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张元素

增加 7,076 位元組, 5 年前
增加或调整分类
(1151~1234年 1 人物简介<br>  张元素(12世纪~13世纪 )字洁古,宋金时易州(今河北省易水县)人。对医药的研究尤其是药物学的研究有很多独到之处,有“神医”之称。  2 人物生平<br>  张元素,字洁古,晚年号洁古老人,河北保定易县人,为金元时期易水学派的开山祖师。 《珍珠囊》、《脏腑标本用药式》、《医 关张元素生卒年,目前 启源》、《药注难经》等书。对中药的理 术界尚无定 研究和临床应用 作了精辟 较为代表性 论述。对我国药物学的发展 说法,认为张元素约生活于12世纪至13世纪 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与刘完素同时代而年龄略小 <br>   张元素 自幼攻读经书,8 岁试童子 业,二十七 举,27 岁试经义进 ± 官场不得志 犯庙讳落第 于是弃科举 改学 潜也 医学。张元素 与刘完素两 刻苦钻研,广求博学20余年,曾“遇至 都是河 传祖方不传之妙法”<ref>[(元)好古著,竹剑平主校中医经典文库:汤液本草[M]. 省人 京:中国中医]</ref> 相距不远,虽 术观点不同 造诣甚深 但私人感情很好。有一次 临床疗效颇高 并曾以医术折服名医 刘完素 患了 。据《医学启源•张吉甫序》记载:“守真病 伤寒 八日误下证,头疼脉紧,呕恶不食。门人侍 病, 七、八天 未知所为,请洁古诊之。至则守真面壁不顾也。洁古曰:‘何视我如此卑也?’诊其脉,谓之曰:‘脉 乃尔,初服某药犯某味乎?’曰:‘然。’洁古曰:‘差之甚也。’守真遽然起曰:‘何谓也?’,曰:‘某药味寒,下降,走太阴,阳亡,汗 彻故也。今脉如此,当以某药服之。’守真首肯 头痛、呕吐、纳呆 大服其能 一服而愈。自是名满天下。”<ref>[金.张 元素 .医学启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ref>张元素对《黄帝内经》探隐索微,深入研究,卓有成效。尝“梦人柯斧长凿,凿也开資,纳书数卷于其中,见其题曰《内经 治备 求给刘诊治 但因学术派别不同 骇然惊悟。”由是显见 再加上 元素 声望不如刘高 对《黄帝内经》的钻研 起初刘不太乐意让 竟至梦寐以求之境界。<br>  张 元素 病,多不泥古 自成一家。 张元素 态度诚恳 十分注重临床实践 并耐心地解劝 时人将其比作扁鹊、医 安慰刘 使刘深受感动,最后还是服了 开的处方 元素遂有“神医”之名。张元素不仅精通医术 疗效很好 且“品谊高洁”、“教人以忠” 很快就 愈了 学严谨,深得人们敬重 从此以后 据《直隶易州志》记载 刘就广泛宣传 的医术高 元素曾“以 经任琢州学正” 两人关系更加融洽了, 可见 张氏 在医 是一位博 上的名 多才,德高 也由此大增 重之人 元素 一生教了几个很有成就的学生 宣阐古蕴 其中最有名的 发明心得 是金元四大 著《 医学 家之一的 启源》以教其徒 东垣 和当时名 李果的 王好古 术竟得大成 张元素 一生勤恳,为患者解除病痛, 在医学 理论 多有建树,造诣深邃,自成一家,为易水学派 就,主要表现在他对 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 ,实为一代宗师,值得后人 习。<ref>[任北大. 张元素脏腑辨证 理论 及用药特点 的研究 [D].北京中医 大学,2017.]</ref> 3 、方剂 术著作<ref>[杨丽莎,王彤.张元素医 方面,他首创了 思想及临证经验探析[J].北京 的引经报使 说,给药物 的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报(中医临床版),2011,18(02):32-34.]</ref><br>  学术著作及 主要 观点张元素一生 作有: 述较多,但流失也较多。 珍珠囊 医学启源 一卷,残缺已甚。 《脏腑标本 寒热虚实用 药式》 一卷。李时 珠囊》为其代表作,存世的还有 本草纲目 洁古家珍 。议为后人依托的 赵双湖 医学指归 药注难经 <ref>[滑寿.难经本义:汇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0.]</ref>.作者有争议的 周学海 病机气宜保命集》<ref>[永瑢.四库全 总目:子部[M].北京: 华书局,1965:869.]</ref>佚失之作则 刊用 《产育保生方》《洁古注叔和脉诀》《医方》《洁古本草》《补阙钱氏方》等 <br>   《医学启源 》三 》3 是为教授其门人而撰写的医学入门书籍 。上卷 论述 主要在调析 脏腑 脉、 病因 病机,而附以有关脏腑经络诸病 主治 等; 的用药心法。 中卷 为《内经》 治备 论述五运 六气 主病及 治; 用。 下卷 用药备 旨1门,用于讨论对药性的认识和运用 <br>  《珍珠囊》1卷 指导临床用药的专著,内容简略,但能代表其药物方面的成就,记述了113味药物的各种特性及随证用药的方法,并附以炮制、煎药、服药之法。<br>  《脏腑标本药式》分列每一脏腑,其后都有药物,成功之处在于对药物作了比较系统的整理,归入五脏六腑标本、寒热、虚实、补泻诸条,并涉及药物气味及配伍,形成了独特的用药体系,具有临床指导价值。 4 学术成就<ref>[程宝书. 张元素 学术思想初探[J].吉林中医药,1983(03):7-9.]</ref><br>  在辫证施治方面的贡献<br>  张氏采纳了《华氏中藏经》分辨脏腑虚实寒热、生死顺逆脉证等主要观点,并与自己的临床实践相结合,著成了《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大大地充实了胜腑辨证的内容,使之臻于完善。这个用药式,对各脏腑的辨证用药都按温凉补泻加以归纳,是张氏平生精心之作,条分缕析,井然有序。医者据此,可以执简驭繁,应变无穷。既便于学习,又能提高疗效,对辨证施治的彻底贯彻,有极 教门人弟 重要的作用。<br>  张氏还倡导“随证治病用药”的治疗原则,他在《医学启源•主治心法》一章中,对常见多种证候的用药,做了详细的介绍。如诸痛用药“头痛须用川芎……。顶巅痛,用藁本,去川芎。肢节痛,用羌活,风湿亦用之。小腹痛,用青皮、桂、茴香。腹痛用芍药,恶寒而痛加桂;恶热而痛加黄檗。……下腹部痛川楝 。……胃院痛、用草豆蔻。气刺痛,用枳壳,……眼痛不可忍者,用黄连、当归根,以酒浸煎。茎中痛,用甘草梢”。这些用药经验十分宝贵,至今仍是中医临证用药方法不可缺少的一环。<br>  在药物方面的贡献<br>  张氏以《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的理论为指导,进一步揭示了“五味学说”的内涵,并阐述了它的具体用法和临床意义。张氏还指出了同一药物因五脏苦欲不同,补泻作用也不相侔的复杂作用。例如,同一酸味的芍药,不但能敛肺, 且能泻肝,同一酸味 五味子,不但能收心之缓,而且能补肺。可见,每一种药物都有 部教科书 定的“性味”,对此脏可以为补,对彼脏又可以为泻,均按五脏苦欲不同而定。这样,对于正确地使用药物,充分发挥药物效能,提高治疗效果,都有益处。<br>  张氏在实践中,对药物的“性味”作了具体的发挥。他阐述了“药有气味厚薄、升降沉浮补泻主论之法”。他以五运为目,把药物分为“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五大类。这种药物分类的目的在于强调药物气味厚薄和寒热升降的作用 同时 又详细地对单味药 “性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气味中又分厚薄,阴阳中又分阴阳,气薄者未必尽升,气厚者未必尽降”的主张。他在《医 生李东垣 启源•用药备旨》中以获荃、麻黄、附子、大黄等药为例 就是 理论上对药的气味厚薄、升降作用作了精辟的说明。 部书得到教益 一理论 最后而成为名 深化了祖国 药理学说 另外 <br>  张氏创立了“药物归经”和“引经报使”说。“归经”和“引经”既有联系 还著 又有区别。前者是指某药善入某经,治疗该经之病力专效宏;后者亦指某药善入某经,但主要作用则是引他药入该经,在治疗的方药中担任向导的角色(当然也 治疗作用)。张氏在 珍珠囊》一书中每味 注难 下几乎都有归某 的说明,《医学启源 久已散佚 中亦有不少类似的记载。由于药物“归经”不同,起的作用也不同。他还对“引经报使”的药物,作了如下的归纳:“太阳经,羌活,在下者黄檗,小肠、膀胧也。少阳经,柴胡,在下者青皮,胆、三焦也。阳明经,升麻、白芷,在下者石膏,胃、大肠也。太阴经,白芍药,脾、肺也。少阴经,知母,心、肾也。厥阴经,青皮,在下者柴胡,肝、包络也。以上十二经之的药也” 《洁 <br>  在方剂学上的贡献<br>  张氏善师古方,从临床上检验 家诊》残缺已甚 方之优劣,择其优者而用之 。《医 学启源•六气 中,约采用了六十多首方剂,其中经方最多,有十 十卷 、四首。在取用古方的时候,他并不是死搬硬套,而是详述其主治证状、分析病机,有的还谈到了应用时的注意事项和临床体会。这样,不仅阐发了古方的奥义,而且扩大了古方的应用范围,提高了治疗效果。<br>  张氏制方善取前人之长,变通化裁。他说:“大法曰:前人方法,即当时对证之药也。后人用之,当体指下脉气,从而加减,否则不效”。可见他是以临床效果做为检验方药好坏的标准,且极为重视药物的随证加减,并以五行生克法做为制方的原则;“酸苦甘辛咸,即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之本也。四时之变,五行化生,各顺其通,违则病生 已散佚 圣人设法以制其变,谓如风淫于内,即是肝木失常一也,火随而炽,治以辛凉,是为辛金克其木,凉水沃其火,其治法例皆如此” 。 ==参考来源=={{Reflist}}
11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