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郁贤皓

大小無變化, 5 年前
主要著作
==评价==
<p style="text-indent:2em;">先生在大学教书40多年,先后开设过10多门课程,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大学生,他先后招收硕士研究生5名,博士研究生28名,指导并培养博士后4名,他培养出来的博士有4位现己成为博士生导师,有的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著名高校任教。先生还多次接受来进修的国内外访问学者和外国博士研究生。自90年代以来,先生先后多次应邀到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唐代学会、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爱知淑德大学、明海大学等地讲学,载誉海外。先生在1993年、1996年两次被省教委和学位办评为优秀研究生导师,他所在的学科被评为省政府重点学科,先生在1997年被省政府评为优秀学科带头人。而今先生年近古稀,但仍勤勉不息,活跃在学术阵地上。</p>
== 主要 系列 著作==
<p style="text-indent:2em;"><big>'''有关李白的著作'''</big></p>
<p style="text-indent:2em;">(1)《李白丛考》陕西人民出版社1882年版。(获江苏省首届哲学社会 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李白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版,1999年5月再版。</p><p style="text-indent:2em;">(3)《天上谪仙人的秘密--李白考论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97年6月版。</p><p style="text-indent:2em;">(4)《李白大辞典》(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1月版,1997年2月 再版(获中南片区优秀图书一等奖)。</p><p style="text-indent:2em;">(5)《谪仙诗豪李白》(与张启超合作)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6月版, 台湾云龙出版社1991年9月版。</p><p style="text-indent:2em;">(6)《李白的故事》(与何永康合作)少年儿童出版社1981年初版, 1990年2版,至2000年己12次印刷。</p><p style="text-indent:2em;">(7)《李杜诗选》(与封野合作)台湾三民书局2001年版</p><p style="text-indent:2em;"><big>'''其它学术著作'''</big></p><p style="text-indent:2em;">(8)《唐刺史考》(全五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2月国内版,中华书 局香港分局与江苏古籍出版社同年月国际版。(获"1987年度中国 图书奖荣誉奖"、全国首届古籍优秀图书一等奖、江苏省政府第二 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出版界最高奖--精品奖)</p><p style="text-indent:2em;">(9)《唐刺史考全编》(全六册)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获安徽 省政府优秀图书奖一等奖)。</p><p style="text-indent:2em;">(10)《唐诗经典》上海书店1999年1月初版,10月再版。</p><p style="text-indent:2em;">(11)《唐风馆杂稿》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p><p style="text-indent:2em;">(12)《唐代文选》(全三册)(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10月版。</p><p style="text-indent:2em;">(13)《辞海》、《辞海?语词分册》(编委兼分科主编)上海辞书出版 社1979年版、1989年版、1999年版(获国家图书奖特等奖)。</p><p style="text-indent:2em;">(14)《中学古诗文鉴赏辞典》(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7月版。</p><p style="text-indent:2em;">(15)《中学知识手册,文学分册》(主编)江苏科技出版社1988年7月 版。</p><p style="text-indent:2em;">(16)《古诗文鉴赏入门》(主编)台湾新地文学出版社1990年10月版。</p><p style="text-indent:2em;">(17)《中外名人掌故》(主编)江苏科技出版社1991年5月版。</p><p style="text-indent:2em;">(18)《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全三册)(与陶敏合作)中华书局1994年 5月版。</p><p style="text-indent:2em;">(19)《唐代文史考论》(与陶敏合作)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1999年6月版。</p><p style="text-indent:2em;">(20)《唐宋文名篇》(名家选注唐宋名篇)(与陶敏合作)辽宁人 民出版社2000年4月版</p><p style="text-indent:2em;">(21)《建安七子诗笺注》(与张采民合作)巴蜀书杜1990年5月版。</p><p style="text-indent:2em;">(22)《李商隐》(与朱易安合作)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4月版。台湾 《国文天地》1992年7月版。</p><p style="text-indent:2em;">(23)《李商隐及其作品选》(与朱易安、陈伯海合作)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5月版。</p><p style="text-indent:2em;">(24)《女皇帝武则天》(与方义兵合作)上海人民出版杜l987年5月版 。</p><p style="text-indent:2em;">(25)《古代文学作品选讲》(与周福昌、陈书禄合作)少年儿童出版 社1992年"少年文库"版。</p><p style="text-indent:2em;">(26)《中华文史知识实用手册》(与史双元合作)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7年2月版。</p><p style="text-indent:2em;">(27)《唐九卿考》(与胡可先合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年11月版。</p><p style="text-indent:2em;">(28)《唐风馆杂稿续集》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版。</p><p style="text-indent:2em;"><big>'''李白研究论文'''</big></p><p style="text-indent:2em;">l、李白与张垍交游新证(《南京师院学报》1978年l期)</p><p style="text-indent:2em;">2、李白诗《江夏别宋之梯》系年辨误(南京师院学报1978年3期)</p><p style="text-indent:2em;">3、李白两入长安及有关交游考辨(《南京师院学报》1978年4期)</p><p style="text-indent:2em;">4、李白诗中崔侍御考辨(《文史哲》1979年1期)-</p><p style="text-indent:2em;">5、李白初入长安事迹探索(《社会科学战线》编《中国古典文学研 究论丛》第一辑,1980年)</p><p style="text-indent:2em;">6、刘长卿别李白小辨(《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1期)</p><p style="text-indent:2em;">7、黄锡珪《李太白年谱》附录三文辨伪(《学林漫录》1期)-</p><p style="text-indent:2em;">8、李白暮年若干交游考索(《南京师院学报》1980年2期)</p><p style="text-indent:2em;">9、吴筠荐李白说辨疑(《南京师院学报》1981年1期)</p><p style="text-indent:2em;">10、李白与元丹丘交游考(《河南师大学报》1981年2期)</p><p style="text-indent:2em;">11、李白与孟浩然交游考(《唐代文学》1期,1981年)</p><p style="text-indent:2em;">12、李白交游杂考(一)(《南京师院学报》1982年1期)</p><p style="text-indent:2em;">13、李白出蜀前后事迹考辨(《苏州大学学报》1982年2期)</p><p style="text-indent:2em;">14、李白交游杂考》(二)(《唐代文学论丛》3辑,1983年)</p><p style="text-indent:2em;">15、李杜交游杂考(《草堂》1983年l期)?16、李白出生地问题讨论综述(《文史知识》1983年2期)</p><p style="text-indent:2em;">17、李白三入长安质疑(《中华文史论丛》1984年3期)</p><p style="text-indent:2em;">18、李白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南京师大学报》1984年4期)</p><p style="text-indent:2em;">19、安州马都督考--李白交游杂考之三(《南京师大学报》1985年3期)</p><p style="text-indent:2em;">20、李白研究综述(《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85年号)</p><p style="text-indent:2em;">2l、李白研究综述(《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86年号)</p><p style="text-indent:2em;">22、李白研究综述(《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87年号)</p><p style="text-indent:2em;">23、李白研究综述(《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88年号)</p><p style="text-indent:2em;">24、李白研究综述(《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89年号)</p><p style="text-indent:2em;">25、李白洛阳行踪新探索(《南京师大学报》1986年3期)</p><p style="text-indent:2em;">26、李白几次到长安?(《古典文学知识》1986年6期)</p><p style="text-indent:2em;">27、《唐才子传校笺?李白》中华书局1987年版</p><p style="text-indent:2em;">28、《夜泊牛渚怀古》与《横江词六首》考释(《南京师大学报》 1988年3期)</p><p style="text-indent:2em;">29、松浦友久李白研究述评(《唐代文学论丛》9辑)</p><p style="text-indent:2em;">30、论李白乐府的特质(《李白学刊》l辑,1989年)</p><p style="text-indent:2em;">3l、建国四十年来李白研究综述(《李白学刊》2辑,1989年)</p><p style="text-indent:2em;">32、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刍议(《中国文学研究》1989年4期)33、论李白作品的时代特征及艺术特点(《天府新论》1990年5期)
1,91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