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4
次編輯
變更
阿瑟·姆·赛克勒
,無編輯摘要
阿瑟·姆·赛克勒博士(Dr. Arthur M. Sackler)于1913年8月23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的布鲁克林。他在纽约长大,学业主要涉及艺术、科学和人文科学。1933年,阿瑟·姆·赛克勒在[[纽约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37年,他获得了[[医学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精神病学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他一生发表有关精神病、代谢及营养学论文150余篇。他在1950年37岁时就被推选为第一届国际精神病大会的国际研究委员会主席,同年被任命为临床及实验精神病理杂志主编。1938年他在纽约建立的治疗研究实验室,一直在他的带领和指导下从事基础研究。
在50年代后期,他对精神病的代谢兴趣扩展到饮食和营养因素在疾病病因和治疗中的作用。尽管当时学术界大多数人对[[鲍林]](LinusPauling)(两次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提出的维生素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并有可能在防治癌症等重要疾病中起重要作用持怀疑态度,赛克勒却率先支持鲍林。到80年代,鲍林的这些论点已进入医学研究领域的主流。<ref>[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5/bpd33i2ope524ta.html 阿瑟·姆·赛克勒], 名人简历, </ref>
1960年起,赛克勒开始创办[[医学论坛报]],并将其推广到20个国家,这是同类出版物中的第一份。今天,这份报纸已用七种文字发行,在二十多个国家中拥有超过一百万的读者。阿瑟·姆·赛克勒博士还是《科学美国人》的董事会成员。为了促进医学和基础科学的发展,赛克勒博士建立和捐助了许多科学机构。1972年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建立了[[赛克勒医学院]],1980年在美国纽约大学建成了[[赛克勒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1985年在美国克拉克大学成立了[[赛克勒科学中心]],1986年分别于美国塔夫茨大学建立了大学[[赛克勒卫生信息交流中心]]。 阿瑟·姆·赛克勒博士参与了多个科研组织的领导工作,如1976至1987年领导营养发展基金会。他还担任了国际健康组织的官员。1969至1987年担任世界卫生组织的世界卫生人员国际特别工作组主席;1970至1987年担任[[国际社会精神病学协会]]主席;1973至1987年担任国际精神病疾病委员会副总裁;1981年担任在中国天津召开的第一届[[国际营养大会]]的副主席。 阿瑟·姆·赛克勒博士认为他首先并永远是一个科学家,但他同样热爱和注重参与艺术和人文科学。从三十年代起,他就开始收藏艺术品。他最初的收藏是美国艺术家的绘画,之后又收藏前文艺复兴和文艺复兴早期的绘画,以及法国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的绘画。[[File:T0118a839bd7dfa268f.jpg|缩略图|230px|左|center|[https://ps.ssl.qhmsg.com/bdr/_240_/t0118a839bd7dfa268f.jpg 原图链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29929 來自澎湃]]]
1950年,赛克勒博士看到了一张造型简洁优美的中国明代的小桌。从那时起,他开始收藏中国艺术品。赛克勒先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为透彻理解中国文化,他搜集了大量的古代文物,并成为[[国际]]最知名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家]]。赛克勒博士的收藏兴趣相当广泛,他收集印度、日本和近东的艺术品,也收集欧洲和美洲的艺术品。藏品包括玉石、陶器、金属制品、纺织品、雕塑和绘画。他常说:“我像一个生物学家一样收藏。要想真正了解一种文明或一个社会,必须拥有足够的主体材料。如果只看[[毕加索]]和[[亨利·莫尔]]的作品是不能了解二十世纪艺术的。”<ref>[http://collection.sina.com.cn/jjhm/hmrw/2017-02-10/doc-ifyamkzq1222763.shtml 阿瑟·姆·赛克勒:一个医学家的收藏帝国], 新浪网, 2017-02-10</ref>
== 收藏故事 ==
受人尊敬的美国医药学家、出版人、艺术收藏家和慈善家阿瑟·姆·赛克勒博士(Dr.Arthur M. Sackler),收藏志趣既深且广,被称为“[[现代美第奇]]”。但私人收藏终究只是一个过程。赛克勒生前辉煌宏伟的艺术王国,大部分早已进入博物馆成为公众赞叹的对象,同时也仍有相当规模的艺术品在拍卖官的小槌下一件一件离散开。这些曾经带给他乐趣的艺术品继续着聚散离合的故事。 自从1987年去世后,已经有几次赛克勒藏品的拍卖。佳士得曾经拍卖过他的一张[[莫奈]],一张[[毕加索]]。其后又几经周折地在1993年10月和第二年6月拍卖了两场他的马约利卡(Majolica,意大利花式陶瓷)珍藏。接着,1994年12月,纽约佳士得做了首次“赛克勒中国艺术品珍藏专拍”。这场拍品的委托方来自众多赛克勒家族成员,总成交额高达490万美元,在当时十分轰动。 早在1992年夏天,吉莉安就向法院上诉,希望能停止这场拍卖。但是当年11月,法院驳回了上诉,允许了拍卖。得知法院当时的裁决后,其他遗嘱执行人则以令人吃惊的热情开始准备欧洲青铜雕塑和陶俑的拍卖了,都来不及等到马约利卡的拍卖结束。但是,此举是有悖于法庭裁定的。因为既然法庭同意了马约利卡的拍卖,拍卖所得的巨额款项已经足够遗嘱执行人支付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开销,遗嘱执行人没有理由再拍卖其它藏品。不过,吉莉安显然对这个结果不满意,仍没有放弃上诉的权利。 1993年1月,法庭终于改而暂停马约利卡的拍卖,同时也禁令了正在筹备中的欧洲青铜雕塑和陶俑的拍卖。所以,欧洲青铜雕塑和陶俑珍藏,算是暂时保住了。而马约利卡的第一场拍卖则推迟到同年10月6日举行,第二场则在1994年6月1日上拍。
[[File:C780fa0d847fbd9e6d803e084199a9b6.jpg|缩略图|右|center|[http://vbj.huanqiu.cn/images/c780fa0d847fbd9e6d803e084199a9b6.jpg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原图链接] [http://www.visitbeijing.com.cn/a1/a-XCC0PS3ECAB448962CD237 來自北京旅游网]]]
== 与中国的关系 ==
阿瑟·姆·赛克勒博士积极支持博物馆事业。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建立了阿瑟·姆·赛克勒中国早期石雕艺术品展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普林斯顿艺术博物馆中建立了阿瑟·姆·赛克勒展厅。他将自己收藏的[[18世纪意大利]]的艺术品捐赠给[[哥伦比亚大学Avery建筑图书馆]]。在大都会博物馆中开辟赛克勒展厅,陈列具有2000年历史的埃及Dendur庙。 1976年,阿瑟·姆·赛克勒博士首次来到中国。1980年,他将流失海外的一张原在颐和园的[[御座]]送还中国。<ref>[http://cul.sohu.com/20071129/n253687008.shtml 将颐和园御座送还中国 赛克勒:美国的美第奇], 搜狐网, 2007-11-29 </ref>
[[File:P200902230934421722257941.jpg|缩略图|左|center|[http://mnc.people.com.cn/mediafile/200902/23/P200902230934421722257941.jpg 原图链接] [http://mnc.people.com.cn/GB/8850113.html 來自人民网]]]
'''赛克勒中国艺术珍品专拍'''
十五年后,佳士得召集当年组织赛克勒专拍的大部分幕后班底,再次推出“赛克勒[[中国艺术珍品专拍]]” 。今 。2009 年3月18日,此专拍成为春季“亚洲艺术周”当之无愧的焦点。由于赛克勒在收藏界泰斗级的地位,这场拍卖丝毫没有因经济萎靡而遭冷落。 <ref>[http://mnc.people.com.cn/GB/8850113.html 佳士得在纽约推出赛克勒中国艺术品珍藏专拍], 人民网, 2009-02-23</ref> 整场包括中国的[[古玉]]、[[青铜器]]、陶瓷、[[兵器]]和书画,共有199件拍品成交了198件,成交率达99.5%,总成交额高达1087.28万美元,远远超过预估价的350万到520万美元!其中一尊高170厘米的北齐('''550-577''')彩绘大理石释迦牟尼佛立像(1961至1962年间,购自纽约古董商弗兰克·凯洛'''Frank Caro'''),以4倍于估价的172.89万美元成交;一套八大山人的花鸟立轴四屏(1962年10月10日至11日,购自纽约帕克·伯奈特拍卖行'''Parke-Bernet Galleries''',当时拍品号'''429''')以120.25万美元被亚洲私人藏家收入囊中;一件清代的仿古双联玉璧(纽约古董商弗兰克·凯洛卖给侯姆夫人Mrs. Christian R. Holmes后,又流到赛克勒手中)以42.25万美元被亚洲行家坚定拿下。
半年后的9月14日,纽约佳士得再接再厉,继续了春拍的良好态势。115件拍品卖出111件,总成交率达 97%,总成交额近328.6万美元,为原低估价的三倍。其中,一件公元前12-11世纪,西周早期的青铜簋成为冠军,最终以36.25万美元被亚洲私人藏家竞得。这件原本是祖先在祭祀时盛放食物的器皿,是赛克勒大约1966年之前从荷兰的胡斯登('''Heusden, Willem van''')那里购得。[[胡斯登]]是非常著名的[[青铜器]]收藏家,1952年时曾以自己的藏品为素材出版了一本《[[中国商周青铜器图解]]》,并附有历史介绍。后来成为青铜器研究学者广为引用的权威书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