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方华

增加 2,31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李方华 (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子显微学专家)| 图像 = [[File: 李方华 ,1932 .jpg|缩略图|center|[http://www.casad.cas.cn/wcm/sourcedb_ad_cas/zw2/json/sxwlxb/200906/W020100512780972162307.jpg 原图链接]]]| | 性别 = 女| 出生日期 = 1932 年1 月6日生于 | 国籍 = 中国 香港,凝聚态 | 民族 = 汉| 籍贯 =广东德庆| 职业 = 物理学 、电子显微学专 ,中国电子衍射及高分辨电子显微学先驱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 。1950年李方华考入武汉大学物理系;1956年从前 | 母校 = 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系 毕业后回国,进入 }}<big><big>'''李方华'''</big></big><big><ref>[http://www.casad.cas.cn/aca/371/sxwlxb-200906-t20090624_1792043.html 中国科学院 物理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60年开始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用自己改装的设备开展了电子衍射单晶体结构的分析与研究,在中国最早开展单晶体衍射结构分析和测定晶体中氢原子位置的工作 ] </ref></big><big><ref>[2] ;1982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日本大阪大学应用物理系学习;1993年当选为 http://www.bjb.cas.cn/ddjs/cxwh/cxfcl/200412/t20041220_1848277.html 中国科学院 北京分 士;1996年担任中国电子显微学会理事长;199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3年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是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科学家;200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ref></big><big><ref>[3] ;2009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6/10/359019.shtm 科学 与技术进步奖 [4网新闻] 李方华主要从事衍射物理,高分辨电子显微学和晶体学研究。在高分辨电子显微像的衬度理论和图像处理理论与方法研究,微小晶体结构测定,原子分辨率晶体缺陷测定,以及准晶体学的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5] 。</ref></big>
中文名李方华 <br> 物理学家 1932年1月生于香港,籍贯广东德庆。1956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系。1993年当选为中 科学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中国 出生地 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 中国 香港 电子显微学会理事长。出生日期1932年1月6日 职 业<br>== 学科研工作者 育背景 == 1956年 毕业 院校 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系 == 主要成就工作经历 ==* 1956年-1961年,被分配到了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1958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担任研究实习员。* 1961年-1978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 1978年-1986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任副研究员。* 1986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 1982年10月-1983年5月,前往日本大阪大学应用物理系任访问学者。* 1993年 当选 中国科学院院士 * 1996年-2000年,担任中国电子显微学会理事长。* 1998年 当选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 研究方向及领域 == == 科研成果 ==20世纪60年代提出校正电子衍射动力学效应的方法,借此测定了晶体中的氢原子位置。70年 建立了衍射晶体学与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相结合的图像处理技术,用此测定了多种微小晶体的结构。80年代提出一种高分辨电子显微像衬度理论,是上述技术的理论依据,也是首次观察到晶体中轻原子锂的理论指导。提出了基于相位子缺陷的准晶体结构测定方法,并付诸实际应用。近十年建立了测定原子分辨率晶体缺陷的图像处理技术,成功应用于半导体和超导体材料。 == 主要奖项及荣誉==* 1979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三等奖,第二完成人。* 1984年,李方华课题组以“点阵像的建立与晶体结构的直接观测”项目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二等奖。* 1989年,以高分辨电子显微学赝弱相位物理近似像衬理论及晶体结构新现象,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1991年,以高分辨电子显微学中的图像处理理论和方法研究,获得中国物理学会叶企孙物理奖。* 1991年,以准晶体结构和相位子缺陷研究,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1992年,获得中国电子显微学会桥本初次郎奖(个人奖)。* 1992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1993年 中国电子显微学会钱临照奖(个人奖)。* 1994年 巾帼建功立业标兵(国家机关妇工委评)。* 2001年 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妇女。* 2002年,在她70岁华诞之时,国际电子显微学会学术期刊《Ultramicroscopy》出版专刊予以庆贺。* 2003年2月27日,获得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是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科学家。* 2005年,以微小晶体结构测定的电子晶体学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9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学术成就及著作==2009年,撰写的专著 《电子晶体学与图像处理》 出版。 == 籍 贯参考资料=={{Reflist}}== 广东德庆外部链接 ==[http://www.cas.cn/xw/cmsm/200306/t20030605_2692870.shtml] 杰出女科学家李方华院士剖析科研评价体系 中国科学院
8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