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類星體

增加 16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類星體'''(英語:quasar,/ˈkweɪzɑːr/,QSO或quasi-stellar object),是極度明亮的活躍星系核(AGN,active galactic nucleus)。類星體輻射的功率非常巨大,最強大的類星體的光度超過1041 瓦特,是普通銀河星系的數千倍。 天文學家已發現 迄今 發現 最明亮 、最刺眼 的類星體 星系則是 W2246-0526 J043947.08+163415.7 距離地球 124 億 年,亮 度達太陽 350 600 兆倍。
==概述==
==特性==
===元老級的星系團===
科學家發現當某個星系(或星系團、黑洞)的位置恰好卡在地球與遙遠物體中間時,這個星系的重力會導致遙遠物體發出的光線沿著重力場「彎曲」,中間星系猶如一個透鏡,可以「放大」遠處天體達 3 倍、亮度則放大 50 倍,致使望遠鏡能看見百億光年外的宇宙元老,而類星體就具有這特性。
==最新發現==
天文學家已 發現 迄今最明亮、最刺眼的 類星體 J043947.08+163415.7 之前,全宇宙最亮物體的紀錄保持者是另一個類星體 SDSS J0100 + 2802,距離我們 128 億光年 ,光度 太陽 420 600 兆倍 ;而迄今發現最明 ,它的存在劃 了早期宇宙 星系則是 W2246-0526,距離地球 124 億光年,亮度達太陽 350 兆倍 黑暗時期
發現類星體 J043947.08+163415.7 之前,全宇宙最亮物體的紀錄保持者是另一個類星體 SDSS J0100 + 2802,距離我們 128 億光年,光度為太陽 420 兆倍;而迄今發現最明亮的星系則是 W2246-0526,距離地球 124 億光年,亮度達太陽 350 兆倍。 新研究主要作者、亞利桑那大學美籍華裔天文學家樊曉暉(Xiaohui Fan)團隊,利用哈伯太空望遠鏡與重力透鏡效應發現了類星體 J043947.08+163415.7,且其中心黑洞質量達太陽數億倍。
===形成恆星的速度更快===
發現這些處於早期宇宙的類星體對天文學家而言非常重要,因為這意味著類星體形成恆星的速度比以前想像快,根據位於夏威夷的詹姆斯•克拉克•馬克士威(James Clerk Maxwell)望遠鏡觀測,類星體的宿主星系遍布熱塵,表明在類星體攪動下,可能促使星系每年生成逾 10,000 顆恆星;做個比較,銀河系一年只能生出一個。
12,1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