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麦哲伦海峡

增加 18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圖像 = [[File:麦哲伦海峡.jpg|缩略图|居中|[http://img.univs.cn/20151014/1/201510141828030294239118.jpg 原图链接]]]}}
[[麦哲伦海峡]](Strait of Magellan)位于[[南美洲]]大陆最南端,由[[火地岛]]等岛屿围合而成。[[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于1520年首次通过该海峡进入太平洋,故得名。麦哲伦海峡蜿蜒曲折,长592千米,最窄处仅有3.3千米,最宽处却有32千米左右。麦哲伦海峡是南大西洋与南太平洋之间最重要的天然航道,但由于长期恶劣的天气,加上海峡狭窄,所以船只很难航行。<ref name="东方头条">{{cite web |url=http://mini.eastday.com/mobile/170626014016454.html |title=世界知名的海峡之麦哲伦海峡,别的海峡忙碌不停,可它却人迹罕至| accessdate=2019-11-11}}</ref>
==地理位置==
麦哲伦海峡东连大西洋,西通太平洋,东西长592千米,南北宽3.3~33千米。[[海峡被]]中部的弗罗厄得角分成东西两段。西段海峡曲折狭窄,入口处宽度 48千米,最窄处仅 3.3 千米,水深较深,最深处达1170米。两侧岩岸陡峭、高耸入云,每到冬季,巨大冰川悬挂在岩壁上,景象十分壮观,每逢崩落的冰块掉入海中,会发出雷鸣般巨响并威胁船只航行。
海峡两岸海岸线迂回曲折,海峡被中部的弗罗厄得角分成东西两段,西段呈西北——东南走向,中段南北走向,东段又从西南折向东北,自西至东,拐了一个直角弯。中、西段的海岸也很曲折。两岸陡壁耸立,海岬、岛屿密布。峡中风大多雾,潮高流急,多旋涡逆流,海上时有浮冰,不利于航行。所以这里一直以来成了一个人迹罕至的海域,大西洋和太平洋被分隔在海峡两边。
==命名来源==
16世纪,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自信在此终有一条通往“南海”(太平洋的航道)。他于1519年9月20日率领一支探险船队开始航行。到达南美洲东海岸后,沿着海岸前进,在第二年10月21日进入他要寻找的海峡。经过一个多月的艰难航程,战胜了死亡的威胁,终于在11月28日驶出海峡,进入风平浪静的太平洋,为第一次环球航行开辟了胜利的航道。后人为了纪念麦哲伦对航海事业作出的贡献,把这段海峡称为麦哲伦海峡。海峡水道曲折迂回,且寒冷多雾,在巴拿马运河建成前为重要海上航线。
==形成原因==
麦哲伦海峡位于南美洲大陆南端和火地岛、[[克拉伦斯岛]]、[[圣伊内斯岛]]之间。由地壳断裂下陷而成,长约592千米,宽3.3~32千米,海峡内寒冷多雾,并多大风暴,是世界上风浪最猛烈的水域之一。<ref name="中广军事">{{cite web |url=http://mil.cnr.cn/jstp/201310/t20131015_513828655.html |title=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首次通过麦哲伦海峡| accessdate=2019-11-11}}</ref>
==气象相关==
'''天气'''
麦哲伦海峡的流向和流速在不同的航段不尽相同。主航道内的流向受潮水影响一般沿着航道非东即西,但有河口交叉的航段流向多变,航经此类航段时要注意流压差影响。在太平洋入口至72°W之间的西部航段几乎全年盛行东向流,流速受当时风力和海流影响一般在1~2节之间,落潮时虽有西向流产生,通常被东向海流抵消而表现为东向流。中部航段流速一般在1.5节左右,流向受潮水和分支河道的影响而变化。东部航段流速变化较大,特别是在第一狭水道和第二狭水道航段流速可高达7~8节,在涨潮时为西向流,落潮时为东向流。 <ref name="船管网">{{cite web |url=http://www.shipmg.com/html/107.html |title=麦哲伦海峡介绍及安全航行注意事项[经验]| accessdate=2019-11-11}}</ref>
==引航制度==
===区域划分===
如果船舶在通过麦哲伦海峡前、后停靠[[智利]]港口,强制引水的范围比只通过海峡的船舶大的多,在西海岸强制引水范围包括自(43°40′S//074°00′W)向南至整个麦哲伦海峡海域。引水在船航行时,部分航段是沿内水航线航行,由于内水航线大多时间是在岛中穿梭,因此可以避开[[南太平洋]]的大风浪。
另外,据引水员介绍,大型船舶基本都申请全程引航,小型船自引较多,有些自引的西行船舶为了白天通过第三狭水道(Paso Turtoso)而在Punta Arenas港等待锚地抛锚。
==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
海峡两侧基本由连绵的山脉和岛屿组成,72°W以西至太平洋入口除了覆盖少数植被外,以秃山、岩石为主,除导航灯塔外无背景亮光。在海峡中部Punta Arenas 港附近航段岸形易辨,背景亮光较多。东部入口处的100海里范围内则以矮山为主,少树,多以植被覆盖。贯穿整个海峡,海拔较高的山脉顶部常年积雪覆盖,海拔较低处仅在冬季覆盖积雪。
===关键航段===
海峡内有3处狭窄地段,分别称第一狭水道(Primera Angostura),位于海峡东入口处,中心位置(52°30′S//069°35′W);第二狭水道(Segunda Angostura),中心位置(52°43′S//070°20′W);第三狭水道(PasoTurtoso),中心位置(53°33′S//072°25′W)。第一和第二狭水道在强制引航段内,第三狭水道在自引航段内,在三个狭水道内的部分航段可航宽度小于1海里,其他航段的可航宽度都大于1海里,对于大型船舶避让也没有问题。 <ref name="豆丁">{{cite web |url=http://www.docin.com/p-1392810233.html |title=麦哲伦海峡| accessdate=2019-11-11}}</ref>
==航行方法==
'''航道概况'''
Punta Arenas海事当局负责麦哲伦海峡内的通航管制,船舶在抵达麦哲伦海峡12小时前要通过代理或直接向海事当局报告,具体内容包括船名、ETA、船长、最大吃水、总吨、目的港等。船在接近海峡时可通过[[VHF]]/CH16呼叫相应信号台。从东部进入海峡时,船正横Punt Dungeness灯塔向信号台报告,经过此报告点后船舶可直接呼叫Punta Arenas和Possession引水站,核实引水上船时间、地点等。船从西口进入海峡时则正横Islotes Evangelistas Lt(52°24′S//075°06′W)时向信号台报告船舶资料及抵达引水站时间,接近引水站时可用VHF/CH16直接与引水艇联系。船舶驶出海峡时也要向相应的信号台报告。船舶在通过海峡过程中要保持在VHF/CH16和中频2182KHZ守听。船舶除了在进出海峡和四个报告点位置必须向相应的信号台报告外,航行过程中要每四小时向海事当局报告船位和船速,如果引水在船,则每天0800L 和2000L报告即可。航行中船抵达第三狭水道要提前向Magellan Radio报告抵达时间和通过时间。如有引水员在船,则由引水员代呈,其他报告点由船长或者驾驶员报告。<ref name="客道巴巴">{{cite web |url=https://www.doc88.com/p-304240762754.html |title=麦哲伦海峡| accessdate=2019-11-11}}</ref>
==麦哲伦海峡==
{{#ev:youku|XMTgwNTUwOTgwOA|640|center}}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750 美洲史地總論]]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