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95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地点房山区琉璃河镇董家林村'''<big>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big> '''
|- | [[File: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1.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地点;房山区琉璃河镇董家林村 馆藏精品 : 饕餮兽面纹鼎 占地面积;20667平方米
通过展览,将会看到迄今为止北京地区最早建立的燕都城址的概况,并了解北京这座古老城市的变迁。燕国的 [[ 历史 ]] ,还有很多问题不清楚,考古工作还在继续。在春、秋二季,有兴趣的同志还可参观考古工地。墓葬、车马坑概述。
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是[[琉璃]]河商周遗 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墓地位于城址东南部的黄土坡村。现已发掘西周时期墓葬共三百多座。墓葬按其规模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大中型墓都陪葬有车马,随墓主人生前身份高低而在陪葬车马的数量方面有所差别。已发掘的车马坑有数十座,多数为长方形竖穴坑。车皆为独辕双轮。车马坑的方向和车马的相对位置并不固定。马匹 [[ 排列 ]] 整齐。坑中多有车马饲饰件。少数车马坑有殉人,殉狗现象。墓地发现两辆带有伞盖的马车,这在我国西周时期的考古发现中尚属首例。
过去,北京被称为"三朝古都"、"四朝古都"或"五朝古都",玻璃河的考古 [[ 发现 ]] ,把北京作为都城的历史,提前到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由此算来,北京当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古都。1988年,该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市政府决定建馆予以保护和 [[ 展览 ]] ,1995年8月建成并对外开放。==建筑风格==博物馆为方形建筑,建筑风格采取对称四合院式布局,中心以文献记载之周"明堂"特点为主体,用五组(一高四低)四角攒尖式大屋顶覆盖,顶为棕红色色调;外形作"五室"、"重屋"、"四旁"等,四周展室为单层,用平顶、出瓦檐的形式,使外形取得廊庑及围墙效果,以衬托中心主体。按照周代制度在序厅对面设屏风式影壁一座,上嵌大理石石面,[1[雕刻]]有苏秉琦先生题写的馆名;在大门入口处设石柱斗拱,配以用饕餮、夔龙等纹饰为题材的浮雕饰物,起"符号"作用。整座博物馆气势[[宏伟]],格调典雅庄重,整体氛围强烈感人。
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琉漓河乡董家林村村东。
自60年代起,经过20多年对该 [[ 遗址 ]] 的发掘,不仅发现了城址,还有燕国贵族墓葬区,并出土一批带有燕候铭文的青铜器,从而确定了这里就是西周时期北方重要邦国--燕国的都城。这是我国西周时期各诸侯国中最重要的一处遗址。
因此1988年被国务院定为第三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市政府决定建馆予以 [[ 保护 ]] 和展览。
1995年8月建成并对外开放。
馆内共七个展示厅:有序厅、青铜礼器厅、墓葬车马坑厅、青铜酒器兵器厅、陶器玉器漆器厅等。以 [[ 大理 ]] 出土的西周燕国文物(102组件),重点展示古燕国文化的风貌神韵。
西周燕都遗址面积5.25平方公里,涉及6个自然村。遗址发现、试掘于20世纪60年代,正式发掘始于1972年,1973年~1974年有重大发现,定性为西周早期燕国始封地。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西周燕都遗址经过了4次大 [[ 规模 ]] 的发掘。西周燕都遗址不仅有西周时期的城垣,还有西周时期的燕侯墓葬,这在我国西周各诸侯国的考古中是 [[ 独一无二 ]] 的。大量(?#93;)燕侯铭文青铜器的出土,充分证明这里就是燕国的始封都邑。
据《史记》记载,周武王十一年(前1045)克商封召公于燕。而我们今天的首都 [[ 北京]],是和琉璃河董家林的燕都古城一脉相承的,于是北京建都建城的历史可以上溯到3000多年前的西周燕国,由此,此遗址被称为"北京城的发源地"。遗址包括古城遗址、生活区和墓葬区3个部分。其中,古城遗址约为南北向方形或 [[ 长方形]],北城墙全长829米,东、西城墙仅存300米左右。城外有深约2米的护城壕。宫殿区位于城址的北中部,附近有祭祀和生活遗址。墓葬区位于城址的东南,被京广铁路分割为Ⅰ区、Ⅱ区。Ⅰ区为中、小型墓葬,随葬品少,多殉人、殉狗,是商遗墓地;Ⅱ区多大、中型墓,随葬品丰富、规格高,但极少见殉人、殉狗现象,可能是周人墓地。两区中的大、中型墓葬多陪葬有车马,最大的车马坑陪葬有42匹马。出土文物数千件,以陶器、青铜器为主,还有原始瓷器、铅器、 [[ 玉器 ]] 、石器、玛瑙器、角器、 [[ 骨器 ]] 、牙器、蚌器、漆器、 [[ 木器 ]] 以及蚌壳等。陶器有壶、鬲、鼎、簋、罐等明器或实用器。青铜器包括礼器、容器、兵器、车马器、工具等类别。其中青铜礼器有鼎、簋、爵等,兵器有戈、矛、匕首等。
墓葬:遗址保留的2座燕国贵族墓葬,其中有陪葬的燕国贵族使用的文物珍品和2处陪葬的车马坑等。
漆器:出土了罍、觚、盾等成组的漆器,并且大部分能够复原,在商周考古中尚不多见。
青铜器:遗址中出土了数件 [[ 国家 ]] 一级文物。其中,通高0.62米,重41.5公斤的堇鼎,是北京地区出土的最大的一件青铜器。
饕餮兽面纹鼎
饕餮兽面纹自良渚文化时期就存在,但它一直被称作兽面纹,直到宋代宣和时的 [[ 《博古图录》 ]] 才开始称此类纹饰为饕餮纹。它的涵义有"通天地"、"通生死"、"驱鬼避邪"、"威猛、勇敢、公正"、"祭神"等象征说法 。 饕餮纹虽然是拼合组成的,但并不意味着它是随意拼凑的。古人对于饕餮的具象并无概念,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类[[动物]](尤其是大型禽兽)身上发现了其应有的特质,于是在塑造饕餮形象时,他们便整合了羊(牛)角(代表尊贵)、牛耳(善辨)、蛇身(神秘)、鹰爪(勇武)、鸟羽(善飞)等,神秘的怪兽有着人们熟悉的动物的器官,这就使人们能够迅速体验出应对饕餮纹怀有怎样的情感。富有神话气息的来历和外形的夸张,又使得饕餮纹[[狰狞]]恐怖,神秘威严,令人望而生畏 。
饕餮纹 虽然 最重要的特征应当就 是 拼合组成的,但并不意味着 它 是随意拼凑 的 眼睛了 。 古人对于饕餮的具象并 无 概念,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类动物(尤其是大型禽兽)身上发现了其应有的特质 论怎样变化 , 于是在塑造 饕餮 形象时,他们便整合 纹都少不 了 羊(牛)角(代表尊贵)、牛耳(善辨)、蛇身( 那一对[[炯炯有 神 秘) ]] 、 鹰爪(勇武)、鸟羽(善飞)等 不怒自威的巨目。它瞪视着外界 , 神秘的怪兽有 震撼 着人 们熟悉的动物的器官 心 , 这就使 但同时也强烈吸引了 人们 能够迅速体验出应对 的目光。 饕餮纹 怀有怎样 多作为主题花纹出现在青铜器 的 情感 腹部,少量在足部 。 富有神话气息 宽阔 的 来历和外形 空间给了它足够 的 夸张 施展余地 , 又使得饕餮纹狰狞恐怖,神秘 醒目的位置则[[赋予]]了它更多的支配性与 威严 ,令人望而生畏 感 。
罍
大型盛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体量略小于彝, [[ 《诗经·周南·卷耳》 ]] 有:"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古文中与篚连用,指代祭祀。造型有圆形、方形两种。圆形理造型为敛口,广肩,丰腹,圈足或平底;肩部两侧有两耳或四耳,耳作环形或兽首形;下腹部一侧有穿鼻。方形罍多为小口,斜肩,深腹,圈足式,亦有少数为平底;有盖,盖作斜坡式屋顶状;下腹近圈足处亦有穿鼻。罍的器身一般都满饰 [[ 花纹 ]] ,常见纹饰有饕餮纹、龙纹与蕉叶纹等。其衍生式样有:方体小口圆肩平底式、方体小口圆肩圈足式、方体高颈狭圆肩高圈足式、大口短颈广肩低体平底式等。繁缛的花纹配以厚重的胎体,显得深邃 [[ 神秘 ]] ,凝重大方。== 相关视频 ==<center>{{#iDisplay:o08959ggsxe|480|270|qq}}<center>走进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找寻关于北京城的故事</center></center>== 参考资料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