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韩昭侯

增加 103 位元組, 5 年前
为政举措
[[献子]]之子[[宣子]]徙居州。[[宣子]]子[[贞子]]徙居[[平阳]]。至于“郑”这个地方,最初不是韩的领土,而是另外一个[[诸侯国]]——[[郑国]]。《[[史记]]》记载“[[哀侯]]元年,与赵、魏分[[晋国]]。二年,灭郑,因徙都郑。”我们知道,春秋与战国分野的标志就是韩、魏、赵的三家分晋。所以,说[[战国时期]]的[[韩国]]都城应该是郑。
《[[史记]]》记载秦吞并[[韩国]]时韩的疆域范围:“九年,[[秦虏王]]安(韩最后一个王),尽入其地,为颖州郡。”以上资料说明,韩的领土范围大致应是[[黄河]]以南,故不包括河北,在[[颖水]]之滨,故在[[河南]]界内,[[郑州]]、[[洛阳]]之间,[[西北]]与[[山西]]接壤,南不过[[淮河]]一线(当时是楚地)。 <ref>[http://roll.sohu.com/20120305/n336662713.shtml 申不害变法图强兴韩国],搜狐网</ref>
'''农业'''
11,4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