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维吾尔族人

增加 223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维吾尔族人</big> '''
|-
|<center><img src=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b01e67c38edcae3.webp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www.360kuai.com/pc/9cdd64ec67b6d02f5?cota=4&kuai_so=1 来自快资讯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维吾尔族人</big> '''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 :维吾尔族人
维吾尔族是一个多源民族,最主要的来源有两支:一支是来自蒙古草原的回纥人,另一支是南疆绿洲上的土著居民。这两部分人于公元840年大规模汇合,至16世纪初完全融合完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维吾尔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优秀的 ''' 化,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基本介绍维吾尔族维吾尔族学家''' 维吾尔族是一个多源民族,最主要的来源有两支 一支是来自蒙古草原的回纥(hé)人,另一支是南疆绿洲上的土著居民。这两部分人于公元840年大规模汇合,至16世纪初完全融合完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维吾尔 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
'''传统节日''' “维吾 :肉孜节、古 ”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联合”。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 邦节 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乌 木齐、伊犁等地,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以及河南开封、郑州等地。孜节
'''代表食品''' :馕、抓饭、烤包子、拌面|}'''<big>维吾尔族</big>'''是一个多源民族,最主要的来源有两支:一支是来自蒙古草原的回纥人,另一支是南疆绿洲上的土著居民。这两部分人于公元840年大规模汇合,至16世纪初完全融合完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维吾尔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 基本介绍 ==维吾尔族是一个多源民族,最主要的来源有两支:一支是来自蒙古草原的回纥(hé)人,另一支是南疆绿洲上的土著居民。这两部分人于公元840年大规模汇合,至16世纪初完全融合完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维吾尔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联合”。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乌鲁木齐]]、伊犁等地,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以及[[河南]]开封、郑州等地。 在中国西北边陲新疆,有一座白雪皑皑的天山,天山脚下聚居着一个民族——维吾尔族。 总人口达987万人(2009年),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维吾尔族共计41.3796万人(2006年)2007年,新疆人口稳步增长常住人口达2095.19万,人口出生率为16.79‰。各民族中,维吾尔族有897.67万人,占总人口的45.73%。根据史籍记载:维吾尔族原是公元三世纪游牧于中国北方和西北贝加尔湖以南、额尔齐斯河和巴尔喀什湖一带的游牧民族。由于受部落间战争的影响,各个部落的分支逐渐迁徙西域(今新疆),先后曾被译为“韦纥”、“乌纥”、“袁纥”、“回纥”、“回纥”、“畏兀(wù)儿”,以后才改为“维吾尔”,沿袭至今,是“团结”、“联合”之意。 维吾尔族以农业为主,种植棉花、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此外还擅长园林艺术。中国最大面积的葡萄生产基地,即葡萄沟就在离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东南184公里的吐鲁番盆地 。维吾尔族也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如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维族舞蹈等闻名中外。维吾尔族传统舞蹈有:[[《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普塔舞》等;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有:《赛乃姆》、《夏地亚纳》;民间乐器有“达甫(手鼓)、“都他尔”和“热瓦甫”等。维吾尔民族医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民族使用维吾尔语,该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历史上维吾尔族人民曾先后使用过古突厥文、回纥文、古维吾尔文等。公元10世纪伊斯兰教传人后,逐步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经创制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20世纪80年代初,又恢复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
== 分布地区 ==维吾尔族 也有属于自己独 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北部、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英国]]、加拿大、荷兰、伊拉克、[[德国]]、巴基斯坦、巴西、埃及、阿塞拜疆、比利时、印度尼西亚、印度、[[马来西亚]]、马尔代夫、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沙 的文化艺术,如故事集《 凡提的故事》 拉伯、阿富汗、俄罗斯、伊朗、[[美]]国 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 法国 维族舞蹈 日本 闻名 外。 亚地区,当中大部份都在新疆 维吾尔 族传统舞蹈 自治区居住,另外在湖南省桃源县和常德县(今鼎城区)有集中分布。现 :《顶碗舞》 人口大约1007万人(2011年),80%的人口集中在库尔勒 《大鼓舞》 阿克苏 《铁环舞》 喀什 《普塔舞》等; 和田四个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 维吾尔族 是官方统计的55个少数 间舞蹈有:《赛乃姆》 族之一。在伊斯坦布尔、迪拜 《夏 亚纳》;民间乐器 那、利雅得、[[慕尼黑]]、华盛顿、多伦多、悉尼与东京也 “达甫(手鼓)、“都他尔”和“热瓦甫”等。 一定量的 维吾尔 族侨 族医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民族 使用 音乐 ===== 传统音乐 ===古代西域 维吾尔 地区的龟兹乐久负盛名。玄奘周游列国后在《大唐西域记》卷一中记载:“屈友国(即龟兹)管弦伎乐 该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 特善诸国 历史上 ”可想像 维吾尔 族人民曾先后使用过古突厥文、回纥文、古维吾尔文等。公元10 在西元4 世纪 伊斯兰教传人后,逐步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 时就创造出了如此灿烂 维吾尔 音乐 化并闻名世界 中华人民共和 如果说“特善诸 成立后,曾经创制以拉丁字母为基础 新文字,20世纪80年 龟兹乐是古 维吾尔音乐的典范 又恢复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 那么现今流传在新疆地区并与龟兹乐有渊源关系 的维吾尔 木卡姆则是今日得艺术瑰宝
== 折叠 维吾尔木卡姆 ==“木卡姆”是中亚、南亚、西亚、北非及整个伊斯兰文化圈内拥有的一种乐舞形式。“木卡姆”这个词源于阿拉伯语。在现代维吾尔语中,这个词有广、狭两个含义,广义指一种大型古典歌舞套曲,狭义则指以散板形式维吾尔木卡姆,他被誉为“维吾尔音乐之母”,源于民间,是融合维吾尔民歌、器乐、说唱、歌舞于一体的大型歌舞套曲形式。维吾尔木卡姆与其他国家的木卡姆相比,数量最多,艺术形式完整,为世界所瞩目。椐今新疆和田学者毛拉·伊斯迈托拉·穆吉孜的《乐师传》 (1893)记载,木卡姆形成于15到16世纪。维吾尔木卡姆按流行地区和风格特色,可 为南疆木卡姆、北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等等多种。每一种木卡姆有六至十二套。人们常说的十二木卡姆,是指南疆木卡姆,是由十二部大型古典套曲组成,每一部套曲又包括“穷乃合曼”、“达斯坦”和“麦西热甫”这三个大部分。“穷乃合曼”从散板序唱开始进行,紧接是慢速的太孜,到热烈的赛乃姆和大赛勒克,末尾以轻快的太喀特结束,其中有歌曲和舞曲,各曲间有间奏曲。“达斯·坦”由三到六首叙事歌组成,曲间有完整的间奏曲,音乐由慢而快,曲调相当流畅。“麦西热甫”由三至六首节拍不同的舞蹈歌曲组成,曲间无间奏曲,情绪热烈而奔放。十二木卡姆共有歌曲、乐曲260首,全部演唱一遍需要二十多个小时。伴奏乐器有萨它尔(主唱者自拉自唱)、弹布林、热瓦甫、都它尔、丈介克、卡龙、小手鼓等等。北疆木卡姆,是19世纪由南疆传入,也有12套。除没有“穷乃合曼”之外,结构与南疆木卡姆相同。音乐比较明快,主演唱者用弹 林或者萨它尔。而哈密木卡姆流行于东疆的哈密 地区。与南、北疆木卡姆相比较,风格结构不尽相同。它由短小的散序起唱,接着演唱系列短小的歌曲和歌舞曲,无间奏曲。它也有十二套,称哈密十二木卡姆。其伴奏乐器有哈密艾介克(似中胡)、刀郎热瓦甫、手鼓等。全部歌曲有262首,从头演唱一遍约需12个小时。木卡姆唱词,一些为古代名人诗作,每行15个音节,基本表现人民热爱生活,批判黑暗,向往幸福;另一类来自民间艺人,每节4句,每句7个音节,内容多反映爱情和生活。
== 维吾尔族 刀郎艺术 ==刀郎是喀什地区麦盖提、巴楚、莎车的一种文化现象。刀郎舞称刀郎赛乃姆,音乐称刀郎木卡姆。刀郎舞是一种礼俗性舞蹈,逢节日喜庆, 口主 们都 分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跳刀郎舞。开场时唱散板序歌,不舞。接着按严格 西北部、乌兹别 程式歌舞:奇 斯坦、土耳其、英国、加拿大 提麦(6/8) 荷兰 赛乃姆<4/4) 伊拉 赛乃 、德国、巴基 (2/4) 巴西、埃及、阿塞拜疆、比利 赛勒玛(2/4),跳刀郎舞的 、印度尼西亚、印度、马来西亚、马尔代夫、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沙特阿拉伯、阿富汗、俄罗斯、伊朗、美国、法国、日本等中亚 候,人们要围圈席 而坐,男女相对起舞 当中大部份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居住 动作粗犷、豪迈。音乐由慢变快 另外在湖南省桃源县和常德县(今鼎城区)有 舞蹈由两人对跳变为 中分布 体舞 随后出 口大约1007万人(2011年),80% 竞技性旋转表演。刀郎舞 人口集中在库尔勒 唱词,有表现狩猎 打仗和生产劳动的,也有反映爱情生活。歌腔高亢激越。伴奏乐器有刀郎热瓦甫,刀郎艾介 喀什 卡龙 和田 小手鼓等。近期 个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 川流行歌手罗林取艺名“刀郎”,一些 维吾尔 族是官方统计的55个少 人认为这和“刀郎”其实毫无关系,而导致了大多 民族之一。在伊斯坦布尔、迪拜、麦地那、利雅得、慕尼黑、华盛顿、多伦多、悉尼与东京也有一定量 人对刀郎艺术 维吾尔族侨民 误会
== 折叠 民族 简史习俗 == 关于 维吾尔族 的族源 待客和作客都有讲究。如果来客 说法不一。维吾尔民族 要请客 按自己的发展史记载。本民族与突厥族同出与匈奴民族 坐在上席 是匈奴族的单于的两个王子发生争斗分裂 摆上馕、各种糕点、冰糖等 带领自己的部下逐渐形成了突厥和回鹘两个不同的民族 夏天还要摆上一些瓜果 回鹘就是维族的 给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饭做好后再端上来,如果用抓饭待客 所以维吾尔语与其他的突厥族语言基本相同 饭前要提一壶水 只是发音上有所区别 请客人洗手。吃完饭后 包括远在小亚细亚的已经与当地民族融合很久的土耳其语 由长者领作“ 和维吾尔语基本相同 瓦” 维吾尔族 待主 到土耳其一个月就可以 收拾 全学会土耳其语和阿塞拜疆语 食具,客人才能离席。吃饭时 他们听这两种语言与听哈萨克等民族语言没有什么区别 客人不可随便拨弄盘中食物 就像是在听方言。而许多民族学家错误的认为其先民是 追溯至公元前3世纪北方游牧民族丁零以迄铁勒。 随便到锅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 国不 历史 注意不让饭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来放在自己跟前 汉文文献中对 维吾尔 饭单 这个族名有 上。共盘吃抓饭时, 将已抓起 译写。4世纪写 饭粒再放进盘中。饭毕,如有长者领 作“ 袁经 都瓦 ,6世纪末、7世纪初写作“韦纥”,788年以 ,客人不能东张西望或立起。吃饭时长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饭 写作“回纥”,788年以 饭后必须洗手,洗 至13世纪70年代改写 只能用手帕或布擦干,忌讳顺手甩水,认 “回鹘”,13世纪70 那样不礼貌。男女青 代至17世纪40年代写作“畏兀儿”,17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则称“回部” 要结婚时,由阿訇 “缠回”等。还有人认 伊玛目(均 其族源可追溯至公元前3世纪的“呼揭” 宗教职业者)诵经,将两块干馕沾上盐水,让新郎 “乌揭” 新娘当场吃下,表示从此就像馕和盐水一样,同甘共苦 甚至远古塔里木盆 白头到老。婚宴要在 毯上铺上洁白 原始土著民族 饭单,最先摆上馕、喜糖、葡萄干、枣、糕点、油炸馓子等,然后再上手抓羊肉、抓饭 维吾尔族维吾尔族
== 唐天宝三年(744年)回纥消灭突厥汗国 典型食品 ==维吾尔族最爱吃馕、抓饭、烤包子、拌面等食品 居住在鄂尔浑河 有很多著名的风味菜肴 色楞格河沿岸的回纥人建立了回纥汗国 小吃 其统辖范围包括贝加尔湖西南 如烤全羊 叶尼塞河上游 手抓羊肉 泰山西南 木丁 天山以北 薄皮包子 兴安岭以东 烤羊肉串 广大地区 后曾占领过天山以 此外还有:油馓子、银丝擀面(维吾尔语称“玉古勒”)、哈勒瓦、羊杂碎、曲连、烤 部分地区 七河流域 葡萄干 真珠河(今锡尔河) 哈密瓜 拨贺那(今费尔干纳) 黄萝卜(胡萝卜)酱 地,与唐朝长期友好,曾两次派兵助唐平定安史之乱并与唐多次和亲
== 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回鹘汗国破灭,回鹘部众除一小部分留在原居住地外,绝大部分被迫进行大迁徙。分南下与西迁,南下主要分为二支,其中一支奔向河西走廊,与早在 相关视频 ==麻黑普洱茶 易 则天时南渡大漠而徙居于河西的回纥部众聚合。建牙帐于甘州(今甘肃张掖),被称为甘州回鹘或河西回鹘。麻黑古茶园不是很多茶友都去过!<div style="clear:center">{{#iDisplay:page/c08248j24x1|740|420|qq}}</div>
== 咸通二年(872年)在甘州自立可汗,11世纪上半叶为西夏击败,后又为蒙古所统治。他们长期繁衍生息,今甘肃省的裕固族,这一支回鹘人的后裔。另一支回鹘部众来到天山以北,以西州(即高昌,今吐鲁番盆地)为中心建立起高昌回鹘政权,史称西州回鹘或高昌回鹘。其政权一直存在到元朝中期,他们与当地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劳动生息, 互交流,逐渐融合,发展成为这一部分地区今天的维吾尔族。西迁的第三支回鹘人进入中亚地区,和先于他们进入这一地区葛逻禄等部汇合。因其活动于葱岭以西,史称葱岭西回鹘。 在9世纪末到13世纪初,这一支回鹘,联合其他突厥语系部落建立政权,称为喀喇汗王朝,其极盛时期的疆域包括今塔里木盆地的中部和西部、伊犁河流域和巴尔喀什湖以东、楚河流域和伊塞克湖周围、锡尔河中游和阿姆河中游的以东地区。他们与塔里木盆地的居民在长期生息中逐步发展为这一地区的近代维吾尔族。另一说认为维吾尔族自古就生活在新疆境内,后与西迁的回鹘人聚合发展成近代维吾尔族。 辽保大四年(1124年)耶律大石率众西迁,建立“西辽”,辖地包括今新疆及迤西地区, 1211年为乃蛮王屈出律所灭。 1218年蒙古灭乃蛮,其间今新疆的维吾尔族先后受西辽与乃蛮贵族的统治, 1234年并入蒙古察合台汗国。 1371年,明朝洪武四年,察合台汗国灭亡,新疆境内分裂为许多割据政权。 17世纪初,天山南部建立了叶尔羌汗国,与清朝维持着朝贡贸易 系。 1678年,康熙十七年,由于白山派和卓勾结准噶尔蒙古贵族攻入南疆,叶尔羌汗国灭亡。 清乾隆二十至二十二年(1755~1757年)清朝平定了准噶尔之乱。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在新疆设总统伊犁等处将军,实行军事管制制度, 光绪十年(1884年)正式建省。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维吾尔族同各族人民一起,为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民族分裂,进行了长期斗争,进一步加强了抵御侵略和反分裂的力量。历史上维吾尔族的政治家、学者、翻译家如廉希宪、阿礼海涯、桑哥、安藏、贯云石、鲁明善等,都对祖国作过很多有益贡献。 折叠民族习俗维吾尔族维吾尔族资讯 ==维吾尔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讲究。如果来客,要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各种糕点、冰糖等,夏天还要摆上一些瓜果,先给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饭做好后再端上来,如果用抓饭待客,饭前要提一壶水,请客人洗手。吃完饭后,由长者领作“都瓦”,待主人收拾完食具,客人才能离席。吃饭时,客人不可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不可随便到锅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时注意不让饭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来放在自己跟前的“饭单”上。共盘吃抓饭时,不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进盘中。饭毕,如有长者领作“都瓦”,客人不能东张西望或立起。吃饭时长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饭前饭后必须洗手,洗后只能用手帕或布擦干,忌讳顺手甩水,认为那样不礼貌。 男女青年要结婚时,由阿訇或伊玛目(均为宗教职业者)诵经,将两块干馕沾上盐水,让新郎、新娘当场吃下,表示从此就像馕和盐水一样,同甘共苦,白头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铺上洁白的饭单,最先摆上馕、喜糖、葡萄干、枣、糕点、油炸馓子等,然后再上手抓羊肉、抓饭。 典型食品:维吾尔族最爱吃馕、抓饭、烤包子、拌面等食品,有很多著名的风味菜肴和小吃,如烤全羊、手抓羊肉、帕尔木丁、薄皮包子、烤羊肉串等,此外还有:油馓子、银丝擀面(维吾尔语称“玉古勒”)、哈勒瓦、羊杂碎、曲连、烤南瓜、葡萄干、哈密瓜、黄萝卜(胡萝卜)酱等。{{Reflist}}
6,57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