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符合

增加 3,327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符合''' | 图像     = File:符合.jpg|缩略图||center|[http://img1.2345.com/duoteimg/zixunImg/local/2014/03/04/13939…”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符合'''
| 图像     =
[[File:符合.jpg|缩略图||center|[http://img1.2345.com/duoteimg/zixunImg/local/2014/03/04/13939171063014.jpg 原图链接] [http://www.ruanlei.cn/ruanlei-sougoufuhaodaquanxiazai.html 来自昵图网]]]
}}
'''<big>符合</big>''',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 fú hé,指与[[存在]]的[[式样]]、形式或标准一致。也指给予的(事物)与给定的(条件,事物)在[[性质]]或作用上为一样或一致;给予的(事物)与给定的(条件,事物)在[[意见]]、[[意志]]或[[行动]]上一致。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符合<ref> [https://cidian.911cha.com/MWFyc28=.html 《符合》是什么意思、怎么读、近义词和反义词有哪些- 汉语词典- ...]</ref>

外文名称
Accord

拼音
fú hé

解释
与存在的式样、形式或标准一致

==基本信息==

拼音: fú hé

英文:Accord <ref>[http://www.fhdq.net/ 符号大全-特殊符号-特殊符号大全]</ref>

基本解释:与存在的式样、形式或标准一致。

==具体含义==

与存在的式样、形式或标准一致;

给予的(事物)与给定的(条件,事物)在性质或作用上为一样或一致;

给予的(事物)与给定的(条件,事物)在意见、意志或行动上一致。

==引证详解==

1、谓符信之两半契合。

《汉书·文帝纪》"初与郡守为铜虎符"颜师古注引 汉应劭曰:"铜虎符第一至第五,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听受之。"

宋司马光《论夜开宫门状》:"自监门卫大将军以下,俱诣合覆奏,御注听,即请合符门钥。监门官司先严门仗,所开之门,内外并立队燃炬火,对勘符合,然后开之。"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一:"滇南猡猡俗无文书,官徵其赋,先与官刻木为符,以一画当一,数百十两钱分,以长短为差,画讫,中分之,官执其半,届期持而徵之,符合,不少迟欠也。"

2、谓与符命、符兆相合。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时议郎 耿育 上疏言……陛下圣德盛茂,所以符合於皇天也。"

《魏书·天象志序》:"今以在天诸异咸入《天象》,其应徵符合,随而条载,无所显验则阙之云。"

3、相符;相合。

宋司马光《看阅吕公著所陈利害札子》:"今 公著 所陈,与臣所欲言者正相符合,盖由天下之人皆欲如此。"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 承信 见二镜符合,不觉悲泣失声。"

巴金《探索集·大镜子》:"看看自己,想想自己,我的感觉,我的感情,都跟我的相貌相称,也可以说是符合"。

==造句示例==

1、符合标准。

2、他干的工作符合他的爱好。

==词义溯源==

在古代,带兵的将军一定要有两样东西,一个就是他的大将军印,还有一个就是兵符。兵符是一个雕刻成老虎或者其他野兽形状的东西,从当中起一剖两半,带兵的人拿一半,做决策指挥的人拿另一半。

要调兵的时候就拿着这一半去到军中,把那一半拿过来对一下,这个东西就叫做符。这两片符如果对上了,就叫什么呢?叫做"符合"--"符合"这个词就是从这儿来的。

==參考來源==

{{Reflist}}

[[Category:揭密社會]]
98,3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