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醴陵烈士陵园

增加 738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醴陵烈士陵园始建于1951年,原址在城郊狮子坡黄牛不出栏,占地20亩。1985年撤县立市后,城市需要扩容,1986年烈士陵园搬迁至仙山公园北麓,1997年被列入湖南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列入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5年重塑了左权将军石像,2009年至2010年,醴陵市组织对烈士陵园的全面改建,拆除围墙、灵堂,新建牌坊式大门、革命烈士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碑,改建了纪念广场并对基础设施进行升级。2011年,醴陵市政府再次划拨近20亩林地归陵园,陵园现收存400多名烈士骨灰,至2013年,将同迁移的部分散葬烈士墓重新单独安葬立碑。{|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2020年3月,被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第五批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 '''<big> 醴陵烈士陵园</big> '''
外文名称Liling cemetery of revolutionary martyrs|-
| [[File:醴陵烈士陵园1.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地理位置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湖南省醴陵市仙(西)山公园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占地面积40亩|-
开放时间全天|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景点级别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门票价格公益| align= light|
中文 景点左权将军雕像 称;醴陵 烈士 墓园革命烈士纪念馆仙山公
管理机构烈士陵园管理所外文名称;Liling cemetery of revolutionary martyrs
目录1纪念碑2烈士墓园3所获荣誉折叠编辑本段纪念碑左权将军纪念碑于1985年建成,矗立在醴陵烈士陵园中心 地理 位置 最高处,邓小平亲笔题名碑铭,碑志为彭德怀生前所写。2005年3月15日,为纪念左权将军诞辰100周年,将左权将军原来石膏塑像更换成花岗岩塑像,像高5.5米,底座长宽高均为3.2米,左权塑像后是朱德、周恩来、贺龙、叶剑英、陆定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纪念左权的题词墙。题词墙两侧是烈士英名榜,记录着2000多名 ;湖南省 醴陵 英烈的名字。左权将军纪念碑前,有一个可以容纳400人团体举行祭奠、纪念活动小广场 。市仙(西)山公园
折叠编辑本段烈士墓园折叠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碑,在左权将军塑像右下方, 下层高3.12米,地上纪念碑高22.7米,其中碑座3米,碑体19.7米,地下层为烈士墓室,现安放400多位烈士的骨灰,2013年将全部迁葬到烈士墓区。纪念碑前是一个可以容纳2千多人的广场,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市民开展祭奠烈士活动的主要场所 。面积;40亩
折叠革命烈士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馆在烈士纪念广场烈士纪念碑右侧,占地面积约300多平米,大厅内展示着左权等二十几位著名英烈的简介、英雄事迹及他们的遗物。烈士纪念馆分为两个篇章:醴陵革命斗争史话和醴陵革命英雄人物简介。第一篇章烽火岁月:分为北伐战争、农运风云、和平解 三部分。北伐战争是1924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时间;全天
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 景点级别; 全国 代表大会, 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此次大会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随后,他创办了黄埔军校, 点烈士纪念 立了国民革命军,统一和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所有这些都为北伐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筑物保护单位
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明确提出了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政治主张。1926年5月,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出兵湖南。7月1日,广东国民政府发出《北伐宣言》。7月9日,国民革命军从广东正式出兵北伐。7月中旬,叶挺独立团进击醴陵县泗汾取得大捷,首先进占醴陵城。北伐战争第一战役在醴陵泗汾桥正式打响。萍浏醴起义:1906年12月4日,同盟会策动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会党和矿工进行武装起义,起义军推会党首领龚春台为都督,按同盟会纲领发布檄文,强调除反清外,"必建立共和民国,与四万万同胞享受平等之利 门票价格;公 ,获自由之幸福。"此举震惊长江中小游,当时清政府因为惧怕,派清军数万前往镇压,起义军终因分散作战、互不统一、被各个击破了,同盟会成员刘道一、肃克昌牺牲,被害群众达1万人。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组织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清朝政府的反动统治,震惊中外,成为辛亥革命的一次重大预演,推动了全国革命高潮的迅速到来。醴陵农运: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先农坛曾是醴陵农民协会所在地。
1927年1月,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时来到醴陵,在先农坛的正殿楼台上召开了农运调查会,并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记载了醴陵农民运动的一些典型事例。1927年9月11日,为了配合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醴陵县委组织部署了四乡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捕杀土豪劣绅,攻打清乡队和地方反动武装,9月12日攻占醴陵县城,成立了醴陵县最早的革命政 著名景点;左 -----中国革命委员会醴陵分会。9月14日,国民党湖南 阀调集重兵向醴陵反扑,在敌强我弱的情势下,工农革命军撤出县城,各路暴动队伍回乡继续斗争。醴陵秋收起义,为后来开展更大规模的年关暴动创造了条件。雕像;烈士墓园
湖南和平解放1949年8月4日下午,程潜、陈明仁联合发表了37名将领联名的起义通电:率领全湘军民,取得和平之基础,正式脱离广州政府。8月5日,社会各界人士通电拥护起义,参加人民解放事业。8月5日晚10时许,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长沙小吴门举行盛大的入城仪式,长沙和平解放,历史终于翻开了新的一页。毛泽东、朱德获悉长沙和平起义胜利消息之后,立即致电程潜、陈明仁和全体起义将士表示祝贺。长沙和平起义的胜利在中国 革命 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此次起义中的程潜、陈明仁、李明灏、于志红等都是醴陵籍人 。湖南和平解放,醴陵人做出了重要贡献。纪念馆;仙山公园
第二篇章: 管理机构;烈士陵园管理所|}''' 醴陵 革命英雄人 烈士陵园'''始建于1951年,原址在城郊狮子坡黄牛不出栏,占地20亩。1985年撤县立市后,[[城市]]需要扩容,1986年烈士陵园搬迁至仙山公园北麓,1997年被列入湖南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 简介, 保护单位,2009年被列入全国 重点 介绍的革命 烈士: 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5年重塑了 左权 将军石像,2009年至2010年,醴陵市组织对烈士陵园的全面改建,拆除围墙 蔡申熙 灵堂,新建牌坊式大门 朱克靖 革命烈士纪念馆 宁太一、陈觉和赵云霄 革命烈士纪念碑 还介绍 改建 孙小山、李隆光、张挹兰、何淑娟、周不论、黄品铭、李家珍、孙少朴、刘绍 纪念广场并对 、潘疆爪、刘昌炎、陈恭、陈正明、程高利、王利茶等等。最后是 础设施进行升级。2011年, 醴陵 市政府再次划拨近20亩林地归陵园,陵园现收存400多名[[ 烈士 名录 ]]骨灰,至2013年 上面英名在录 将同迁移 有2248人。 部分散葬 烈士 的感人事迹将激励千千万万 墓重新单独安葬立碑。<ref>[http://wap.bytravel.cn/Landscape/59/fansongzhi.html 醴陵 人继承先 遗志 士陵园] 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奋勇争先 360搜索 2021-02-12 </ref>
2020年3月,被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第五批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序言介绍==左权将军纪念碑于1985年建成,矗立在醴陵烈士陵园中心位置最高处,邓小平亲笔题名碑铭,碑志为[[彭德怀]]生前所写。2005年3月15日,为纪念左权将军诞辰100周年,将左权将军原来石膏塑像更换成花岗岩塑像,像高5.5米,底座长宽高均为3.2米,左权塑像后是朱德、周恩来、贺龙、叶剑英、陆定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纪念左权的题词墙。题词墙两侧是烈士英名榜,记录着2000多名醴陵英烈的名字。[[左权]]将军纪念碑前,有一个可以容纳400人团体举行祭奠、纪念活动小广场 。 ==烈士墓园=====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碑]],在左权将军塑像右下方,地下层高3.12米,地上纪念碑高22.7米,其中碑座3米,碑体19.7米,地下层为烈士墓室,现安放400多位烈士的骨灰,2013年将全部迁葬到烈士墓区。纪念碑前是一个可以容纳2千多人的广场,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市民开展祭奠烈士[[活动]]的主要场所 。 ===革命烈士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馆在烈士[[纪念广场]]烈士纪念碑右侧,占地面积约300多平米,大厅内展示着左权等二十几位著名英烈的简介、英雄事迹及他们的遗物。烈士纪念馆分为两个篇章:醴陵[[革命]]斗争史话和醴陵革命英雄人物简介。第一篇章烽火岁月:分为北伐战争、农运风云、和平解放三部分。北伐战争是1924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此次大会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随后,他创办了黄埔军校,建立了国民革命军,统一和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所有这些都为北伐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明确提出了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政治主张。1926年5月,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出兵湖南。7月1日,广东国民政府发出《北伐宣言》。7月9日,国民革命军从广东正式出兵北伐。7月中旬,叶挺独立团进击醴陵县泗汾取得大捷,首先进占醴陵城。[[北伐战争]]第一战役在醴陵泗汾桥正式打响。萍浏醴起义:1906年12月4日,同盟会策动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会党和矿工进行武装起义,起义军推会党首领龚春台为都督,按同盟会纲领发布檄文,强调除反清外,"必建立共和民国,与四万万同胞享受平等之利益,获自由之幸福。"此举震惊[[长江]]中小游,当时清政府因为惧怕,派清军数万前往镇压,起义军终因分散作战、互不统一、被各个击破了,同盟会成员刘道一、肃克昌牺牲,被害群众达1万人。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组织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清朝政府的反动统治,震惊中外,成为辛亥革命的一次重大预演,推动了全国革命高潮的迅速到来。醴陵农运: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先农坛曾是醴陵[[农民]]协会所在地。 1927年1月,[[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时来到醴陵,在先农坛的正殿楼台上召开了农运调查会,并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记载了醴陵农民运动的一些典型事例。1927年9月11日,为了配合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醴陵县委组织部署了四乡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捕杀土豪劣绅,攻打清乡队和地方反动武装,9月12日攻占醴陵县城,成立了醴陵县最早的革命政权-----中国革命委员会醴陵分会。9月14日,国民党湖南军阀调集重兵向醴陵反扑,在敌强我弱的情势下,工农革命军撤出县城,各路暴动队伍回乡继续斗争。醴陵秋收起义,为后来开展更大规模的年关暴动创造了[[条件]]。 湖南和平解放1949年8月4日下午,[[程潜]]、[[陈明仁]]联合发表了37名将领联名的起义通电:率领全湘军民,取得和平之基础,正式脱离广州政府。8月5日,社会各界人士通电拥护起义,[[参加]]人民解放事业。8月5日晚10时许,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长沙小吴门举行盛大的入城仪式,长沙和平[[解放]],历史终于翻开了新的一页。毛泽东、朱德获悉长沙和平起义胜利消息之后,立即致电程潜、陈明仁和全体起义将士表示祝贺。长沙和平起义的胜利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此次起义中的程潜、陈明仁、李明灏、于志红等都是醴陵籍人士。湖南[[和平]]解放,醴陵人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篇章:醴陵革命英雄[[人物]]简介,重点介绍的革命烈士:左权、[[蔡申熙]]、朱克靖、[[宁太一]]、陈觉和赵云霄,还介绍了孙小山、[[李隆光]]、张挹兰、何淑娟、周不论、黄品铭、李家珍、孙少朴、[[刘绍基]]、潘疆爪、刘昌炎、陈恭、陈正明、程高利、[[王利茶]]等等。最后是醴陵烈士名录,上面英名在录的有2248人。烈士的感人事迹将激励千千万万醴陵人继承[[先烈]]遗志,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奋勇争先 折叠编辑本段  == 所获荣誉==2020年3月,被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第五批湖南省 [[ 爱国主义教育 ]] 基地。== 相关视频 ==<center>{{#iDisplay:g0388fzc4l2|480|270|qq}}<center>醴陵烈士陵园整治</center></center>== 参考资料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