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刘先银

增加 45,29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职业 = 著名学者、书画家、中国林业出版社编审
| 代表作品 = 毛泽东诗词赏析,唐太宗温泉铭与文怀沙汤泉赋,温正瑞书圣教序,梅花香自苦寒来—陈俊愉传。
}}
 
}}
'''<big>刘先银</big>''
刘先银 (著名学者、书画家、中国林业出版社编审) 锁定
本词条由艺术家词条权威编辑与认证网络平台 参与编辑并审核 。
刘先银,安徽无为人。1978年始就读于无为一中、安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清华大学等,1992年获生态学理学硕士。
 
1986年于黄山学院任教。现为中国林业出版社编审,中国生态书画院理事长, 北京见心悟一书画院秘书长,中林生态文化出版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林业文联常务理事,中国书画名家网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96年撰文中提出汇源果汁的发展思路:山区绿化,农民致富,国家创汇的发展战略,成为汇源果汁的发展的理论基础。
 
1999年中央电视台1套播出的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18集大型专题电视片《今日中国》担任总策划。
 
1999年荣获国家林业局“首届梁希林业宣传突出贡献奖”。
 
1998-2008年总策划的江泽慧主编《中国名花专著系列》获第五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科技成果奖金奖。
 
2003年总策划的彭镇华等著“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工程建设系列著作”出版工程2011年被列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2013年2月列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2014年荣获我国新闻出版领域的最高奖中国出版政府奖。
 
2011年书画作品入选新闻出版总署举办的首届全国书画大展《光荣的使命书画展》。书画作品由中国海派画廊总经销。
著有《博爱颂:人类千禧交响诗》(1999),《温正瑞书圣教序》(2005),《唐太宗温泉铭与文怀沙汤泉赋》(2007),《毛泽东诗词赏析》(2008),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梅花香自苦寒来—陈俊愉传 [3] 》(2014)等著作。
 
== 个人履历 ==
 
刘先银, 1963年出生于安徽无为。1978年始就读于无为一中、安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清华大学等,获生态学理学硕士学位。1986年于黄山学院任教。现为中国林业出版社编审,总编辑主任。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林业文联常务理事,中国剑光书画院艺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艺术家联盟网高级艺术顾问,安吉国际吴昌硕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书画名家网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 成就荣誉 ==
《万壑同源》迎接香港回归祖国
[[File:《万壑同源》迎接香港回归祖国.jpg|有框|居中|
[https://gss1.bdstatic.com/9v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c0%3Dbaike92%2C5%2C5%2C92%2C30/sign=42c279dcf21fbe090853cb460a096756/cdbf6c81800a19d88537c2af33fa828ba61e4667.jpg 原图链接] [https://baike.baidu.com/pic/%E5%88%98%E5%85%88%E9%93%B6/1082661/0/cdbf6c81800a19d88537c2af33fa828ba61e4667?fr=lemma&ct=single#aid=0&pic=cdbf6c81800a19d88537c2af33fa828ba61e4667 来360网]]]
 
 
1995—1997年度被林业部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996年在中国林业报撰文,提出汇源果汁的发展思路:山区绿化,农民致富,国家创汇的发展战略,成为汇源果汁的发展的理论基础。
 
1996年,与杨京岛先生共同组织策划当代十六位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的杰作《春风百汇》《万壑同源》。朱新礼——北京汇源果汁集团总裁,得知这一创意,毅然拍板,出巨资资助,巨画的创作进入了具体的实施。迎接香港回归祖国。两幅画面上分别签有:何海霞、梁树年、白雪石、宗其香、马振声、李春海、徐义生、李黎;胡絜青、萧淑芳、梅阡、郭怡宗、金鸿钧、王成喜、李涵、詹庚西。这些名字将随着这有着纪念意义的画卷载入史册。
 
1998年9月经刘先银推荐人天书店经理邹进在中国地质博物馆一楼开店成功,提出配送资料室、图书馆及个人书架的服务理念,为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迅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999 年,荣获国家林业局“首届梁希林业宣传突出贡献奖”。
刘先银书法:太初有道
刘先银,现为 1998年始任 中国林业出版社 编审 1999年任《今日 中国 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 》大型专题电视片的宣传总策划。2001年起任策划三室主任 中国林业文联常务理事 副编审 中国剑光书画院艺术委员会副 总编辑办公室 任,编审等。2002年 参加 共中央党校国家机关分校 生态书画院理事长, 家林业局党校第21期党员领导干部进修班学习。组织策划《 中国 艺术家联盟网高级艺术顾问,安吉国际吴昌硕艺术 可持续发展林业 研究 院客座教授, 与探讨》一书。在1998年组织策划的《 中国 书画名家网顾问 兰花专著系列》的基础上,2003年,组织策划方案,通过不懈努力,在原来的深圳梧桐山苗圃场的基础上 ,中国 美术家协会会员。1999年荣获 首个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成立,2006年01月10日, 国家 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在深圳挂牌,并由企业转为事 单位,获得中编办的编制批准,定为司 “首届梁希 级单位。主任:刘仲健(原为深圳市园 业宣传突出贡献奖” 集团董事总经理),名誉主任:赵学敏 总策划 大悦城 江泽慧主编《 概念源于 粮集团总裁宁高宁与 名花 著系列》在第五届 家学者文怀沙欧阳 国花卉博览会科技成果奖评比中荣获金奖。总策划的彭镇华 石刘先银 一次小聚受到启发,作为孔子故乡人士,夜读《论语》,读到一句话, 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出版工程”列 近者悦,远者来”得来的灵感,意 “十二五” 给到来的人以愉快的享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图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图册(11张)2010年参加中共中央党校国家机关分校 国家 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013 林业局党校第36期党员领导干部进修班学习。2014 列为 [4] 国家 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书画作品入选新闻出版总署举办 林业局、中国林业发展区划办公室 主编,刘先银责任编辑 光荣的使命书画 《中国林业发 区划》(5卷) 荣获 优秀 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 奖。 著有《[[毛泽东]]诗词赏析》(2008)《温正瑞 书画艺术1992年10月,刘先银的 圣教序》(2005)《博爱颂:人类千禧交响诗》(1999) 画作品入选中国美术馆“首届东方艺术大赛”展览并获得一、二 奖。1997年,书法 品参加由新加坡新神州艺术院主办的“火凤凰杯”中国全国精品书画大赛并获银奖 梅兰芳大剧院周年庆典填词书法梅兰芳大剧院周年庆典填词书法1996—1999年组织策划了“纪念全民义务植树十五周年座谈会”及著名画家何海霞、胡絜青、梁树年、萧淑芳、秦岭云、白雪石、启功、凌禹门、沈鹏、欧阳中石、范曾、崔铁成、李炎兴、陈梦麟、梁斌、梅阡、李春海、李涵、程振国等联袂绘制巨幅画卷《同心描绘秀美山川》《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春风百汇》《万壑同源》《祖国万岁》等重大社会活动。1997年出版有《北京艺术交流中心书画集》等。1999年,主编《博爱颂:人类千禧交响诗》,介绍了被誉为“热爱和尊重人民的艺术家”“举足轻重的肖像艺术大师”刘宇一,在1993、1994和1995年,刘宇一以《良宵》《女娲之歌》《瑶池会仙图》三幅讴歌中华民族魂与魄的力作。2000年,庆祝联合国千年首脑大会胜利召开国际油画大师刘宇一教授历时五年创作油画《和平颂:人类千禧交响诗》的总策划、总代理。书画润格根据中国书画名家作品润格评估委员会等,按照国内市场评定为:刘先银教授书法作品每平方尺10000元人民币;绘画作品每平方尺20000元人民币。刘先银题字书画润格刘先银题字书画润格(66张)评定日期:2011年8月生态学研究《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及中国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徐化成(1994)、刘先银等(1994)则是林业工作者中较早将景观生态学原理、方法应用到森林景观生态研究中的学者。《我国封山育林研究进展》:徐化成、刘先银等(1991~1993),在我国首次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山海关林场封山育林40年来景观格局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封山育林后,景观要素类型的主要变化是斑块的破碎、消失、合并、扩大或缩小;斑块形状趋于规则;森林岛数目增加,总面积加大,形状指数降低。封山育林后的24年间(1954~1978),灌草群落向灌木林、天然林等转化十分明显;24年以后(1978~1991),裸岩向其他类型的转化显著;裸岩优势度值下降,总面积减小。这一研究定量地阐述了封山育林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及过程,揭示了长期封山育林可使景观森林化这一必然趋势。白育英(2000)通过26年封育与封育前对比,即通过航测相片的对比发现:无论从林班的总体或某一小班看,总趋势是幼龄林形成近熟林,疏林形成密林,散生林形成疏林或密林,灌木林地和宜林荒山经人为造林措施形成人工林,林分面积增大,林木胸径增粗,活立木蓄积增大。徐化成、刘先银等,研究表明,经过40年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该林场的森林覆盖率由7.8% 提高到74.7%。森林覆盖率的增加来源于天然林(主要是油松林、槲树林、椴树林)面积的扩展,灌草群落、天然林地向天然林的转化以及人工造林,其中封山育林使森林覆盖率提高52,人工造林提高14.9。核心期刊刘先银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安徽省马尾松人工林气候生产潜力的初步研究 植物生态学报,1989年 第02期2.大蜀山马尾松人工林晴天太阳辐射光谱及光能利用率的研究 中国农业气象,1994年 第01期3.山海关林场油松-槲树林种群结构的研究 中国林学(英文版),1995年 第01期4.立足本地实际 培养所需人才 加快农村致富步伐──山西省浑源县创办“果林技术学校”的做法值得借鉴,《中国林业教育》 1995年02期5.中国的生态环境及自然灾害 国土绿化,1995年 第05期6.生态平衡生态演替 森林与人类,1996年 第01期7.师心吐蕊──记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画家李春海中国林业教育,1996年 第04期8.生态平衡与人类生存发展 国土绿化,1996年 第05期9.防治血吸虫病的新路 国土绿化,1997年 第02期10.国画名家联袂作画庆回归 今日中国(中文版) 1997年11期11.来自绿色的呵护 生态经济,1998年 第02期12.垃圾处理要从源头治理 中国林业,1998年 第10期13.生物克隆繁殖的基因逐步缺失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6期14.中国森林生态网络建设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突出成果 中国林业,2003年 第14期15.传承森林文化 提升林业品牌 中国林业,2004年 第09期16.关注森林 绿我中华——全国书画大赛随笔 绿色中国,2004年 第21期17.诗书话生态 翰墨结友谊 绿色中国,2004年 第23期18.关注森林 凝注笔端 森林与人类,2004年 第11期19. 茶:“清醒文化”的代表 绿色中国,2005年 第01期20.青翠竹藤编起中国结——国际竹藤组织在中国的发展 绿色中国,2005年 第03期21.四时花香 万壑鸟鸣 绿色中国,2005年 第05期出版策划1993年10月,《小兴安岭经济植物彩色图鉴》出版发行1994年6月,《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林》出版发行1994年6月,《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 (自然保护区系列丛书)出版发行1994年10月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 (自然保护区系列丛书)出版发行1994年10月 《孩子与美术——教与学》出版发行1994年10月《伏牛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 (自然保护区系列丛书)出版发行1994年12月铁铮主编的《绿色革命之光百项林业科技成果荟萃》出版发行1995年2月张长录,吕树润主编的《陕西古树名木》出版发行1995年8月,《兴林灭螺论文选集》出版发行。作者:江泽慧主编1995年,《中国新林种:抑螺防病林研究》出版发行,江泽慧 彭镇华著1996年,《长江中下游低丘滩地综合治理与开发研究论文选集》出版发行,彭镇华,江泽慧主编1997年5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出版发行。1997年6月,《中国森林(第1卷)》(责任编辑:宫连城刘先银李德林)出版发行。刘先银书名题字图集刘先银书名题字图集(12张)《温正瑞书圣教序》(江西美术出版社,2005)《中国名花专著系列》(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2008)《中国书法名帖经典》等图书、丛书出版发行。1998年10月 《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 (自然保护区系列丛书)出版发行。1999年2月,《中国杉树》出版发行。作者:彭镇华著1999年3月,《大别山五针松及起源》出版发行。作者:彭镇华, 江泽慧著1999年6月,《中国森林(第2卷)》针叶林出版发行。1999年10月《宁夏白芨滩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自然保护区系列丛书) 出版发行。2000年,《北海景山公园志》出版发行。2000年6月,《中国森林(第3卷)》阔叶林出版发行。2000年10月,《西藏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出版发行。2000年12月,《中国森林(第4卷)》竹林灌木林经济林出版发行。2001 年《陶然亭公园志》出版发行。2001年《中国森林(第2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1年,《中国森林(第2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正式奖1998-2008年总策划的《中国名花专著系列》历时10余年,由中国花卉协会会长江泽慧主编,著名花卉专家陈俊愉、彭镇华、陈心启、王学智、刘仲健、张佐双、薛守纪、林斌等,著名摄影家邵华、高占祥、高强、王建国、王高潮、雷嗣鹏等,将其多年的辛勤劳动成果——名花培育技法、名品鉴赏、文化渊源,每品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自成体系,展示名花美丽的色彩、动人的神韵、典雅的风姿,传承名花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具欣赏性和收藏价值。《中国名花专著系列》是花卉界有着广泛而深远影响的力作,赵朴初、王光英、陈慕华、何鲁丽、胡絜青、文怀沙、柴泽民、凌禹门、启功、范曾、沈鹏、刘炳森、千家驹、刘先银、李志松等名家题词赞誉。其发行遍布东南亚,欧美及日本,韩国,我国的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在海内外花卉界赢得声誉并引起关注,对我国、东南亚乃至世界花卉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第五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科技成果奖评比中,《中国名花专著系列》荣获金奖。2001年,第五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科技成果奖评比中,《中国名花专著系列》荣获金奖;中国兰花专著系列有:1.中国兰花观赏与培育及病虫害防治;刘先银出版图书图册刘先银出版图书图册(20张)2.中国兰花水晶艺研究及水晶名品鉴赏;3.中国兰花奇花艺研究及奇花名品鉴赏;4.中国兰花色叶艺研究及色叶复合艺名品鉴赏中国名花专著系列有:1.中国牡丹培育与鉴赏及文化渊源;2.中国牡丹名品及文化艺术鉴赏;3.中国芍药;4.中国芍药品种鉴赏与培育;5.中国君子兰;6.中国杜鹃花园艺品种及应用;2001年,第五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科技成果奖评比中,《中国兰花专著系列》荣获金奖。1999-2006年,负责编辑的《琅琊山植物志》(精)(Langyashan sylva),1999年出版发行。2001年11月,《首届中国国际插花花艺博览会作品精选集》出版发行2001年11月,《香山公园志》出版发行2002年,《中山公园志》出版发行。2002年,《ABT及GGR国际应用合作研究》王涛等 主编,出版发行。2003年,黑龙江省第八届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评审中,《中国野生大型真菌彩色图鉴(1)》获二等奖。2003年3月,负责编辑的“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工程建设研究系列著作”陆续出版。作者:彭镇华 等著。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出版工程有:1.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研究;2.中国城市森林;3.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安徽实践;4.长江中下游滩地杨树栽培与利用;5.上海现代城市森林发展;6.中国城市森林建设理论与实践;7.绿竹神气;8.绿色江苏现代林业发展;9.中国城乡乔木;10.中国城乡乔木(英文版)(Urban and Rural Arbores in China) ;11.北京林业发展战略;12.福建现代林业发展战略;…………2003年5月刊登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研究与探讨》中的“在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人的解放与人的发展问题,探讨中国林业建设的思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的解放与人的发展问题出发,探讨中国林业建设的新思路,中国林业战略转变是中国林业建设的核心,必将促进人的解放与人的发展。人的解放和人的发展是建立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的基础上的;我们要加快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满足人的各种需求;推动森林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做好自然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全社会的自然科学素养和保护自然环境的自觉性。2003年组织策划中国名花图谱系列丛书。2004年8月,负责组织策划编辑的《中国菊花图谱》出版发行。作者:薛守纪。2005年3月,负责组织策划编辑的《中国茶花图谱》(第1集)(华东茶花)出版发行,作者:叶茂宗 冯志征。2005年策划编辑的《中国金花茶栽培与开发利用》《中国金花茶饮用与人体健康》陆续出版发行。作者:陆敏珠 梁盛业等编著。2005年,黑龙江省第八届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评审中,《中国野生大型真菌彩色图鉴(2)》获一等奖。2005年正式出版的《绿竹神气》,2007年荣获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绿化基金会、国家林业局联合授予的第三届梁希林业图书期刊奖。作者是中国林业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彭镇华教授,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中国林科院院长、中国林学会理事长、国际竹藤组织董事会联合主席江泽慧教授。2006年,《大别山植物志》出版发行。訾兴中等主编2006年1月中国林业学术论坛,著名林业科学家论著《吴中伦云南考察日记》出版发行《韦艺和:体现艺术的价值,绽放艺术的彩虹》一文,2006年发表于《行愿文化》第2期2006年4月《植物园研究》出版发行2006年5月书画作品参加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2006年12月, 策划编辑的《黄山珍稀植物》《黄山珍稀动物》出版发行。2007年3月,编著《唐太宗温泉铭与文怀沙汤泉赋》出版发行。刘先银著作刘先银著作2007年3月,策划编辑的《宣纸制造》出版发行。2007年7月,策划编辑的《历代梅画赏析》出版发行。2007年9月书画作品参加迎奥运全国著名书画名家作品展。2007年10月,策划编辑的高等院校应用数学教材《MATLAB与数学实验》出版发行,该书由周本虎,瞿勇 主编,周本虎,瞿勇 李薇,熊萍 著2008年1月,负责编辑策划的《晋绥风土(上下册)》出版发行。2008年2月,编辑策划的全国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典型技术推介《食用菌栽培技术》《林下经济植物栽培技术》《营林与造林技术》《畜牧业生态养殖技术》出版发行。2008年3月,负责编辑策划的《中国兰文化》出版发行。2008年5月,《关于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思考》编辑出版,著者:雷加富,作序:许嘉璐。2008年5月,《中国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实践与探讨》编辑出版,主编:孙建。2008年5月,为《盆景制作与养护300例》作序-----立体的画 无声的诗。2008年7月,总策划:献给第29届北京绿色奥运的一份特殊礼物,体现“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真正内涵的《北京古树神韵》主编:牛有成赵凤桐;执行主编:董瑞龙张慧光孔繁歭郑秉军。该书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发行2008年8月,为迎接2008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召开,负责编辑《五环连五洲世界花卉展》出版,该书由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 北京植物园编著。2008年8月,编著《毛泽东诗词》(李志松书法隶书)正式出版发行。2008年9月,策划编辑《中国杜鹃花园艺品种及应用》出版,该书由林斌编著。书中在介绍杜鹃花"发展历史" "诗词文化" "栽培繁育" "实际应用" "国外传播"等重点内容。该书是一部内容丰富、图片精美、极具欣赏性和收藏价值大型杜鹃花专著。2008年10月,《世界竹藤》英文版( Bamboo and Rattan in the World)出版。该书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竹藤组织董事会联合主席、中国竹产业协会会长江泽慧主编。作为对国际竹藤组织成立十周年的献礼,《世界竹藤》英文版一书11月2日在北京首发。2008年11月填踏莎行词一首以贺并书遗(wei,赠予)梅兰芳大剧院创建一周年:题写:壮族生活情感与灵魂题写:壮族生活情感与灵魂院建盛世,周年庆典,各界名流交相重。艺抱风云泽心田,国粹京剧人争颂。朗润明珠,翩仙彩凤,梅郎合受千秋供。四恩深厚吉祥殿,放翁大笔今堪用。绘画《恩泽奕世---山恒久,水长流》为梅兰芳大剧院周年庆典致贺。并题写对联:“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风送幽香郁郁畹华梅兰芳”以助兴。2008年11月,为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陆敏珠著作:广西壮族文化系列丛书 《壮族生活情感与灵魂》题写书名。2009年绎注《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2009年编著《岁月长亭连短亭》2009年5月,编辑题写书名的《观花观果植物选择与造景》出版发行。该书主编白顺江,聂庆娟,纪惠芳。宣传策划赵方。2009年5月,编辑题写书名的《中国油茶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出版发行。该书主编束庆龙、张良富教授。2009年7月,组织编写的《温凤海书法》出版发行,该书由赵方先生主编。国家森林公园理论与实践国家森林公园理论与实践2009年7月,组织策划的《中华凤凰图典》出版发行,编著者:湖北省荆州市广播电视局局长钟扬波先生。2009年7月,组织策划的《国家森林公园理论与实践》出版发行,著者:福建省林业厅副厅长兰思仁博士。2009年8月,书画作品参加“辉煌六十年——百名将军百名部长百名画家书画展”,此次展览内容丰富,于8月28日上午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隆重举行。2009年9月,编著《跟毛泽东学诗词》正式出版。2009年9月,书画作品参加中国军事博物馆展出的“纪念建国60周年名家书画艺术展”跟毛泽东学诗词刘先银蒋焱兰编著跟毛泽东学诗词刘先银蒋焱兰编著2009年9月,书画作品参加在中国长城博物馆展出的由北京秦唐翰墨书画院和中国长城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中国人全球华人文化盛典—艺术中国60华诞当代书画名家精品展。2009年9月,书画作品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展”。2009年10月,负责编辑的《五台山区森林与生态史》《山西森林与生态史》正式出版,以庆祝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著者:翟旺 米文精。2009年10月,赵方主编的《刘先银书画作品》画册出版发行。2009年12月,《世界竹藤》英文版荣获第四届梁希林业图书期刊奖2010年1月,《中国兰文化》荣获第六届蔡元培社会科学奖。2010年1月,编辑题写书名的《绿色经济》出版发行。2010年1月,编辑策划出版的《中国书画名家作品经典》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2010年1月,负责编辑的《海峡西岸现代林业发展战略》出版发行。著者:彭镇华。2010年3月,负责编辑的《江西齐云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集》出版发行。2010年4月,负责编辑的《山西森林立地分类与造林模式》出版发行。作者:田国启 邝立刚朱世忠 等著。《韦艺和:体现艺术的价值,绽放艺术的彩虹》一文,2010年发表于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韦艺和书画集》2010年第三十六期党员领导干部进修班2010年7月,负责编辑的《灵芝培育与食用》出版发行。作者:苏朝安韩省华葛立军等著。2010年8月,负责编辑的《完美主义研究》出版发行。作者:訾非等著。2010年8月申报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有:1.“林改”出版工程;主编:贾治邦2.“划时代的绿色丰碑”出版工程;主编:贾治邦3.“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工程建设研究系列著作”主编:彭镇华4.“深圳植物志”系列共5卷;主编:李沛琼 李 勇2010年8月,负责编辑的《基于3S技术的云南省松材线虫病风险评估》出版发行。作者:石雷等著。2010年8月,负责编辑的《沙地桑树生态产业化开发与利用》出版发行。作者:胡俊周金星等著。2010年10月,负责编辑的《亚洲热带竹笋培育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手册》(英文版)出版发行。江泽慧 主编。2010年11月,负责编辑的《真菌研究与森林》出版发行。米文精 慕童 主编。2011年1月,为2011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名家韦艺和画集》,撰写序言:《贤者神游 华果圣音 ----画家韦艺和彩竹动漫》。2011年3月,特约编审的《竹乐器的世界》正式出版。2011年5月,策划编辑的《湿地高等植物图志》出版发行。2011年5月,中国林业出版社图书目录(2002)出版。2011年5月,中国林业出版社图书目录(2003)出版。2011年5月,中国林业出版社图书目录(2004)出版。2011年5月,中国林业出版社图书目录(2005)出版。2011年5月,中国林业出版社图书目录(2006)出版。2011年6月,书画作品入选“光荣的使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全国新闻出版行业书画展。  2011年8月,策划编辑的《中国林业出版社走出去战略推荐图书目录》。2011年9月,总策划的博士学术文库系列的《中国生态安全系统评价》正式出版,杨时民著。2011年9月,总策划的《陕西古树神韵》正式出版,张社年主编。2011年9月,策划编辑的《中国小兴安岭(伊春)森林资源彩色图鉴》正式出版,刘长青,刘旭东, 丁全志主编。2011年10月,策划编辑的(中国林业学术论坛. 林业著名科学家论著)《城市景观中的树木与森林: 结构、格局与生态功能》正式出版,吴泽民编著。2011年10月,题写书名的《明晰产权与勘界发证: 林权登记发证怀化(2003~2010)工作实务研究》正式出版, 蒲剑云著。2011年10月,题写书名的《竹林生态研究》正式出版 ,费世民主编。2011年11月,总策划的博士学术文库系列的《木材物理学专论》正式出版,马尔妮, 赵广杰 编著。2012年1月,题写书名的《中国金花茶图谱: 汉英对照》正式出版 ,作者:梁盛业, 陆敏珠, 黄晓娜主编。2012年3月,策划的学术研究文库《哲理侗文化》正式出版 ,作者:陈应发 著。2012年5月,组织策划的选题《中国的绿色增长——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林业的发展》(3卷)被新闻出版总署列入全国百种迎接党的十八大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名列第七。2012年7月,为见心悟道——邓世华、李圩、严安、颜新荣、刘美华,五人展在北京开幕撰写开篇词 [3] 。2012年8月,书画作品参加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秦皇岛市政协、中国生态书画院共同主办举办的“百鸟朝凤喜迎十八大——中国野生鸟类摄影书画精品展 [5] ”。2012年8月,题写匾额“刘氏宗祠 [6] ”,“光裕堂 [7] ”。2012年10月, [8] 《濡须刘氏光裕堂》续修族谱序。《濡须刘氏光裕堂》续修族谱序图册《濡须刘氏光裕堂》续修族谱序图册(13张)2013年2月,刘先银总策划的“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出版工程”,列入2013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2013年3月,刘先银 著“观赏园艺学界泰斗”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陈俊愉传 [9] ,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联合打造“大家丛书”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梅花香自苦寒来——陈俊愉传。2013年6月,策划的《中外竹乐器大观》(英文)出版项目,通过前期审核、专家组初评和评审委员会终评,列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3年“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资助项目。2013年6月,策划的选题《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列入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主题出版 [9] 。2013年6月,刘先银当选为北京生态文化协会副秘书长 [3] 。2013年7月,组织策划的数字出版选题《筑力北京(中国)——数字化建筑资源传播平台和教育服务系统》项目入选2013年“北京市数字出版原创出版工程”。2013年12月,刘先银书画作品列入 [10] 中国邮政主题电话卡和邮票的封面素材出版发行。2013年12月,刘先银书画作品参加 [11] "温暖2013贺岁展"2013年12月,荣获我国新闻出版领域的最高奖中国出版政府奖。2014年2月,策划的选题《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纪实》(电子出版物)列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2014年4月,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联合打造“大家丛书”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梅花香自苦寒来—陈俊愉传》出版发行。2014年9月,担任 [12] 中林生态文化出版研究中心主任。2014年9月,题写书名的《绍兴艺兰集》正式出版 ,作者:俞谷松 马性远 等。2014年9月,刘先银序言:美好生活是智慧所赏 [13] ,贾育平摄影《不易忘却的光影》刘先银:安徽电视台及中央电视台专访刘先银:安徽电视台及中央电视台专访(22张),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发行。2014年11月,组织 [14] “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工程建设系列著作出版工程”编写专家座谈会。2015年4月,中林生态文化出版研究中心组织召开 [15] “中国林业出版社培训工作专题会议”。作品评述刘先银书画作品刘先银书画作品(31张)《今日世界》2005年第09期评述:刘先银教授的书法,内涵丰富,不仅讲究书法的典雅清正,而且具有一定的文化意味,体现了作者对汉文字的美化和风格化,透射出儒雅的风韵。书法艺术风格是艺术家在创作中表现出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表现在作品独特的整体风貌以及所造成的独特境界,是书法家艺术个性张扬的结果。书法家由于生活经历,艺术修养,个性特征、审美趣味以及性格的不同,在选择书体,表现手法诸方面都会有自己的特点,由此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风格也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气质、精神风貌。这也是数千年传统文化积淀在书法家心灵中的高能反映,体现在线条中的微妙之处,给人以无限的遐思。黑格尔说:“风格一般指的是个别艺术家在表现方法和笔调曲折等方面完全出现他个性的一些特点” 。刘先银书画作品图册刘先银书画作品图册(39张)刘先银的书法笔力厚重,具有金石气息,是其文化内涵、艺术修养和书法功力不经意的流露。书法的赏析不仅是体会作品点画、结体、章法的匠心与功力以及师承、流派、风格,更重要的是通过作品去感受书家的气质、情感及其审美追求。书法家靠手和思想来创造,欣赏者靠眼力来挖掘发现作品点画布白中蕴藏的生命与灵魂。欣赏书法作品既要有对作品宏观的把握如气势、神采、布白,又要有细微的观察如用笔、用墨、结构、线条等等。首先,观线条质量,察作者创作时的用笔、用墨及其笔法。其次,观线条点画组合的汉字结构,察艺术造型的意趣和哲理。其三,观赏布白包括结字、行气、章法。其四,观神采,即书法作品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神采是作者精神境界的忠实记录,与作者的情感、性格、修养密切相关。优秀的书法作品必须是形美神足,形神兼备,欣赏者就是要领会体势,捕捉神采。总之,刘先银的书法具有古朴高格的审美追求,耐人寻味。沉稳、深邃是他的作品中折射出的气质和精神风貌。诗文集艺海探珠:刘先银诗文集 [16] 。《刘先银诗文集》收集刘先银教授的诗文作品,涉及绘画学者国学名家的书画评论和报告文学,以及编辑出版论述等。1.贤者神游 华果圣音 ----画家韦艺和彩竹动漫2.艺术人生十周年范曾先生的温暖话语3.陕西西安楼观台4.著名书法家张虎5.记著名女画家苹州女史汪德祖老人6.春风百汇 万壑同源7.记巨幅国画《祖国万岁》8.四时花香 万壑鸟鸣9.记北京风情画家崔铁成10.田滋茂:用书法抒写人生11.韦艺和:体现艺术的价值,绽放艺术的彩虹12.著名书画家陈梦麟13.著名花鸟画家李炎兴14.刘先银踏莎行词一首以赠梅兰芳大剧院周年庆典15.刘先银专访景喜猷16.范曾:与天地精神相往来。17.刘先银专访文怀沙18.自信人生三百年19.画到生时是熟时:读邓世华的画20.论编辑工作的规范与创新国家重点“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出版工程”,列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林业为主的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特别是2002年在国务院领导亲自指导下,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开展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从国家整体的角度和发展要求提出了生态安全、生态建设、生态文明的“三生态”指导思想, 中央并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9号文件,林业发展受到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广泛重视,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中国人多地少、森林资源分布不均等国情和林情下,如何搞林业建设才能使其更好的发挥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提供丰富林业产品和促进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多种功能,我们提出搞“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工程建设”的设想,并在国家科技部、国家林业局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全国25各省市的46个试验点开展了试验示范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成为制定国家林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同时,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探索,提出了我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科学布局的框架、建设技术和综合评价体系,积累了一些新的经验。取得了研究成果。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彭镇华等著的“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工程建设研究系列著作” 2003年3月陆续出版。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工程建设研究系列著作内容包括: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理论,生态问题,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森林在国土生态安全中的作用,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理论的形成,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实践;各研究区域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的理念、环境变迁、林业发展历程、森林生态网络建设的意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森林生态网络建设的目标、森林生态网络分区建设;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的背景、经济社会条件与评价、气候、土壤、植被条件、森林资源评价、生态安全问题;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总体规划、林业主体工程规划等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精品项目会议“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工程建设系列著作出版工程”精品项目编写工作会议在竹藤中心召开。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国际竹藤中心博士生导师彭镇华教授主编的“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工程建设系列丛书”,被列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精品项目。2011年10月27日上午,彭镇华教授项目团队和出版社编写组在国际竹藤中心召开工作会议,就精品项目的具体实施进行了研究。会议由中国林业出版社总编辑办公室主任“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工程建设系列著作出版工程”项目主持人刘先银主持。“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系列著作编写工作会议2011年11月19日,由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林业出版社共同组织策划的“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系列著作编写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北京林业大学宋维明校长、中国林业出版社金旻社长以及中国林业出版社总编辑主任编审刘先银、林业科技出版中心主任徐小英、北京林业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王平、财务处处长刘诚和系列著作部分著作者出席会议。会议由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陈建成院长主持。会上,中国林业出版社金旻社长传达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精神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对“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的具体要求。金旻社长说,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林业事业的发展,林业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森林是重要而独特的战略资源,具有可再生性、多样性、多功能性,承载着潜力巨大的生态产业、可循环的林产工业、内容丰富的生物产业。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碳储库,减少森林损毁、增加森林资源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中国高度重视林业建设,把发展林业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中央文件也一直强调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上具有特殊地位。本系列著作的编著出版是对以上中央精神的进一步宣传发动和贯彻落实,也是对我国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具体落实。金社长强调本系列著作的编著出版既是填补该科研领域的空白之举,也是林业出版工作的重大使命。同时提出了把本系列著作打造成国家级图书精品项目,以最终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为目标的出版思路。系列著作总主编、北京林业大学宋维明校长在会上讲话,首先完全赞同对于林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的阐述和对本系列著作的出版定位,有信心、有能力将这套图书打造成国家精品图书。然后介绍了北京林业大学以及相关兄弟院校在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方面的研究情况和进展,认为这些研究工作为本系列著作的编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提出北京林业大学也将该系列著作作为2012年北京林业大学60年校庆的献礼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和推进。最后宋维明总主编对系列著作总体工作进行了部署,对著作的编写提出了具体要求:①要提倡内容创新,注重高水平原创作品;②要实现著作编写与国家科研成果的对接,突出国家科研成果,体现国家水平和国家精品战略的成果;③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图书编写工作,保证时间投入,将著作编写作为重大工程、品牌工程、骨干工程来落实。会上向宋维明校长颁发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系列著作总主编的聘书;宋维明总主编向系列著作作者颁发了聘书,中国林业出版社和作者双方签订了协议。最后,会议主持人陈建成院长以“出版一套图书,获得一个奖项,培养一批人才”为目标高度总结了本次会议。在友好热烈气氛中,与会者合影留念,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组织策划由中国林业出版社编审刘先银等策划,中国书画印研究院院长、中国书画名家网艺委会主席、广东省陆河美术协会主席李赞集先生创办的中国书画名家网是国内书画领域具有权威性、专业性的国际互联网站。组织策划参加的书画活动有:1. 2001年10月18日举办“全国书画名家名作邀请展”;2. 2002年8月26日主编《当代中国书画名家精典》由香港天马图书出版公司出版;3. 2003年3月13日主编《中国书画印》由香港天马图书出版公司出版;4. 2004年3月26日举办“中国书画作品邀请展”;5.2005年6月举办“中国青梅之乡”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展;6. 2006年8月12日举办“中国书画名家网精品展”;7. 2007年2月21日举办“创和谐迎新春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展”;8. 2007年9月15日举办“迎奥运振兴中华中国名家作品展”;9. 2007年7月协办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华慈善书画名家爱心助学”等活动;10. 2007年9月举办“迎奥运振兴中华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展”;11.2008年5月18日举办“艺术之春,爱心共存”慈善活动等;12.2008年5月举办“艺术之春,爱心共存”为四川汶川地震灾区义捐慈善活动;13.2009年1月14日举办“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展”;14. 2009年3月21日举办“贺新春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展”;15. 2009年9月28日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展”;16. 2010年1月正式出版发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中国书画名家作品经典》;17.2010年9月举办“百名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展”;18.2010年10月,举办“迎亚运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展入选书画作品展示”;19.2011年2月举办“阔步迈进十二·五全国书画家书画作品展”;20.2011年7月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90华诞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21.参加2011年9月15日至16日,在山东济南召开的中国编辑学会第15届年会。年会围绕"编辑规范与编辑创新"这一主题,就新时期编辑工作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等问题展开研讨;22. 2011年10月举办“全国书画名家题字作品展”;刘先银书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刘先银书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23.2012年2月,策划统筹《龙年腾飞---全国书画家作品展》在陆河隆重举行;24.2012年2月举办“喜迎十八大龙年国际书画名家作品展”。25.2012年3月策划“锄山鼓”影视及庐山文化发展项目。26.2012年3月策划“弘扬雷锋精神 艺展书画风采”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展特展。27.2012年4月24日,在中国生态书画院举办生态文明与生态书画高端论坛。28.2012年5月14日,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动物博物馆、中国生态书画院共同主办举办的“2012年全国‘爱鸟周’活动暨‘与鸟共舞’生态书画展”在国家动物博物馆拉开帷幕。29.2012年9月12日,喜迎十八大龙年国际书画名家作品展在中国书画名家网展出。30.2012年10月10日,书画作品参加北京世纪名人国际书画院在首都体育馆名人馆举办“喜迎十八大”第七届中国名人名家书画精品展。31.2012年11月,北京见心悟一书画院——邓世华、李圩、严安、颜新荣、梁敏琴、刘美华,六人水墨写生展在北京展出 [17] 。32.2012年11月,艺术评论:苦行探道 见心悟一:记邓世华山水画写生创作与研究 [18] 。33.举办2014~2015林业新闻写作与办公室管理专题培训班。34.举办 [19] 新《预算法》学习暨2014~2015林业机关事业单位会计骨干培训班。35.举办2015林业干部新闻写作与办公室管理专题培训班。36.举办 [20] 2015全国林业行政执法业务骨干培训班。37.举办2015全国林业干部公文写作与办公室管理专题培训班;38.举办2015年度国有林场改革暨林场场长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专题培训班;39.举办《森林火灾隐患评价标准》学习暨2015年度全国森林防火业务骨干培训班;40.举办“油用牡丹产业发展与丰产栽培技术培训班”;41.举办“林业单位电子文件管理基础与电子文件鉴定归档培训班”;42.举办“林业单位网络舆情监测、分析与处置培训班”;43.举办“森林公园建设策略与经营管理体制培训班”;44.举办“2015全国林业计划与资金管理业务骨干培训班”;45.举办《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专题学习班;46.举办《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学习暨2015林业系统后勤服务中心业务骨干培训班;47.举办 [21] 2015全国绿化造林工作管理业务骨干培训班;林社字〔2015〕26号
2,5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