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9
次編輯
變更
前胡
,無編輯摘要
== 《[[別錄]]》:「 性 味 苦,微寒,無毒。」==
== 《[[滇南本草]]》:「性寒,味苦辛。」归经 ==
== 《綱目》:「手足太陰、陽明。」功效 ==
== 《[[本草經疏]]》:「入手太陰、少陽。」主治 ==
== 參考文獻 禁忌 == {{Reflist}}
阴虚咳嗽、寒饮咳喇患者慎服。 == 形态特征 ==[[File:前胡663.jpg|缩略图|[Categoryhttps:410 //bkimg.cdn.bcebos.com/pic/00e93901213fb80e925fc12236d12f2eb83894bd?x-bce-process=image/watermark,image_d2F0ZXIvYmFpa2UxNTA=,g_7,xp_5,yp_5/format,f_auto 醫藥總論原图链接]]][[Category:370 多年生草本,高0.6-1米。根颈粗壮,径1-1.5厘米,灰褐色,存留多数越年枯鞘纤维;根圆锥形,末端细瘦,常分叉。茎圆柱形,下部无毛,上部分枝多有短毛,髓部充实。 基生叶具长柄,叶柄长5-15厘米,基部有卵状披针形叶鞘;叶片轮廓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三出式二至三回分裂,第一回羽片具柄,柄长3.5-6厘米,末回裂片菱状倒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至截形,无柄或具短柄,边缘具不整齐的3-4粗或圆锯齿,有时下部锯齿呈浅裂或深裂状,长1.5-6厘米,宽1.2-4厘米,下表面叶脉明显突起,两面无毛,或有时在下表面叶脉上以及边缘有稀疏短毛;茎下部叶具短柄,叶片形状与茎生叶相似;茎上部叶无柄,叶鞘稍宽,边缘膜质,叶片三出分裂,裂片狭窄,基部楔形,中间一枚基部下延。 复伞形花序多数,顶生或侧生,伞形花序直径3.5-9厘米;花序梗上端多短毛;总苞片无或1至数片,线形;伞辐6-15,不等长,长0.5-4.5厘米,内侧有短毛;小总苞片8-12,卵状披针形,在同一小伞形花序上,宽度和大小常有差异,比花柄长,与果柄近等长,有短糙毛;小伞形花序有花15-20;花瓣卵形,小舌片内曲,白色;萼齿不显著;花柱短,弯曲,花柱基圆锥形。 果实卵圆形,背部扁压,长约4毫米,宽3毫米,棕色,有稀疏短毛,背棱线形稍突起,侧棱呈翅状,比果体窄,稍厚;棱槽内油管3-5,合生面油管6-10;胚乳腹面平直。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 生长习性 == 前胡为宿根 植物 學總論]],喜冷凉湿润的气候,土壤以土层深厚、疏松、服沃的夹沙土为好,温度高且持续时间长的平坝地区以及荫蔽过度,排水不良的地方生长不良且易烂根,质地粘重的黄泥土和干燥瘠薄的河沙土不宜栽种。 == 产地生境 == 分布于中国甘肃、河南、贵州、广西、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武夷山)。生长于海拔250-2000米的山坡林缘,路旁或半阴性的山坡草丛中。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宜昌。 == 炮制 == 冬季至次春茎叶枯萎或未抽花茎时采挖。 前胡: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 蜜前胡: 取前胡片,照蜜炙法炒至不粘手。 ==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418 410 藥學;藥理學;治療學医药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