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刘先银

增加 32 位元組, 5 年前
作品评述
《今日世界》2005年第09期评述:
刘先银教授的书法,内涵丰富,不仅讲究书法的典雅清正,而且具有一定的文化意味,体现了作者对汉文字的美化和风格化,透射出儒雅的风韵。
 书法艺术风格是艺术家在创作中表现出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表现在作品独特的整体风貌以及所造成的独特境界,是书法家艺术个性张扬的结果。   书法家由于生活经历,艺术修养,个性特征、审美趣味以及性格的不同,在选择书体,表现手法诸方面都会有自己的特点,由此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风格也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气质、精神风貌。这也是数千年传统文化积淀在书法家心灵中的高能反映,体现在线条中的微妙之处,给人以无限的遐思。黑格尔说:“风格一般指的是个别艺术家在表现方法和笔调曲折等方面完全出现他个性的一些特点” 。刘先银书画作品图册刘先银书画作品图册(39张)
刘先银的书法笔力厚重,具有金石气息,是其文化内涵、艺术修养和书法功力不经意的流露。书法的赏析不仅是体会作品点画、结体、章法的匠心与功力以及师承、流派、风格,更重要的是通过作品去感受书家的气质、情感及其审美追求。书法家靠手和思想来创造,欣赏者靠眼力来挖掘发现作品点画布白中蕴藏的生命与灵魂。
 
欣赏书法作品既要有对作品宏观的把握如气势、神采、布白,又要有细微的观察如用笔、用墨、结构、线条等等。首先,观线条质量,察作者创作时的用笔、用墨及其笔法。其次,观线条点画组合的汉字结构,察艺术造型的意趣和哲理。其三,观赏布白包括结字、行气、章法。其四,观神采,即书法作品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神采是作者精神境界的忠实记录,与作者的情感、性格、修养密切相关。优秀的书法作品必须是形美神足,形神兼备,欣赏者就是要领会体势,捕捉神采。
 
总之,刘先银的书法具有古朴高格的审美追求,耐人寻味。沉稳、深邃是他的作品中折射出的气质和精神风貌。
 == 诗文集==艺海探珠:刘先银诗文集 [16]
《刘先银诗文集》收集刘先银教授的诗文作品,涉及绘画学者国学名家的书画评论和报告文学,以及编辑出版论述等。
 
1.贤者神游 华果圣音 ----画家韦艺和彩竹动漫
 
2.艺术人生十周年范曾先生的温暖话语
 
3.陕西西安楼观台
 
4.著名书法家张虎
 
5.记著名女画家苹州女史汪德祖老人
 
6.春风百汇 万壑同源
 
7.记巨幅国画《祖国万岁》
 
8.四时花香 万壑鸟鸣
 
9.记北京风情画家崔铁成
 
10.田滋茂:用书法抒写人生
 
11.韦艺和:体现艺术的价值,绽放艺术的彩虹
 
12.著名书画家陈梦麟
 
13.著名花鸟画家李炎兴
 
14.刘先银踏莎行词一首以赠梅兰芳大剧院周年庆典
 
15.刘先银专访景喜猷
 
16.范曾: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17.刘先银专访文怀沙
 
18.自信人生三百年
 
19.画到生时是熟时:读邓世华的画
 
20.论编辑工作的规范与创新
== 国家重点== 
“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出版工程”,列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林业为主的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特别是2002年在国务院领导亲自指导下,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开展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从国家整体的角度和发展要求提出了生态安全、生态建设、生态文明的“三生态”指导思想, 中央并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9号文件,林业发展受到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广泛重视,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在中国人多地少、森林资源分布不均等国情和林情下,如何搞林业建设才能使其更好的发挥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提供丰富林业产品和促进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多种功能,我们提出搞“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工程建设”的设想,并在国家科技部、国家林业局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全国25各省市的46个试验点开展了试验示范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成为制定国家林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同时,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探索,提出了我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科学布局的框架、建设技术和综合评价体系,积累了一些新的经验。取得了研究成果。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彭镇华等著的“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工程建设研究系列著作” 2003年3月陆续出版。   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工程建设研究系列著作内容包括: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理论,生态问题,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森林在国土生态安全中的作用,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理论的形成,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实践;各研究区域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的理念、环境变迁、林业发展历程、森林生态网络建设的意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森林生态网络建设的目标、森林生态网络分区建设;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的背景、经济社会条件与评价、气候、土壤、植被条件、森林资源评价、生态安全问题;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总体规划、林业主体工程规划等等。 ==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精品项目会议==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工程建设系列著作出版工程”精品项目编写工作会议在竹藤中心召开。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国际竹藤中心博士生导师彭镇华教授主编的“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工程建设系列丛书”,被列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精品项目。2011年10月27日上午,彭镇华教授项目团队和出版社编写组在国际竹藤中心召开工作会议,就精品项目的具体实施进行了研究。会议由中国林业出版社总编辑办公室主任“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工程建设系列著作出版工程”项目主持人刘先银主持。
 == “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系列著作编写工作会议
 2011年11月19日,由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林业出版社共同组织策划的“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系列著作编写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北京林业大学宋维明校长、中国林业出版社金旻社长以及中国林业出版社总编辑主任编审刘先银、林业科技出版中心主任徐小英、北京林业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王平、财务处处长刘诚和系列著作部分著作者出席会议。会议由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陈建成院长主持。 会上,中国林业出版社金旻社长传达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精神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对“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的具体要求。金旻社长说,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林业事业的发展,林业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森林是重要而独特的战略资源,具有可再生性、多样性、多功能性,承载着潜力巨大的生态产业、可循环的林产工业、内容丰富的生物产业。   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碳储库,减少森林损毁、增加森林资源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中国高度重视林业建设,把发展林业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   中央文件也一直强调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上具有特殊地位。本系列著作的编著出版是对以上中央精神的进一步宣传发动和贯彻落实,也是对我国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具体落实。金社长强调本系列著作的编著出版既是填补该科研领域的空白之举,也是林业出版工作的重大使命。同时提出了把本系列著作打造成国家级图书精品项目,以最终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为目标的出版思路。 系列著作总主编、北京林业大学宋维明校长在会上讲话,首先完全赞同对于林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的阐述和对本系列著作的出版定位,有信心、有能力将这套图书打造成国家精品图书。然后介绍了北京林业大学以及相关兄弟院校在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方面的研究情况和进展,认为这些研究工作为本系列著作的编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提出北京林业大学也将该系列著作作为2012年北京林业大学60年校庆的献礼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和推进。最后宋维明总主编对系列著作总体工作进行了部署,对著作的编写提出了具体要求:   ①要提倡内容创新,注重高水平原创作品;   ②要实现著作编写与国家科研成果的对接,突出国家科研成果,体现国家水平和国家精品战略的成果;   ③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图书编写工作,保证时间投入,将著作编写作为重大工程、品牌工程、骨干工程来落实。 
会上向宋维明校长颁发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系列著作总主编的聘书;宋维明总主编向系列著作作者颁发了聘书,中国林业出版社和作者双方签订了协议。
 
最后,会议主持人陈建成院长以“出版一套图书,获得一个奖项,培养一批人才”为目标高度总结了本次会议。在友好热烈气氛中,与会者合影留念,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 组织策划== 
由中国林业出版社编审刘先银等策划,中国书画印研究院院长、中国书画名家网艺委会主席、广东省陆河美术协会主席李赞集先生创办的中国书画名家网是国内书画领域具有权威性、专业性的国际互联网站。组织策划参加的书画活动有:
 
1. 2001年10月18日举办“全国书画名家名作邀请展”;
 
2. 2002年8月26日主编《当代中国书画名家精典》由香港天马图书出版公司出版;
 
3. 2003年3月13日主编《中国书画印》由香港天马图书出版公司出版;
 
4. 2004年3月26日举办“中国书画作品邀请展”;
 
5.2005年6月举办“中国青梅之乡”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展;
 
6. 2006年8月12日举办“中国书画名家网精品展”;
 
7. 2007年2月21日举办“创和谐迎新春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展”;
 
8. 2007年9月15日举办“迎奥运振兴中华中国名家作品展”;
 
9. 2007年7月协办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华慈善书画名家爱心助学”等活动;
 
10. 2007年9月举办“迎奥运振兴中华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展”;
 
11.2008年5月18日举办“艺术之春,爱心共存”慈善活动等;
 
12.2008年5月举办“艺术之春,爱心共存”为四川汶川地震灾区义捐慈善活动;
 
13.2009年1月14日举办“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展”;
 
14. 2009年3月21日举办“贺新春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展”;
 
15. 2009年9月28日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展”;
 
16. 2010年1月正式出版发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中国书画名家作品经典》;
 
17.2010年9月举办“百名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展”;
 
18.2010年10月,举办“迎亚运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展入选书画作品展示”;
 
19.2011年2月举办“阔步迈进十二·五全国书画家书画作品展”;
 
20.2011年7月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90华诞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21.参加2011年9月15日至16日,在山东济南召开的中国编辑学会第15届年会。   年会围绕"编辑规范与编辑创新"这一主题,就新时期编辑工作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等问题展开研讨; 22. 2011年10月举办“全国书画名家题字作品展”; 刘先银书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刘先银书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
23.2012年2月,策划统筹《龙年腾飞---全国书画家作品展》在陆河隆重举行;
 
24.2012年2月举办“喜迎十八大龙年国际书画名家作品展”。
 
25.2012年3月策划“锄山鼓”影视及庐山文化发展项目。
 
26.2012年3月策划“弘扬雷锋精神 艺展书画风采”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展特展。
 
27.2012年4月24日,在中国生态书画院举办生态文明与生态书画高端论坛。
 
28.2012年5月14日,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动物博物馆、中国生态书画院共同主办举办的“2012年全国‘爱鸟周’活动暨‘与鸟共舞’生态书画展”在国家动物博物馆拉开帷幕。
 
29.2012年9月12日,喜迎十八大龙年国际书画名家作品展在中国书画名家网展出。
 
30.2012年10月10日,书画作品参加北京世纪名人国际书画院在首都体育馆名人馆举办“喜迎十八大”第七届中国名人名家书画精品展。
 
31.2012年11月,北京见心悟一书画院——邓世华、李圩、严安、颜新荣、梁敏琴、刘美华,六人水墨写生展在北京展出 [17] 。
 
32.2012年11月,艺术评论:苦行探道 见心悟一:记邓世华山水画写生创作与研究 [18] 。
 
33.举办2014~2015林业新闻写作与办公室管理专题培训班。
 
34.举办 [19] 新《预算法》学习暨2014~2015林业机关事业单位会计骨干培训班。
 
35.举办2015林业干部新闻写作与办公室管理专题培训班。
 
36.举办 [20] 2015全国林业行政执法业务骨干培训班。
 
37.举办2015全国林业干部公文写作与办公室管理专题培训班;
 
38.举办2015年度国有林场改革暨林场场长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专题培训班;
 
39.举办《森林火灾隐患评价标准》学习暨2015年度全国森林防火业务骨干培训班;
 
40.举办“油用牡丹产业发展与丰产栽培技术培训班”;
 
41.举办“林业单位电子文件管理基础与电子文件鉴定归档培训班”;
 
42.举办“林业单位网络舆情监测、分析与处置培训班”;
 
43.举办“森林公园建设策略与经营管理体制培训班”;
 
44.举办“2015全国林业计划与资金管理业务骨干培训班”;
 
45.举办《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专题学习班;
 
46.举办《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学习暨2015林业系统后勤服务中心业务骨干培训班;
 
47.举办 [21] 2015全国绿化造林工作管理业务骨干培训班;林社字〔2015〕26号
 
 
 
·
2,5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