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
次編輯
變更
吴奔星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吴奔星
| 圖像 =
[[File:吴奔星.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7115148220&di=7c35af5469c661f0d9305affc2d451a3&imgtype=0&src=http%3A%2F%2Fimg3.doubanio.com%2Fimg%2Fauthor%2Flarge%2F1497948841.56.jpg 原图链接][https://book.douban.com/author/4540726/ 来自 豆瓣搜索 的图片]]]
}}
<big>'''吴奔星'''</big>
(1913年6月-2004年4月20日),[[湖南]][[安化县]]人。[[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早年参加湖南[[农民运动]]、「[[一二·九]]」学生运动。他先后在[[桂林师范学院]]、[[国立武汉大学]]、[[江苏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任研究员、教授。他于1957年被划为右派,下放[[徐州师范学院]]「戴帽」任教,1982年获得平反,重返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
吴先生是着名现代诗人,与[[李章伯]]在[[北平]]创办诗歌杂志《[[小雅诗刊]]》,又发表不少诗作在《[[菜花诗刊]]》、《[[诗志]]》、《[[新诗月刊]]》等诗歌杂志上,创导新诗现代化、民族化,在海内外学界享有很高声望。
他也是鲁迅研究专家,[[中国现代文学]]史家,曾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顾问,[[全国鲁迅研究会]]顾问,[[中国作协诗歌学会]]理事,[[江苏省作协]]顾问。
==人物生平==
吴奔星,1913年6月生,湖南省安化县人。
1927年初,追随进步教师参加湖南农民运动,集体加入C.Y(共青团)。1928-1929年在长沙开始创作诗歌、散文。1933年7月考入北平师范大学文学院国文学系。1935年冬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由同学周小舟(学名周怀球,解放后任湖南省委书记,后被打成彭德怀反党集团成员)介绍,加入“民先”(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1936年六月与李章伯创办北平《小雅》诗刊,任主编,倡导新诗现代化,并提倡国防诗歌,反抗日寇侵略。着有诗集《暮霭》和《春焰》。
1937年“七七事变”,正值大学毕业。北平沦陷前夕,流亡大西南,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先后任国立桂林师范学院、贵阳师范学院、重庆社会教育学院等高校研究员、副教授、教授,并担任国共合作时期的交通部编审,办理有关铁路沿线中小学语文教学事宜。1944年秋,在重庆追随同乡劳君展、思师黎劭西(锦熙)、学者许德珩等前辈参与发起“民主与科学座谈会”,拥护中共反蒋抗日。1945年8月,日寇投降,同年9月3日宣布抗日战争胜利,“座谈会”改称“九三学社”。
南京解放后,1949年8月前往北京,任北京市委编审,参加开国大典。
1950年夏,当选九三学社首届中央宣传委员。1951年春节期间,作为九三学社中央代表,参加中共中央暨各民主党派中央工作会议,共商国是于中南海怀会堂,为时半月之久,1951年秋,应聘武汉大学教授,参加湖北汉川地区土改。土改结束后,仍调回北京。
1957年底,被错划为“一般右派分子”,1958年调徐州师院(现江苏师范大学)。 吳 十年浩劫结束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宣布右派为错划,1982年调回南京师范学院,任校学位委员会委员、高级职称评审组成员,并任省文联委员、省社联理事、省作协理事、江苏省鲁迅研究会会长等社会职务。1980年2月在《文学评论》发表《试论“新月诗派”》一文,是新中国第一篇探讨文学流派的论文,被公认为开文学流派研究的 先 生是著名現 河。 1995年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中国作家协会颁发“以笔为枪、投身抗战”的老作家奖牌一座。 在从文70年、从教60年的过程中,着有专着《杜少陵诗笺》(贵阳师范学院1943年印作教材)、《语文教学新论》(1950年,察哈尔文教社)、《阅读与写作的基本问题》(1954年,上海东方书店)、《文学作品研究》(1954年,上海东方书店)、《茅盾小说讲话》(1954年,上海泥土社;1982年,四川人民出版社)、《鲁迅旧诗新探》(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文学风格流派论》(1987年,北岳文艺出版社)、《中国现 代 詩 诗人论》(1988年,陕西 人 民出版社)、《钱玄同研究》(1990年 , 與[[李章伯]] 江苏古籍出版社)、《诗美鉴赏学》(1993年,广西教育出版社)、《虚实美学新探》(2000年,江苏文艺出版社)、《鲁迅的美学理想》(尚 在[[北平]]創辦詩 洽印中)等十余部;着有诗集《鸭绿江之 歌 雜誌《[[小雅詩刊]] 》 (抗美援朝之歌 , 又發表不少詩 与王学奇合 作 在 ,1951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部)、 《[[菜 奔星集》(1988年, 花 詩刊]] 城出版社)、《都市是死海 》 (1988年,漓江出版社) 、《[[詩誌]] 人生口哨 》 (1991年,江苏文艺出版社) 、《[[ 江南诗草》(旧体诗,收入与夏传才合着《双贝集》,1985年,燕赵书社)、《吴奔星 新 詩月 旧诗选》(2000年,天津古籍出版社)。主编《鲁迅诗话》(1981年,天津人民出版社)、《沫若诗话》(与徐放鸣合作,1984年,四川人民出版社)等现代诗话丛 刊]] ;并编着《历代抒情诗选》(1986年,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再版)、《现代抒情诗拔萃 》 (1987年,漓江出版社) 等 詩 诗 歌 雜誌上 欣赏丛书。并主编新诗诞生以来第一部《中国新诗鉴赏大辞典》(1988年,江苏文艺出版社),获1989年江苏省政府颁发的首届文学艺术大奖。还与范伯群合作主编《鲁迅名篇鉴赏大辞典》(1992年,广西教育出版社)。尚有未结集的文评诗论200余篇 , 創導 散见于台港以及海内外报刊; 新 詩現 旧诗未结集者,约1500首左右。 文学活动方面,曾参与发起中国现 代 化 文学研究会 、 民族化 中国鲁迅研究会、中国茅盾研究会 , 在 并先后担任各学会的理事、名誉理事和顾问。1996年12月作为江苏代表参加中国作协全国第五次代表大会。现任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顾问、中华诗词学会发起人兼理事、江苏省 海 內外學界 峡两岸关系研究会理事、江苏省鲁迅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学会理事、江苏省作家协会顾问、南京《扬子江诗刊》顾问。 2004年4月20日3时18分逝世, 享 有很高聲望 年92岁 。 吳 ==人物思想== 吴 先生 對「 对“ 究竟怎 樣 样 迎接‘明天’的新 詩」 诗” 作了三 點 点 小 結 结 :{{quote|「 “ 第一, 從傳統 从传统 看, 詩 诗 的形式 併無時 并无时 代性,是可以 繼 继 承 發 发 展的。因此,今天的 詩 诗 人用 舊體詩詞 旧体诗词 的形式,反映 現實 现实 生活,表 達 达 思想感情, 並 并 不奇怪, 無須 无须 加以排斥和反 對。第二,從傳統看,詩的形式併無國別性,是可以互相引進、互相交流的。我們從“五四”前夕開始移植西洋詩,促使新詩的成長,是無可非議的。第三,從傳統看,詩的形式是從無到有,由少到多的 对 。 因而,以時更新,不斷創造,是新詩發展的必然要求,是不容任何人的主觀意志所左右的。為了“明天”的詩壇能出現一種或多種足以代表我們偉大時代的詩歌形式,我們應該在傳統上、形式上,採取兼容併包的方針,既不數典忘祖,也不排斥“拿來”。認真繼承“昨天”的成果,總結“今天”的成就與失誤,迎取“明天”的創造,應是社會主義詩歌的發展道路。」(見「中國現代詩人論‧序言」,《新詩的昨天、今天和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