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58
次編輯
變更
天津贝壳堤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 天津贝壳堤 </big> ''' |- | [[File:548451546541651.jpg|缩略图|居中|[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4488/20160721073741-1433847406.jpg/800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lemmaId=188942&now=https%3A%2F%2Fpic.baike.soso.com%2Fugc%2Fbaikepic2%2F4488%2F20160721073741-1433847406.jpg%2F800&type=1#simple_0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天津贝壳堤 所属城市:[[天津市]] |} '''天津贝壳堤'''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古贝壳堤之一(另两处为美国路易斯安那州贝壳堤、南美苏里南贝壳堤),是几十年来科学家研究的重要对象,在国际上的海洋、第四纪地质、古气候、古环境研究领域占有重要位置。它是“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整个保护区由贝壳堤、牡蛎滩和七里海湿地生态系统组成,是古海岸变迁极其珍贵的海洋遗迹。天津地区对贝壳堤、牡蛎滩和湿地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这里已成为海洋、地质、地理等系统和院校研究海岸演变、古气候、湿地生态等学科的重要场所。
=='''基本内容'''==
* 中文名称:天津贝壳堤
*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 建议游玩时长:建议1小时
* 所属城市: [[ 天津市]]
=='''简介'''==
天津沿海一带海生贝壳富集成堤,当地称“蛤蜊堤”、“沙岭子”或贝壳堤。其中所含 贝壳达数十种,按层序分布排列,绵延数十公里。现发现3条,大致沿渤海湾西岸分布的贝壳堤,自东而西,第Ⅰ堤北起高上堡,向南经蔡家堡、 驴驹河、高沙岭、马棚口至歧口与第Ⅱ堤汇合,海拔3~4米,多呈弧形残丘,马棚口至歧口段连续成堤。第Ⅱ堤分布于白沙岭、军粮城、泥沽、上古林、歧口、贾家堡、狼坨子一带,海拔3~4米,这一列连续成堤,基本完好。第Ⅲ堤经小王庄、张贵庄、巨葛庄、沙井子、西刘官庄等处,海拔4~5米,部分段落被后期沉积物覆盖,在巨葛庄附近出露地表,但人为破坏严重。堤内所含贝壳种属主要有: 毛蚶、文蛤托氏昌螺、 扁玉螺、 竹蛏、三角口螺等10多种。贝壳堤即由贝壳及其碎屑混以沙粒组合而成的堤状堆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