地"、"河展厅面积7566平方米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基地"、"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平泉县博物馆
外文名称
Peiingquan Museum
类别
综合类
地点
河北省平泉市福佑路泽州园内
竣工时间
1981年
开放时间
9:00-17:00,周一闭馆
馆藏精品
西汉的铅质半两钱母范,白釉注壶,墓志铭,辽壁画墓人物壁画等
建筑面积
9000平方米
展厅面积
7566平方米
馆藏数量
1452件/套(实有数量18548件)(2018年)
级别
国家三级博物馆
门票价格
免费
目录
1历史沿革
2建筑布局
3场馆特色
4馆藏文物
5文化活动
6荣誉表彰
7作用价值
8参观信息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1975年,平泉县文化馆设立文物小组。
1980年,经平泉县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挂牌成立平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
1981年3月,平泉县博物馆正式成立。
1984年,平泉县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2009年10月,平泉县博物馆新馆落成并迁于现址。
2010年1月,平泉县博物馆新馆正式面向观众免费开放。
2017年4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平泉县设立县级平泉市,平泉县博物馆升级为平泉市博物馆。
折叠编辑本段建筑布局
折叠综述
平泉县博物馆总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展厅面积7566平方米,分为就日馆和苏颂碑林两个部分。 博物馆有四个基本陈列:《平泉历史文化陈列--魅力平泉、冀北明珠》、《平泉辽代文物专题展--契丹风韵》、《苏颂使辽展》、《中华菌文化博览》。
折叠契丹风韵陈列
辽三彩
辽三彩辽代生产的低温彩色釉陶制品。受唐三彩影响,辽代也烧这类品种。辽三彩多用黄、绿、褐三色釉,器型中的方碟、海棠花式长盘、鸡冠壶、筒式瓶等,有契丹民族的风格。其中赤峰缸瓦窑所烧三彩釉陶器胎质细软,呈淡红色,釉色娇艳光洁。装饰手法有印花、划花两种,大凡盘、碟采用阳文印花,琢器采用划花。与唐三彩的区别除胎土不同外,主要是辽三彩中无蓝色,施釉不交融,釉面少流淌。
契丹人
契丹人,古代游牧民族,居住在今蒙古国及中国东北地区,采取半农半牧生活,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但受到通古斯语族的影响。契丹人的风俗习惯与汉人不同。契丹人髡发,服装通常为长袍左衽,圆领窄袖,裤脚放靴筒内。契丹人住所为毡帐,皇帝的御帐称为捺钵。辽国契丹人只有皇族帐和后族帐的人才有姓,两帐之外的其他契丹人是没有姓的。契丹人大多融入其他中国北方的民族,如女真族、蒙古族等,还有一部分发展成当今的达斡尔族,和云南的一个叫做"本人"的群体。由于金帐汗国自13世纪至15世纪长期是欧洲的霸主,而蒙古人称中国北方为契丹,后该词泛指中国。
平泉辽文化专题展
契丹文化是根植契丹本土,又融合中原汉族和北方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因素的一种草原创新文化,有"一代风俗始自辽金"之说,并在西方亦有影响。
折叠魅力平泉冀北明珠陈列
平泉县地处冀、辽、蒙三省结合部。这一部分展示的内容有:平泉地形地貌沙盘,马盂山主峰景观,平泉县地理位置示意图,国家、省、县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平泉县历史建制沿革。
折叠苏颂使辽展
《苏颂碑林》是为纪念北宋科学家、政治家、外交家苏颂而建设的。整个建筑依辽代营造法式设计。
折叠中华菌文化博览
中华菌文化陈列展览是全面展示平泉县菌文化的专题博物馆。中华菌文化陈列展览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分两层,一层设三个馆区,二层设三个馆区,是河北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序厅陈列着镇馆之宝,它所选用的材料是青田石,纯天然颜色。资源馆展示的是世界各地菌类标本、模型。科学馆中介绍了菌类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毒菌、毒素的内容。历史馆中主要介绍了从古代到近现代对菌业的研究、栽培以及产业发展的情况。民俗馆中主要介绍了浙南有关菌的民风民俗、与宗教信仰的关系等。文化艺术馆展现的是文学视野中的菇菌。平泉馆展示的是平泉县食用菌产业起步、发展、兴盛的过程。
折叠编辑本段场馆特色
平泉县博物馆就日馆建筑结构遵从辽代风格,平面布局为"回"字形,以中间一大厅、周围四小厅为主体,代表辽代五京以及游牧民族四周帐篷围绕中军帐篷而布置的特色。建筑遵循"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章法,采用盝顶式屋顶、大尺度斗拱、深远的出檐、斜棂窗、浮雕、雄浑的大台基等建筑元素,体现了辽代建筑风格。
折叠编辑本段馆藏文物
综述
截至2018年5月,平泉县博物馆馆藏文物1452件/套(实有数量18548件),其中一级文物13件、二级文物45件、三级文物352件/套。
主要文物
金代铜钹:
金代铜钹,钹一付两片,薄铜质,中心部分圆形隆起,中有一圆形脐孔,作穿系用。外出边缘上翘,宽平沿。钹内外壁均生有很厚的锈斑,呈黑或赭红色。一片边沿上刻"铜院官佥"四字。说明经金政府验契,可合法使用。
东汉昭明镜:
东汉昭明镜,半球形钮,圆钮座,座外饰有宽带纹和八连弧纹再外有铭文一周:"内清以昭明,光夫日月。"铭文内外均饰一周锯齿纹。宽素缘。
东汉时期异兽砚滴:
东汉时期异兽砚滴,砚滴为一青铜质神兽,器表遍布较均匀的绿锈,其整体似牛,四爪着地,作爬卧状,头颈前伸,吻部平齐,口衔一横置的耳杯,口中央有一细小的孔,可使腹部的水与耳杯相通。背部有一直竖高1厘米,口径1.2厘米的圆孔,作注水之用,尾从中部分叉,并由下向上卷曲,两端贴于臀部,神兽头颈、脊背及四肢均凸雕卷毛。
战国时代双马双蛇纹镂空饰件:
战国时代双马双蛇纹镂空饰件,饰件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饰双马双蛇。双蛇位于中间,缠绕在一起似爬行状。双蛇左右各饰一马,马呈趴卧状,前蹄卧在后蹄之上。马嘴、肩及臀部各饰一镂空圆孔,孔外各饰一周凹线弦纹。下部饰一仰卧的双马,两马腹及足均叠压在一起;马首向外,各衔上部马的尾部。图案一次性浇铸,尾部有磨痕。
战国兽流双兽首提梁三足盉:
战国兽流双兽首提梁三足盉,盉身作扁圆体。子母口,流在其前肩部斜上出,造型为一趴卧的神兽前身。提梁呈方形,两端以龙首作装饰。盖隆起,顶部有一环形钮,连接一大一小两个圆环,大环连接提梁。三蹄形足,盖及腹部均嵌方形或长方形小铜片。此盉通体呈青灰色,平整光亮。底部有烟薰痕,为实用器。
春秋时代双兽耳铜簋:
春秋时代双兽耳铜簋,弇口、直领、鼓腹,腹部铸有双耳,耳上饰夔龙纹。腹上部饰一周窃曲瓦纹,下部饰弦纹。高圈足外侈,圈足饰一周鳞纹,鳞纹中凸起三个兽头,圈足底部饰菱形方格纹。簋为合范,两耳边有清晰的浇注痕。器盖缺失。
辽代黄釉唾盂:
辽代黄釉唾盂,敞口,圆唇微内收,束腰,广肩,鼓腹,圈足稍外侈。口沿外壁及肩部各有一周凹弦纹。口腹施黄釉,圈足无釉露黄白色胎,器物外壁留有三个小支钉痕。
辽代绿釉长颈瓶:
辽代绿釉长颈瓶,小喇叭口,长颈,颈部有弦纹一道。宽肩瘦足,足外撇,足底内凹。是长颈瓶之晚期形式。挂绿釉至中部。釉面不均匀,浓淡不一形成绿色斑点。胎质较粗,泛粉红色。胎上施白色化妆土。口沿上面有较大的支钉痕。系用直接入窑叠积烧制。
展开
折叠编辑本段文化活动
活动建设
2016年11月7日,姜昆一行到平泉县博物馆参观。
2017年4月1日,由平泉县博物馆承办的"雪域风情入画来"王英华藏域风情美术作品成功举办。
2018年4月22日,北京达斡尔学会理事长杜兴华,北京达斡尔研究会秘书长沃兴伟带领下,一行54名达斡尔族会员来到平泉市博物馆进行业务交流。
2019年4月9日到5月8日,由平泉市博物馆和平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共同举办的《影·戏--平泉市皮影艺术展》于在平泉市博物馆临展一展厅展出。
折叠编辑本段荣誉表彰
平泉县博物馆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河北省科普教育基地"、"河北省少先队实践教育基地"、"河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基地"、"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
2013年5月2日,平泉县博物馆被评为第二批国家三级博物馆。
2014年12月19日,平泉县博物馆被承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评定为首批承德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2016年,平泉县博物馆获评"美丽河北--最美特色建筑"荣誉称号。
折叠编辑本段作用价值
平泉县博物馆在做好接待工作的同时依据自身的功能和定位,每年策划推出多个临时展览和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是宣传平泉市契丹文化的重要窗口。
折叠编辑本段参观信息
地址
平泉县博物馆位于河北省平泉市福佑路泽州园内。
门票价格
免费。
开放时间
9:00-17:00,周一闭馆
交通
自驾:从平泉站出发,进入迎宾街,行驶1.6公里,左转进入福佑路,行驶420米即到平泉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