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廖輝英

增加 1,79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和情感经验。在这个生存竞争十分激烈的行业里,[[廖辉英]]以自身的能力和毅力,从最基本的撰文人员做到高级主管,虽然赢得“文案全才”、“快手辉英”的美誉,却也尝尽了职业女性驰骋社会疆场的酸甜苦辣,目睹了太多的生存拼搏、红尘男女和悲观离合。她接触到很多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经营者、不同的背景、不同的人格性向,从中感受到一个社会的大动脉,整个人生的小缩影。特别是对职业女性人生奋斗的感同身受,对社会转型过程中台湾女性命运遭际的关爱和重视,使她在1982年初登文坛之际便加盟新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她把目光投向女性,并成为一个最懂得诠释女性感情沧桑的作家。
==写作历程==
廖辉英认为有太多的历史与现实使传统女性以及现代女性在社会中有着自身的特点。廖辉英将这些情况归结为四点:
* 一是女人如同薪柴为家焚烧了一生,却没有留下一片自己的天空,没有属于自我的回忆;。
* 二是女人要出人头地、成就事业,必须具备最少高出同职位男性两倍以上的能力,克服同等级男性两倍以上的困难,忍受来自四面八方的挑战和压力,才可能奠定职业女性的人格尊严与事业地位;
* 三是身处台湾向工商社会转型的时代,饱受传统惯例和现代专有的双重磨难的男女两性,不仅自身处境艰难,相处也或明或暗,危机四起 。
* 四是在女性与男性一争长短的年代,女性的智慧、学识、能力或耐性并不比男人弱,可是成就甚难突破某一界限,往往因为“情关难度”,一个失败的婚姻就断送了女人的一生。<br><br>
基于种种事实,廖辉英在对男女两性的不平等、女性自我意识的不觉悟、男女两性情境的不和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后,明确提出了自己的女性主义主张。她强调,先做一个“人”,再做“女人”,不要因为“性别”而对人生目标打折或让步;她渴望做第一等女人,不做第二等男人,做自己而不要去仿效他人;她主张女性在为家庭贡献心血精力之后,总要给自己留一片天空;她反对“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主张,也不喜欢标榜所谓的“单身贵族”,希望男女两性能合理、合礼,而且合情地彼此相待。“我是个女性主义者”,回首来时路,廖辉英这样定位自己。基于这样一种女性理想,廖辉英动笔写作并且始终面向女性写作,其创作宗旨也鲜明呈现。
== 作品 ==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