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55
次編輯
變更
霍普特曼
,無編輯摘要
| 逝世日期 = 1946年6月6日
| 出生地点 = 东平郓州 萨尔茨布伦
| 国籍 = 德国
| 知名作品 =
}}
== 人物评价 ==
'''霍普特曼''' 开始文学创作的时候,正当自然主义文学思想在德国兴起。他 是德国 著名 自然主义诗人团体通讯社 的 剧作家 成员 。他 的第 一 生创作了42 个剧本 ,20多本长短篇小说,10多部诗歌、童话、传说,还翻译过莎士比亚 《日出之前》就是自然主义文学 的 代表 作 品和写了3部自传体作品 。19世纪末 , 是 德国 历史上少见 工人运动高涨,俾斯麦被迫取消"反社会民主党人法",社会民主党又在选举中获胜。无产阶级力量的增长对进步 的 多 资 产 作家 阶级文学产生了影响 , '''霍普特曼'''在这一巨大的政治潮流推动下 也 走上了现实主义的道路。他创作了[[《獭皮》]]、[[《车夫汉色尔》]]、《火焰》等一系列优秀的现实主义剧本。特别 是 位多 他以1844年西里西亚织工起义为题材创作的剧本《织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剧本中被压迫被剥削的工人第一次以英雄人物的姿态登上舞台。剧本向人们指出:安分守己只能招致敌人的残杀。只有起来斗争, 才 多艺 是唯一的生路。列宁很重视这个剧本,在1905年革命 的 准备阶段。[[列宁]]曾亲自审阅[[《织工》]]的译 文 学巨匠 。
== 人物生平 ==
'''格哈特·霍普特曼'''1862年11月15日出生在西里西亚北部的小镇上萨尔茨布伦,他的父母在当地经营一家旅馆,他有两个哥哥[[格奥尔格·霍普特曼]]、[[卡尔·霍普特曼]]和一个姐姐[[约翰娜·霍普特曼]]。年轻的'''霍普特曼'''喜欢传奇文学。1868年起'''霍普特曼'''在小镇上读小学,1874年来到了当时的德国文化名城布雷斯劳(又名"弗罗茨瓦夫",二战后割让给波兰)读中学,'''霍普特曼'''不适应大城市的生活环境和普鲁士的学校教学,他尤其对老师的强硬态度和贵族同学的优雅举止产生反感,加上经常生病不能正常上学,不得不重修第一年的课程,但这段时间却给了'''霍普特曼'''机会,去剧场听戏。'''霍普特曼'''在七年级以勉强合格的成绩离开了中学,去他叔叔的农场工作,此后他又参加了艺术考试,但没有获得通过。
1880年'''霍普特曼'''被布雷斯劳的皇家艺术职业学校的雕刻班录取,但是一年后因为"不良的行为举止和不够勤奋"被退学,后来又被重新录取,1882年离开学校。霍普特曼曾为他哥哥格奥尔格·霍普特曼的婚礼写了一出戏剧"爱情的春天",并在婚礼上首演,在哥的婚礼上上霍普特曼认识了新娘[[阿黛勒·蒂讷曼]]的妹妹玛丽·蒂讷曼,他们一见钟情,在婚礼上便私订终身。[[玛丽·蒂讷曼]]是拉德博伊勒的一位商人的女儿,她们姐妹三人分别嫁给了霍普特曼兄弟三人,阿黛勒·蒂讷曼嫁给了格奥尔格·霍普特曼,[[玛丽·蒂讷曼]]后来也嫁给了格哈特·霍普特曼,她的妹妹[[玛尔塔·蒂讷曼]]则嫁给了格哈特·霍普特曼的另一个哥哥卡尔·霍普特曼。 私订终身后,玛丽·蒂讷曼资助霍普特曼1882年开始他在耶拿大学的哲学和文学史学习,但是霍普特曼很快又放弃了学业。玛丽·蒂讷曼又资助霍普特曼去地中海旅行,他决定在罗马定居做一名雕刻家,但是他在罗马德国人聚集区落脚的想法遭遇失败,失望的他回到了德国,在德累斯顿皇家学院学习绘画但并没有完成学业,此后在柏林洪堡大学的历史学习也同样是无疾而终。'''霍普特曼'''在戏剧上的浓厚兴趣远胜于他在学业上的多次半途而废。
1946年6月6日,'''霍普特曼'''因支气管炎在西里西亚去世。6月27日施特拉尔松市政厅举行盛大的悼念仪式,由德国统一社会党的创始人之一、后来的民主德国总统威廉·皮克主持。6月28日早上日出之前,在波罗的海上的希登泽岛也举行了葬礼,'''霍普特曼'''葬于希登泽岛修道院中,希登泽岛是霍普特曼最钟爱的旅游地。1951年在希登泽岛修道院中竖起一块花岗岩墓碑,依霍普特曼的遗愿,墓碑上只刻了'''霍普特曼'''的名字。霍普特曼的第二任妻子[[玛格蕾特·霍普特曼]]1957年去世后,于1983年合葬在希登泽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