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通霄鎮

增加 17,306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通霄鎮行政區域圖'''<br><img src="https://mcp.mlshb.gov.tw/…”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通霄鎮行政區域圖'''<br><img src="https://mcp.mlshb.gov.tw/tou/uploads/images/resources/take-p09-001.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mcp.mlshb.gov.tw/tou/index.php?catid=18&cid=1&id=1&action=view 圖片來自苗栗縣通霄鎮衛生所]</small>
|}
'''通霄鎮'''([[臺灣客家語]][[四縣腔]]:tungˊ seuˊ ziinˋ;{{lang-nan-tw|Thong-siau-tìn}}),是[[臺灣|台灣]][[苗栗縣]]的一個鎮,位於台灣中北部,苗栗縣西南部;北毗[[後龍鎮 (台灣)|後龍鎮]]、[[西湖鄉 (台灣)|西湖鄉]],西臨[[臺灣海峽]],東與東南鄰[[銅鑼鄉 (台灣)|銅鑼鄉]]、[[三義鄉 (台灣)|三義鄉]],南接[[苑裡鎮]]。居民結構由「多重認定」準則抽樣調查,推估閩客比例約76:24<ref>{{cite web | url=http://ebooks.lib.ntu.edu.tw/1_file/hakka/78/51272219271.pdf | title=各鄉鎮客家人口統計 | 3= | access-date=2017-10-11 |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1010210810/http://ebooks.lib.ntu.edu.tw/1_file/hakka/78/51272219271.pdf | archive-date=2017-10-10 | dead-url=yes }}</ref>,若依通霄鎮世居家族祖籍地調查,閩客比例約為50:38<ref>韋煙灶,《苗栗沿海鄉鎮之閩、客族群分布所顯示的地理與語言意涵》,第十三頁</ref>。

==簡史==
根據通霄鎮志記載:通霄『地名由來』通霄地區,原是原住民道卡斯族 「風呢樣」〈Honeyan〉,一名「屯消」〈Tonsuyan〉社之所在,通霄是屯消的諧音,古時寫為吞霄,原指今之通東、通西兩里,昔時南勢溪水深可 停泊商船,為銅鑼、三義、苗栗等地貨物「吞」吐「銷」售中心,閩南語「霄」與「銷」發音相同,因此又稱「吞銷」、「吞霄」。後因南勢溪足見淤淺,商務不如往日繁榮,某年,新竹州長蒞臨視察,有感於「吞霄」地名之不雅,正巧就地北望,見虎頭山高聳入雲霄,乃改為現今之「通霄」。
在明鄭領臺之前 ( 西元一六六二年 ),本區原是平埔族之一道卡斯族吞霄社所在地(亦稱屯消社)。鄭經時代派右武衛劉國軒經略本區,這是漢人正式進入本區的開始;西元一六八三年滿清入台之後,吞霄社屬『苑裡堡』,後改『竹南三堡』,先後屬諸羅縣、彰化縣、淡水廳、台北府、新竹縣,台灣設省(一八八五年)後,在中部地區增設台灣府,分新竹縣 為新竹、苗栗二縣,通霄即歸台灣省台灣府苗栗縣通霄二堡管轄。
日本於一八九五年據台之後,行政區域更動頻繁,通霄曾分別屬台灣縣、台中縣、新竹縣、苗栗廳、新竹廳、新竹州管轄。台灣光復之後,於民國三十五年設新竹縣苗栗區通霄鄉,民國三十七年升格為鎮,民國三十九年行政區劃分,改為苗栗縣通霄鎮直到今日。

==地理環境==
通霄鎮為苗栗海線地區的城鎮,地形以苗栗丘陵的一部分和平原為主,氣候屬於[[副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多雨,雨量由海岸向山區遞減,雨季主要在5月至9月。

地形以丘陵為主體,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呈緩斜狀,向海岸線逐漸降低。通霄丘陵為苗栗丘陵的一部份,最高處在福興里大坑附近,海拔約四百三十八公尺;西 面山麓有廣大的保安林,為本鎮的水源區。

通霄鎮狀呈三角形,其三[[頂點 (幾何)|頂點]]分別是
*北端為[[白東里]]白沙屯
*西側為五南里 海口
*南面為福興里 烏樹頭
*極東在烏眉里 南窩保安林<ref>通霄鎮志第4頁</ref>

===水文===
*'''[[通霄溪]]'''(沙溪)與'''[[南勢溪 (苗栗縣)|南勢溪]]'''(石溪)其上游皆源自苗栗丘陵,二溪流域涵蓋通霄鎮大部分面積,匯合後於海尾出海。
*'''番仔寮溪''':上游稱隘竂溪,中游稱隘口寮溪,下游稱番仔寮溪。
*'''內島溪''':流經內湖島故得名,與糠溝溪合流後稱內島溪,於通霄精鹽場出海。
*'''過港溪''':溪南為通霄白沙屯,溪北是後龍過港,為通霄鎮與後龍鎮界溪。
*'''[[苑裡溪]]''':苑裡溪(大埔溪),為通霄鎮與苑裡鎮界溪。

===歷年人口變化===
*通霄鎮人口自1981年起幾乎呈逐年減少之勢,僅1982、1990、1992這3年為正成長,其餘36年皆呈負成長。
*累積五年(2015年底~2020年底)人口減少3,111人,是全國五年來人口減少量第五多的縣轄行政區,僅次於[[屏東市]]、[[彰化市]]、[[苑裡鎮]]、[[花蓮市]]。
{| class="toc" style="text-align:center; width:100%"
!通霄鎮歷年人口變化<sub>(1981年~2020年)</sub><ref>{{Cite web |url=https://www.moi.gov.tw/files/site_stuff/321/1/month/m1-10.xls |title=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publisher=內政統計月報 |date=2020-02-10 |format=XLS |accessdate=2020-05-24 |archive-date=2020-05-0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501062349/https://www.moi.gov.tw/files/site_stuff/321/1/month/m1-10.xls |dead-url=yes }}</ref>
|-
|{{hideH
|Head = 統計表
|FrameStyle = border:solid 1px; background:#BBFFBB
|HeadStyle = text-align:left; background:transparent
|ContentStyle = background: #ADFBE0
}}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font-size:99.7%"
!年份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
!人口
|44,692
|'''{{Font color|red|44,910}}'''
|44,780
|44,608
|44,510
|44,081
|43,794
|43,605
|43,526
|43,535
|-
!增加量
|—
|'''{{Font color|blue|+218}}'''
|{{Font color|red|-130}}
|{{Font color|red|-172}}
|{{Font color|red|-98}}
|{{Font color|red|-429}}
|{{Font color|red|-287}}
|{{Font color|red|-189}}
|{{Font color|red|-79}}
|{{Font color|green|+9}}
|-
!成長率
|—
|'''{{Font color|blue|+0.488%}}'''
|{{Font color|red|-0.289%}}
|{{Font color|red|-0.384%}}
|{{Font color|red|-0.220%}}
|{{Font color|red|-0.964%}}
|{{Font color|red|-0.651%}}
|{{Font color|red|-0.432%}}
|{{Font color|red|-0.181%}}
|{{Font color|green|+0.021%}}
|-
!年份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
!人口
|43,533
|43,581
|43,385
|43,250
|43,063
|42,748
|42,384
|41,957
|41,782
|41,347
|-
!增加量
|{{Font color|green|-2}}
|{{Font color|blue|+48}}
|{{Font color|red|-196}}
|{{Font color|red|-135}}
|{{Font color|red|-187}}
|{{Font color|red|-315}}
|{{Font color|red|-364}}
|{{Font color|red|-427}}
|{{Font color|red|-175}}
|{{Font color|red|-435}}
|-
!成長率
|{{Font color|green|-0.005%}}
|{{Font color|blue|+0.110%}}
|{{Font color|red|-0.450%}}
|{{Font color|red|-0.311%}}
|{{Font color|red|-0.432%}}
|{{Font color|red|-0.731%}}
|{{Font color|red|-0.852%}}
|{{Font color|red|-1.007%}}
|{{Font color|red|-0.417%}}
|{{Font color|red|-1.041%}}
|-
!年份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
!人口
|41,249
|41,046
|40,720
|40,336
|39,990
|39,581
|39,218
|38,773
|38,535
|37,977
|-
!增加量
|{{Font color|red|-98}}
|{{Font color|red|-203}}
|{{Font color|red|-326}}
|{{Font color|red|-384}}
|{{Font color|red|-346}}
|{{Font color|red|-409}}
|{{Font color|red|-363}}
|{{Font color|red|-445}}
|{{Font color|red|-238}}
|{{Font color|red|-558}}
|-
!成長率
|{{Font color|red|-0.237%}}
|{{Font color|red|-0.492%}}
|{{Font color|red|-0.794%}}
|{{Font color|red|-0.943%}}
|{{Font color|red|-0.858%}}
|{{Font color|red|-1.023%}}
|{{Font color|red|-0.917%}}
|{{Font color|red|-1.135%}}
|{{Font color|red|-0.614%}}
|{{Font color|red|-1.448%}}
|-
!年份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
!人口
|37,614
|37,449
|37,155
|36,941
|36,172
|35,433
|34,691
|33,992
|33,471
|'''{{Font color|blue|33,061}}'''
|-
!增加量
|{{Font color|red|-363}}
|{{Font color|red|-165}}
|{{Font color|red|-294}}
|{{Font color|red|-214}}
|'''{{Font color|red|-769}}'''
|{{Font color|red|-739}}
|{{Font color|red|-742}}
|{{Font color|red|-699}}
|{{Font color|red|-521}}
|{{Font color|red|-410}}
|-
!成長率
|{{Font color|red|-0.956%}}
|{{Font color|red|-0.439%}}
|{{Font color|red|-0.785%}}
|{{Font color|red|-0.576%}}
|{{Font color|red|-2.082%}}
|{{Font color|red|-2.043%}}
|'''{{Font color|red|-2.094%}}'''
|{{Font color|red|-2.015%}}
|{{Font color|red|-1.533%}}
|{{Font color|red|-1.225%}}
|}
{{hideF}}
|-
|{{Graph:Chart|width=270|height=100|xAxisMin=1981|xAxisMax=2020|xAxisTitle=年份|yAxisTitle=人口數|type=line
|x=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
|y1=44692,44910,44780,44608,44510,44081,43794,43605,43526,43535,43533,43581,43385,43250,43063,42748,42384,41957,41782,41347,41249,41046,40720,40336,39990,39581,39218,38773,38535,37977,37614,37449,37155,36941,36172,35433,34691,33992,33471,33061
|colors=#FFD700
}}
|}
==地區==
根據[[台灣日治時期|日治]]時期日本殖民政府對台灣漢人的《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10/74/0e.html],本鎮中:

閩南人占多數的行政區:白東、白西、新埔、通灣,特別是前三里為絕對多數,皆占多數,而且大多數都是[[泉州府|泉州籍]]的閩南人為主。

客家人占多數的行政區:楓樹、烏眉、福龍、福源、南和、福興、圳頭、內湖、梅南、坪頂、平元、城北、城南、五南、五北、通東、通西等里。<ref>通霄鎮志454、455頁</ref><br />

由以上可見,在[[臺灣清治時期|清代]]到[[台灣日治時期|日治]]時期,本鎮,仍是[[客家人]]居多數,但受因本鎮南北兩側[[海線|海線地區]]的習慣口語影響,今日[[通霄鎮]]居民除了烏眉地區外,其餘地方很多都轉變成[[福佬客]],所以該鎮限現以通行[[台灣閩南語]]為主。

===人口集中西部沿海一帶===
民國六○年代之前,東部丘陵區曾種植香茅草提煉,種樟樹提煉樟腦油,種植相思樹燒木炭,獲利很可觀。但隨著香茅油、樟腦油價格的下跌,天然氣取代木炭,山坡地乃陸續退耕還林。但谷地狹小,種植稻米無法為生。甚者,因河川源頭呈樹枝狀,一條河流分叉成許多窩或坑,深居窩或坑中對外交通十分不便,因此年輕人口外流,人口老化嚴重;相對地,西部沿海平原一帶,交通便利,還有[[通霄精鹽廠]]、[[通霄發電廠|通霄火力電廠]]、建順煉鋼廠、漢洋公司等大型公司,就業機會較多,因此人口東少西多,造成'''東部散村''','''西部集村'''的差異。<ref>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三苗栗縣166頁</ref>

==行政==
=== 通霄鎮公所 ===
按民國95年10月19日公布的《苗栗縣通霄鎮公所組織自治條例 》,通霄鎮公所置以下職稱:
*鎮長一人,綜理鎮政,指揮、監督所屬員工及機關。
*主任秘書一人,承鎮長之命,處理鎮政。
*秘書、專員,受主任秘書之指揮、監督,掌理機要、動員、協調、核稿等事項。
並設以下課、室以及附屬機關:<br />

===組織架購===
*民政課
*農業課
*建設課
*財政課
*社會課
*行政室
*主計室
*政風室
*人事室
'''附屬機關'''
*通霄鎮公有零售市場
*通霄鎮清潔隊
*通霄鎮立圖書館
*通霄鎮立托兒所

== 行政區域 ==
*五北里、內湖里、白西里、坪頂里、城南里、通西里、通灣里、福源里
*五南里、平元里、[[白東里]]、南和里、烏眉里、通東里、新埔里、福興里
*內島里、平安里、圳頭里、城北里、梅南里、通南里、楓樹里、福龍里

====木雕業====
通霄鎮昔日為是木雕藝術主要鄉鎮,是由[[李金川]]開啟此地的木雕風氣。從1966年至1972年間,木雕的外銷訂單源源不斷,鼎盛時,從事木雕者有數千人,在南華社區平均每3戶就曾有1戶從事雕刻,而「通霄雕刻生產合作社」會員超過1千人,成了通霄鎮最賺錢的行業。但自從[[中山高速公路]][[三義交流道]]開闢後,許多木雕師傅基紛紛轉往三義鄉發展,導致該鎮的木雕產業日趨沒落,原規劃1979年打造的「通霄鎮南華雕刻城」也有始無終。<ref name="自由時報">{{Cite news|url=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291435|title=〈北部〉木雕師專雕神佛 盼尋回通霄風華|language=zh-tw|publisher=《自由時報》|author=張勳騰|date=2009-03-30|accessdate=2016-02-18}}</ref>

===金融===
*通苑區漁會通霄辦事處
*苗栗縣通霄鎮農會
*台灣土地銀行通霄分行
*通霄郵局苗栗14支局
*通霄白沙屯郵局苗栗15支局

===醫療===
[通霄光田醫院]是鎮上規模最大的醫療院所,此外還有數家地區診所分佈鎮內。

== 交通一覽 ==
=== 鐵路 ===
*[[海岸線 (臺鐵)|海岸線]]:[[白沙屯車站]] - [[新埔車站 (苗栗縣)|新埔車站]] - [[通霄車站]]

=== 主要道路 ===
*[[File:TWHW3.svg|23px|中華民國國道]][[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國道三號(福爾摩沙高速公路)]]
**[[通霄交流道]](144)
*[[File:TW PHW1.svg|23px|省道]][[台1線]]
*[[File:TW PHW61.svg|23px|省道]][[台61線|台61線(西部濱海快速公路)]]
**[[白沙屯交流道]](111)
**[[新埔交流道]](115)
**[[通霄一交流道]](121)
**[[通霄二交流道]](122)
*[[File:TW CHW121.svg|23px|縣道]][[縣道121號]]:<font size= -1>通霄鎮-[[苑裡鎮]]-[[大甲區]]</font>
*[[File:TW CHW128.svg|23px|縣道]][[縣道128號]]:<font size= -1>通霄鎮-[[西湖鄉 (台灣)|西湖鄉]]水甲埔-[[銅鑼鄉 (台灣)|銅鑼鄉]]-[[公館鄉 (臺灣)|公館鄉]]</font>

=== 客運 ===
早期[[台汽客運]]、[[巨業客運]]皆設有一車站於通霄火車站前,來往台北及台中,站體現為廢棄。

==教育==
=== 高級職業學校 ===
*[http://www.sdvs.mlc.edu.tw/ 苗栗縣私立賢德工商職業學校]

=== 國民中學 ===
*[https://www.fushing.mlc.edu.tw/ 苗栗縣立福興武術國中小]
*[http://www.tsjh.mlc.edu.tw/ 苗栗縣立通霄國民中學]
*[http://www.wumeijh.mlc.edu.tw/ 苗栗縣立烏眉國民中學]
*[https://www.csjh.mlc.edu.tw/ 苗栗縣立啟新國民中學]
*[https://www.nhjh.mlc.edu.tw/ 苗栗縣立南和國民中學]

=== 國民小學 ===
*[[苗栗縣通霄鎮通霄國民小學]]
*[http://www.toes.mlc.edu.tw/ 苗栗縣通霄鎮圳頭國民小學]
*[http://www.nhes.mlc.edu.tw/ 苗栗縣通霄鎮南和國民小學]
*[http://www.cjes.mlc.edu.tw/ 苗栗縣通霄鎮城中國民小學]
*[http://www.spes.mlc.edu.tw/ 苗栗縣通霄鎮新埔國民小學]
*[http://www.wufues.mlc.edu.tw/ 苗栗縣通霄鎮五福國民小學]
*[http://www.pdes.mlc.edu.tw/ 苗栗縣通霄鎮坪頂國民小學]
*[http://www.wumeies.mlc.edu.tw/ 苗栗縣通霄鎮烏眉國民小學]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819144229/http://www.cmes.mlc.edu.tw/ 苗栗縣通霄鎮啟明國民小學]
*苗栗縣通霄鎮福興國民小學

=== 幼稚園 ===
*通霄鎮立托兒所
*縣立五福國小附設幼稚園
*縣立啟明國小附設幼稚園
*私立若瑟(優生)幼稚園
*私立上智幼稚園
*私立小亨利幼稚園
*私立鴻德幼稚園
*私立先瑞幼稚園
*私立漢金托兒所(關閉)
*縣立烏眉國小附設幼稚園
*縣立南和國小附設幼稚園

===週邊旅遊景點===
*[http://www.5657.com.tw/miaoli/p02.htm 馬家庄]
*[http://www.tungshiau.gov.tw/beach/index.htm 通霄海水浴場](原通霄海洋渡假村、西濱海洋生態教育園區、濱海遊憩區)
:依法令目前區內不開放山訓活動<ref>參見[http://www.tungshiau.gov.tw/beach/sea_26.htm 遊客入場注意事項],原不開放之活動為山訓、烤肉、露營,大約2013年初,園方已將後二者從規則中去除(見入園告示牌);約同年夏天網上告示亦被更改,同時放入烤肉與露營用品商家的廣告</ref>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307093731/http://www.tungshiau.gov.tw/measage_tre.asp?action=tre&id=26 虎頭山公園]
*[[通霄神社]]
*[[壽公祠]]
*[[慈雲寺 (通霄鎮)|慈雲寺]]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804072041/http://www.flyingcowranch.com.tw/ 飛牛牧場]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1016041755/http://miaolitravel.net/scenic_spots.php?sn=144 挑鹽古道]
*[[白沙屯拱天宮]]-[http://www.baishatun.com.tw/ 白沙屯拱天宮媽祖廟]
*[[通霄秋茂園]]
*[http://tesf.tybio.com.tw/ 鹽的故鄉-通霄精鹽廠]
*[http://www.huangmun.com.tw/ 通霄荒木藝術中心(舊名:荒木藝苑)]
*通霄休閒農業服務中心
*[[通霄東龍宮]]

===當地特產===
[[牛奶]]、[[西瓜]]、[[柑橘]]、[[花生糖]]、[[稻米]]、[[土雞]]、[[電力]]、[[油桐花]]、[[鹽]]、[[彩虹玉米]]

===宗教文化===
*[[白沙屯 (苗栗縣)|白沙屯]]的[[白沙屯拱天宮|拱天宮]][[媽祖]]進香活動
*四圧[[媽祖|媽]]([[四圧]]為梅南、平安竹仔林、圳頭、平元)北港進香活動
*通霄灣(通灣)的慈淨[[媽祖]]進香
*通霄鎮市區大廟[[慈惠宮]]往北港進香活動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730 亞洲史地總論]]
37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