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山大學

增加 1,118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中山大學'''
 
[[中山大學]](英名: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是臺灣一所前身由[[孫中山]]先生創立的國立大學,政府指定最初7所重點研究型大學、東亞區域主要商學院暨海事教育機構之一。
 
1924年,國父孫中山先生為培育人才以應積極建設現代化國家之需要,合併3所廣東省大專校院,改組為國立廣東大學,並親授校訓沿用至今。
 
1926年,改名為國立中山大學紀念創校人,並在廣州石牌建立新校址。
 
,1980年,中山大學位在臺灣高雄市西子灣,東毗壽山,西臨台灣海峽,南通高雄港,北跨柴山,依山面海,碧波萬頃,水天相接。於民國69年遷台創建,發展至今計有文、理、工、管理 ..因此形成管理學、海洋科學、應用科學特別突出,社會科學發展迅速,且產官學密切合作的校風。
 
==校史==
民國70年代,臺灣整體經濟發展起飛,社會對於高等教育的關注與重視也與日俱增,當時重要的知名大學都位於北臺灣,南臺灣高屏地區尚無國立大學之設置。為了平衡南北教育的發展,政府決定在南部籌建綜合大學,並以紀念 國父孫中山先生而命名為「中山大學」,校址擇定設於高雄市西子灣畔,並成立4系2所,於民國69年(1980年)秋季開始招生。本校成立後,為了進一步紀念 國父的功績,報請教育部改以 國父的誕辰11月12日為中山大學的校慶日,並以「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為本校之校訓。<ref>[https://www.nsysu.edu.tw/ 國立中山大學]</ref>
中山大學建校後,首任校長李煥篳路籃縷,以啟山林,後經趙金祁校長、林基源校長、劉維琪校長、張宗仁校長、楊弘敦校長及現任鄭英耀校長之經營擘劃,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發展至今計有文學院、理學院、工學院、管理學院、海洋科學學院、社會科學院及西灣學院等七個學院,目前在學學生約有9,500位,專任教師約500多位,為一所人文與科技並重的精緻研究型大學。本校具備人才培育與學術研究的能量與競爭優勢,蔚然成為南臺灣學術重鎮,不僅躋身全國重點研究型大學,也立足國際知名一流大學行列。
本校以堅守人本關懷的教育價值,以追求學術卓越、促進社會流動為發展方向,培育社會菁英與領導人才,並訂定「培育具前瞻思維及高尚人格素養之領導菁英,促進社會階層流動」、「創造卓越學術價值,提升國際學術競合力」及「引領區域升級發展動能,創建社會與經濟福祉」三大階段目標。未來,我們將秉持著這份信念與對社會的責任,使中山大學成為莘莘學子嚮往,優秀人才聚集,校友引以為傲的一流學府,繼續在台灣締造更多輝煌成就,在不斷挑戰、蛻變、躍升之際,擔當起南台灣學術、文化、人才培育及產業發展的發動機,朝「進入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前200大之國際頂尖一流大學」的願景邁進。<ref>[https://udn.com/search/tagging/2/%E4%B8%AD%E5%B1%B1%E5%A4%A7%E5%AD%B8 中山大學| 搜尋標籤| 聯合新聞網]</ref>  ==參考資料==
[[category:大專院校]]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Category:非營利機構]]
[[Category:525 高等教育]]
72,74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