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武康路

移除 943 位元組, 5 年前
【武康路简介】
== 【武康路简介】 ==
武康路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原名福开森路(Route Ferguson),以美国传教士约翰·福开森命名,由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筑于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1943年改现名武康路,以浙江省旧县名命名。武康路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沿线有优秀历史建筑总计17处,保留历史建筑37处。2011年6月11日,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入选由文化部与国家文物局批准的第三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武康路是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街道之一。<br>
武康路位于徐汇区东北部,北起华山路,南至淮海中路与兴国路交汇处,全线略呈新月弧形,全长1183米,宽12米到16米,是一条由北向南的单向行车道。武康路串接了华山路、安福路、五原路、复兴西路、湖南路、泰安路、兴国路和淮海中路 。武康路沿线有典雅的英国乡村式别墅,有法国文艺复兴样式建筑,有细节雕饰的西班牙式洋房,有沪上至今少见的地中海式建筑,还有许多名人旧居、文物遗迹。这些历史建筑群通过富有特色的空间形式,充分展示了上海独特的海派文化,是宝贵的上海海派文化精髓的物质依托,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结晶和见证 。<br> 晚清、民国以及解放后的政界名人、工商巨头、文人墨客多汇聚于此。清末总理内阁大臣、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1859-1916),民国元勋黄兴(1874-1916),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1862-1938),原国民政府要人陈立夫(1900-2001)、陈果夫(1892-1951)兄弟,原国民党高级将领郑洞国(1903-1991),原国民党将领顾祝同(1893-1987),汉奸周佛海(1897-1948),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1893-1981),以及邓小平(1904-1997),陈毅(1901-1972),贺子珍(1909-1984)等政界名人曾居住于此,江南织绸业巨头、美亚织绸厂老板莫觞清(1871-1932),面粉大王孙多森(1867-1919)、孙多鑫(1865-1906)兄弟,“纺织巨头”、上海著名工商业者郭棣活(1904-1986),商界女杰董竹君(1900-1997),钢铁大王朱恒清(1902-1986)等工商巨头也留有在这里居住的身影;著名作家巴金(1904-2005),中国著名电影演员、歌唱家周璇(1920-1957)、中国著名电影演员张翼(1909-1983)、电影艺术家郑君里(1911-1969)、赵丹(1915-1980)、孙道临(1921-2007),王文娟(1926- )、吴茵(1909-1991)、秦怡(1922-)等文化名人也先后在此居住过。荣获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科学家高锟曾就读于武康路世界学校。随着岁月的流逝,如今这些名人故宅人事已非,但是,它们的存在,却成为上海近现代发展历程的物态见证,成为上海人民共有的宝贵文化遗产。<ref>[http://project.lyqiao.cn/xhwh/wap/news.php?id=85 徐汇文化遗存]</ref> 与人山人海的外滩、南京路相比,武康路显得十分安静优雅。这条长一千多米的街道两旁,种植着浓密的法国梧桐,沿街两侧西班牙式、法国文艺复兴式等风格的建筑极富特色,这里也是上海中心城区最具欧陆风情的街区之一。在上海众多风景如画、韵味十足的马路中,武康路独具风韵。与其说它是一条马路,不如说它是一个文化遗产。这是一条反映上海历史文化节点的典型道路 ,走进武康路,仿佛走进了悠长的“时光隧道” 。在这条马路上,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一点点沉淀了下来,留下了城市发展的印迹。
这些历史建筑群通过富有特色的空间形式,充分展示了上海独特的海派文化,是宝贵的上海海派文化精髓的物质依托,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结晶和见证,通过梧桐树后的老房子,来感悟浪漫迷人的上海武康路的“梧桐、都市和家园“。
武康路所在区域的建筑类型相对统一,以花园住宅及小型公寓为主,并集中建造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初期,是上海近代建筑发展过程中一个特色鲜明的片段。
 
据《上海武康路》一书记载,武康路沿线的建筑样式大致分为四类:西班牙住宅样式、英国乡村别墅式、装饰艺术派与现代式以及法国文艺复兴样式。
近代那些叱咤旧上海的达官贵人、军阀政要、洋商富贾、名流学者纷纷寓居于这里,他们显赫的身份和发生的故事几乎就是中国近代历史风云变幻的一个缩影。
北起华山路,可见晚清重臣李鸿章的丁香花园,南至淮海中路接天平路、余庆路,与宋庆龄故居相望。梧桐婆娑的武康路上,有分量的名人故居"密度"较高,有约30处的名人旧居。
http://www.sohu.com/a/161949543_654845
http://tiebac.baidu.com/p/5526592620
http://sh.wenming.cn/xhwmw/xh_xhyx/xh_rwxh/201612/t20161212_3940589.html
110248648_391475
她的南北连接了沪上两条最繁华的马路,却奇异地保持着其独有的神秘和宁静。在武康路上漫步,你完全感受不到城市车水马龙的喧闹,片刻间能让一颗躁动的心完全安定下来。走进武康路,仿佛走进了悠长的“时光隧道”,花瓶形的阳台、红色的木质百叶窗、宽敞的露台、大斜坡的屋顶……细节里无不透露出地中海式、意大利式、法式或英式建筑的影响,却并不刻意彰显那份气度,显得低调而又从容。
 
这里有典雅的英国乡村式别墅,有法国文艺复兴样式建筑,有细节雕饰的西班牙式洋房,有沪上至今少见的地中海式建筑,还有许多名人旧居、文物遗迹。这些历史建筑群通过富有特色的空间形式,充分展示了上海独特的海派文化,是宝贵的上海海派文化精髓的物质依托,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结晶和见证。
武康路沿街商铺现已达到50余家,经营范围广泛。有像W.SANFORD Bespoke Garments的特色手工服饰制作,Wineshop的各国红酒供应,也有如Mentaigne Gallery的美术展览画廊和Seeker Café类的咖啡厅。其中,武康庭作为上海休闲场所的新地标,更是聚集了一批饶有特色的品质小店,如法国餐厅Franck Bistrot, Coffee Tree,RosaGallica花店以及狮语画廊等。
近代那些叱咤旧上海的达官贵人、军阀政要、洋商富贾、名流学者纷纷寓居于这里,他们显赫的身份和发生的故事几乎就是中国近代历史风云变幻的一个缩影。
 
北起华山路,可见晚清重臣李鸿章的丁香花园,南至淮海中路接天平路、余庆路,与宋庆龄故居相望。梧桐婆娑的武康路上,有分量的名人故居"密度"较高,有约30处的名人旧居。
 
武康路沿线有仿古典式、中西混合式、乡村别墅式、西班牙式、英国式、法国式、德国式等等上百种不同式样的住宅建筑。晚清、民国以及解放后的政界名人、工商巨头、文人墨客多汇聚于此。清末总理内阁大臣、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1859-1916),民国元勋黄兴(1874-1916),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1862-1938),原国民政府要人陈立夫(1900-2001)、陈果夫(1892-1951)兄弟,原国民党高级将领郑洞国(1903-1991),原国民党将领顾祝同(1893-1987),汉奸周佛海(1897-1948),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1893-1981),以及邓小平(1904-1997),陈毅(1901-1972),贺子珍(1909-1984)等政界名人曾居住于此,江南织绸业巨头、美亚织绸厂老板莫觞清(1871-1932),面粉大王孙多森(1867-1919)、孙多鑫(1865-1906)兄弟,“纺织巨头”、上海著名工商业者郭棣活(1904-1986),商界女杰董竹君(1900-1997),钢铁大王朱恒清(1902-1986)等工商巨头也留有在这里居住的身影;著名作家巴金(1904-2005),中国著名电影演员、歌唱家周璇(1920-1957)、中国著名电影演员张翼(1909-1983)、电影艺术家郑君里(1911-1969)、赵丹(1915-1980)、孙道临(1921-2007),王文娟(1926- )、吴茵(1909-1991)、秦怡(1922-)等文化名人也先后在此居住过。荣获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科学家高锟曾就读于武康路世界学校。随着岁月的流逝,如今这些名人故宅人事已非,但是,它们的存在,却成为上海近现代发展历程的物态见证,成为上海人民共有的宝贵文化遗产。<ref>[http://project.lyqiao.cn/xhwh/wap/news.php?id=85 徐汇文化遗存]</ref>
==【历史】==
7,57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