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罗杰·马丁·杜·加尔

移除 2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姓名 = 罗杰·马丁·杜·加尔
| 圖像 = [[File:罗杰·马丁·杜·加尔00.jpg|缩略图|居中|[https://img03.sogoucdn.com/v2/thumb/crop/xy/ai/w/240/h/240/t/0/iw/120/ih/120/ir/3?appid=200524&url=http%3A%2F%2Fpic.baike.soso.com%2Fugc%2Fbaikepic2%2F10698%2F20160728205300-1040704817.jpg%2F300 原图链接]]]}}
[[ ''' 马丁·杜·加尔]] ''' 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的获奖主要是由于他花了二十年时间创作的系列长篇小说《[[蒂博一家]]》中“所描绘的人的冲突及当代生活中某些基本方面的艺术力量和真实性”。<ref name="新东方网">{{cite web |url=http://fy.xdf.cn/201512/10398874.html |title=盘点15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 accessdate=2019-08-25}}</ref>= 人物 = 生平==
[[罗杰·马丁·杜·加尔]](Roger Martindu Gard,1881—1958),一八八一年三月二十三日生于塞纳河畔的纳伊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他的父亲是[[巴黎]]塞纳区法庭的诉讼代理人。杜加尔从少年时代就酷爱文学,特别爱读左拉和[[托尔斯泰]]等人的作品,但中学学习成绩一般。一八九八年,他考入巴黎大学文学系,两年后因学位考试未获通过。转入巴黎文献学院学习历史和中世纪建筑学。学院里的学习使他逐渐对历史和当代事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养成了尊重史实、客观严谨的创作和治学态度。一九五年杜加尔大学毕业,翌年偕新婚妻子游历北非,一九八年还钻研过一段时间精神病学,这些经历都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多方面的知识。<ref name="知网空间">{{cite web |url=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WSZ201604023.htm |title=名家轶事| accessdate=2019-08-25}}</ref>
很难想像有什么悲剧的结局比这种结局更严酷、更辛辣,有什么对失败的讽刺比这种讽刺更无情。但是马丁·杜加尔并没有把自己的讽刺指向他的主人公。也许他想表现的是和理想主义倾向对立的人间事变的野蛮和残忍,他的悲愤在这儿肯定是有理由的,但是整个插曲的叙述是冗长而细微的,它精确得几乎使人难以忍受。
= 人物 = 作品==
罗杰·马丁·杜·加尔(Roger Martin du Gard,1881年3月23日—1958年8月22日),法国小说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发表了两篇小说:《[[成功]]》(1910年)、《[[让·巴洛瓦]]》(1913年)。1916年回到巴黎,从事戏剧活动。1920年春天开始酝酿长篇巨著《[[蒂博一家]]》,《[[蒂伯一家]]》共八卷——《[[灰色笔记本]]》、《[[教养院]]》、《[[美好的季节]]》、《[[诊断]]》、《[[小妹妹]]》、《[[父亲的死]]》、《[[1914年夏天]]》、《[[结尾]]》,从1922年开始写作,直到1940年全部完成。1937年以《[[蒂博—家]]》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由于在他的长篇小说《[[蒂博一家]]》中表现出来的艺术魅力和真实性。这是对人类生活面貌的基本反映。”<ref name="豆瓣">{{cite web |url=https://book.douban.com/author/830508/ |title=加尔 Roger Martin du Gard| accessdate=2019-08-25}}</ref>
==写作特点==
马丁·杜·加尔的《[[蒂博一家]]》可以和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及[[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等其他长篇小说媲美,它进一步扩展了自传体小说和家族小说的写法,从家庭着手着重再现现实社会,以其历史文献式的真实记录,曲折感人的戏剧性情节,精细的心理描写和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反映了法国乃至整个西欧在二十世纪初的变迁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社会的深刻影响。
除上述作品外,马丁·杜·加尔还写过触及当时讳莫如深的乱伦问题的小说《[[非洲秘闻]]》(1931),反映法国农村生活的讽刺小品《[[古老的法兰西]]》(1933)以及作者因年老体衰未能最后完成的长篇小说《[[穆莫尔上校的回忆]]》。杜加尔对戏剧创作也有浓厚的兴趣,曾发表过反映农村生活的笑剧《[[勒鲁老爹的遗嘱]]》(1914)和《[[大肚子]]》(1924),还有描写性压抑的剧本《[[沉默寡言的人]]》(1932)等,但都没有引起什么反响。在戏剧创作上,他没有取得多大的成就。<ref name="孔夫子旧书网">{{cite web |url=http://book.kongfz.com/13553/816917177/ |title=1937年-蒂博一家-(全4册)| accessdate=2019-08-25}}</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作家]]
[[Category:法国人]]
[[Category: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