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下五旗

增加 2,974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下五旗'' File:T019e9d0cb569e98906.jpg|缩略图|右|[https://image.so.com/view?q=%E4%B8%8B%E4%BA%94%E6%97%97&src=tab_baike&correct=%E4%B8%8B%E4%BA%94%E6%97%…”
''下五旗''
[[File:T019e9d0cb569e98906.jpg|缩略图|右|[https://image.so.com/view?q=%E4%B8%8B%E4%BA%94%E6%97%97&src=tab_baike&correct=%E4%B8%8B%E4%BA%94%E6%97%97&ancestor=list&cmsid=9c95c002c7c60bc96ac561a642c8d097&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65#id=78725f5168296b6f0729bb40b486140b&currsn=60&prevsn=0&ps=59&pc=59 原图链接]]]
满洲八旗分[[上三旗]]和[[下五旗]],下五旗居上三旗之后。由皇帝亲领的三旗为"上三旗",由诸王、[[贝勒]]、[[贝子]]分领的五旗为"下五旗"。清朝入关前下五旗为正红旗、镶红旗、正白旗、镶白旗、镶蓝旗;入关后顺治皇帝凭借中央政权的政治经济力量,掌握正白旗,拨出正蓝旗,下五旗调整为[[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白旗、镶蓝旗。
== 概述 ==

下五旗主要任务是驻守京师和各地。雍正帝为进一步加强中央统治,严格区分下五旗中的旗分佐领(外佐领)和府属佐领(内佐领)的隶属关系,其占主要部分的旗分佐领,实际上亦由皇帝直接控制。

下五旗兵卫制官兵,满、蒙分左右两翼备宿卫。各设前锋统领一人,备警跸宿卫。各旗精选四千八百人为养育兵,训练技艺。后来兵额屡增,到乾隆年间,满、蒙养育兵已有两万零三百余人。

== 具体介绍 ==

下五旗有正红旗、镶红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

正红旗 : 下五旗之一。

【驻屯地】: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东部

【清末期管辖兵力】:74个佐领、兵2万3千

【总人口】:约11万5千人

【名人】:和珅(乾隆时的奸臣)老舍

镶红旗 : 下五旗之一。

【驻屯地】: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东部

【清末期管辖兵力】:86个佐领、兵2万6千

【总人口】:约13万人

【名人】:珍妃(光绪帝的宠妃)

镶白旗 : 下五旗之一。

【驻屯地】: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

【清末期管辖兵力】:84个佐领、约2万6千兵力

【总人口】:约13万人

【名人】:阿桂、善耆(肃亲王)

镶蓝旗 : 下五旗之一。

【驻屯地】: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东部

【清末期管辖兵力】:87个佐领、1个半分佐领、兵2万7千

【总人口】:约13万5千人

【名人】:侯宝林(相声家)、慈禧(咸丰帝贵妃)、肃顺(辛酉政变中遭处死的户部尚书)


正蓝旗 : 下五旗之一。

【驻屯地】: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

【清末期管辖兵力】:83个佐领、11个半分佐领、兵2万6千

【总人口】:约13万人

【名人】:崇绮(1864年状元。戸部尚书。同治帝之皇后阿鲁忒氏之父)
== 参考资料 ==
<ref>[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300466223.html?fr=iks&word=%CF%C2%CE%E5%C6%EC&ie=gbk 清朝满族的八旗中上三旗和下五旗各是什么]</ref>
[[Category:言官]]
[[Category:史官]]
[[Category:御史]]
[[Category:570 政治學總論]]
[[Category:802 漢語]]
15,71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