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5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WalterGropius,1883-1969)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Bauhaus)学校的创办人,1883年5月18日生于柏林,1969年7月5日卒于美国波士顿。 | 快速导航图像 = 大事记[[File:3299.jpg|缩略图|[https://p1.ssl.qhmsg.com/t0140eac95f3e4961d5.jpg 中文名 原图链接]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国 籍 美国、英国[https://baike.so.com/doc/5581822-5794713.html来自360百科]]]| 出生日期 = 1883年5月18日 职 业 建筑师外文名 Walter Gropius出生地 德国柏林| 逝世日期 = 1969年7月5日| 目出生地点 = 德国柏林| 录1个人简介2大事记3人物评价国籍 = 美国、英国| 教育观念建筑风格影响1个人简介编辑1903~1907年就读于慕尼黑工学院和柏林夏洛滕堡工学院。1907~1910年在柏林建筑师P.贝伦斯的建筑事务所任 职 。1910~1914年自己开业,同A.迈耶合作设计了他的两座成名作:法古斯工厂和1914年在科隆展览会展出的示范工厂和办公楼。1919年任校长,将实用美术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门培养建筑和工 业 日用品设计人才的学校,即公立包豪斯(Bauhaus)学校。1928年同勒.柯布西耶等组织国际 = 现代建筑 协会,1929~1959年任副会长。纳粹德国期间,他受到迫害 师 和 驱逐,他所创 建 的包豪斯学校几经辗转后于1932年被纳粹强行关闭。筑教育家
== 人物生平 == 格罗皮乌斯 利用机械化大量生产 是德裔美国建筑师。现代主义 建筑 构件 学派的倡导人之一。原籍德国,父亲 和 预制装配 叔父都是著名 的建筑 方法 师 。 他还提出一整套关 格罗皮乌斯从小就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1903~1907年就读 于 房屋 慕尼黑工学院和柏林夏洛滕堡工学院。1907~1910年在柏林建筑师P·贝伦斯的建筑事务所任职。1910~1914年自己开业,同A·迈耶合作 设计 标准化和预制装配 了他的两座成名作:"法古斯鞋楦厂"和1914年在科隆展览会展出 的 理论 "示范工厂" 和 " 办 法 公楼" 。格罗皮乌斯 发起组织现代 是 建筑 协会,传播现代 师中最早 主 义 张走 建筑 理论,对 工业化道路的人之一。他认为 现代建筑 理论 师要创造自己 的 发展起到 美学章法,"通过精确的不含糊的形式,清新的对比,各种部件之间的秩序,形体和色彩的匀称与统 一 定作用 来创造自己的美学章法 。 其代表作是1965年完成 这是社会 的 《新建筑学 力量 与 包豪斯》 经济所需要的 。
包豪斯的目的是将艺术和工艺结合起来,以此解决工业革命所产生的问题。 格罗皮乌斯 认为,"必须形成一个新 的 设计学派来影响本 国 立建筑 的 工 艺 业界"。 学校 从此名扬欧洲,它被那些以极大 的 热情关注着20世纪现代建筑 新方针是:1) 设计 强调自由创造,反对因袭模仿、墨守成规;2)手工艺和机器生产结合;3)强调各门艺术间的交流融合,提倡向绘画和雕塑艺术学习;4)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 理 念的人称之为“包豪斯” 论素质;5)学校教育和社会生产相联系 。 包豪 在格罗皮乌 斯的 开拓与创新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敌视,1925年 主持下 , 它迁往德国东部 一些激进派 的 德绍。4月1日, 艺术家到 包豪斯 在德绍正式 任教,丰富和 开 学 阔了建筑设计的思路和手法 。 从这时起 逐渐 , 在 包豪斯 开设 产生 了 构成课(后由日本在20世纪中叶细化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也就是现在 一种新 的 三大构成),为现代 工艺美术风格和 建筑 设计 风格,特点是:注重满足实用要求;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 的 教学模式 技术性能 和 科 美 学 发展奠定了基础 性能;造型整齐简洁,构图灵活多样 。
20 “ 年代格罗皮乌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 包豪斯 ”这个译名 校舍。由于德国法西斯的得势 , 它 包豪斯学校被认为 是 德语中 俄国布尔什维克渗透 的 专有名词Bauhaus的音译 工具 , 在 处境艰难。1930 年密斯·凡 德 语中本来并没有这个词,把德语中已有的一个复合词Hausbau(房屋建造)颠倒了一下,把基本词变成了限定词,把限定词变成了基本词,故而Bauhaus从字面上讲它的意思无非就是“造房子”,而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它是指 罗接任 格罗皮乌 斯1919年在魏玛创立的德国古典现代主义中最为著名 斯 的 一个艺术和设计流派 校长职务 , 该派在1919—1933 迁校柏林。1933 年 产生的创作(建筑、工艺设计)对世界的建筑艺术和工艺设计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学校被迫关闭 。 继1996年魏玛和德绍的 离开 包豪斯 建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之后 ,2004年教科文组织又将以色列特拉维夫市中心的约有4千多座包豪 ,格罗皮乌 斯 在柏林从事 建筑 的成片 设计和研究工作,尤其是研究居住 建筑 列入名录。一个现代 、城市 建 筑 设 计流派的 和 建筑 两次被列入名录,这种现象是极为罕见的 工业化问题 。
== 格罗皮乌斯还在学校里专门创办了 建筑 系,并由他亲自领导,建立起教学——研究——生产于一体的现代教育体系。格罗皮乌斯在此期间设计的包豪斯校舍被誉为现代建筑设计史上的里程碑。这座“里程碑”包括教室、礼堂、饭堂、车间等,具有多种实实在在的使用功用,楼内的一间间房屋面向走廊,走廊面向阳光用玻璃环绕。格罗皮乌斯让包豪斯的校舍呈现为普普通通的四方形,尽情体现着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本身质感的优美和力度,令世人看到了20世纪建筑直线条的明朗和新材料的庄重。特别是,对于建筑的外层面,不用墙体而用玻璃,这一创举为后来的现代建筑所广泛采用。今天,在世界许多城市依旧可见许多格罗皮乌斯“里程碑”式样的楼宇,它们矗立在我们这一代人生活的视野中,证明着一种富有预见的思想和行动的伟大。 理念 ==
格罗皮乌斯说,必须有一种崭新的设计观念来影响德国的建筑界,否则任何一个建筑师都无法实现他心中的理想,他只有模仿那些已经司空见惯的古旧的东西。欧洲建筑结构与造型复杂而华丽,尖塔、廊柱、窗洞、拱顶,无论是哥特式的式样还是维多利亚的风格,强调艺术感染力的理念使其深刻体现着宗教神话对世俗生活的影响,这样的建筑是无法适应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 格罗皮乌斯针对此提出了他崭新的设计要求:既是艺术的又是科学的,既是设计的又是实用的,同时还能够在工厂的流水线上大批量生产制造。为此,与传统学校不同,在格罗皮乌斯的学校里,学生们不但要学习设计、造型、材料,还要学习绘图、构图、制作,于是,国立建筑工艺学校拥有着一系列的生产车间:木工车间、砖石车间、钢材车间、陶瓷车间等等,学校里没有"老师"和"学生"的称谓,师生彼此称之为"师傅"和"徒弟"。 格罗皮乌斯引导学生如何认识周围的一切:颜色、形状、大小、纹理、质量;他教导学生如何既能符合实用的标准,又能独特地表达设计者的思想;他还告诉学生如何在一定的形状和轮廓里使一座房屋或一件器具的功用得到最大的发挥。格罗皮乌斯的教学为国立建筑工艺学校带来了以几何线条为基本造型的全新设计风格。国立建筑工艺学校设计的工厂不再有任何装饰,厂房为四方形,平平的房顶、楼身除支柱外全部用金属板搭构,外镶大块的玻璃,简洁而敞亮,完全适于生产的需要。国立建筑工艺学校设计的椅子没有任何装潢雕饰,四方的坐椅靠背仅由几条曲线状的木条或钢条支撑,它在生产流水线上一天就能产出上百把。国立建筑工艺学校设计的台灯,金属的半圆灯罩下一根灯杆直立在薄薄的圆形灯座上……至此,小到水壶大到楼房,格罗皮乌斯让他的学生学会了用最简单的方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赢得设计样式和风格的现代感。 1932年,国立建筑工艺学校举办了首届展览会,设计展品从汽车到台灯,从烟灰缸到办公楼,展览会最热情的观众是遍布欧洲的各大厂商,实业家们已经预感到了这种仅以材料本身的质感为装饰、强调直截了当的使用功能的设计将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利益,因为一旦这样的设计被实施生产,成本降低了而成效却会百倍地提高。<ref>[http://www.zorg.com.cn/College/College_3691.shtml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包豪斯主要代表人物 ]卓格铁艺,2014-6-30 </ref> == 创办学校 ==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曾致书魏玛大公,陈述他建立新型的艺术与工业相结合的教育体系的理想。但由于战争爆发,格罗皮乌斯应征入伍,直到1918年战争结束之后,魏玛共和国认识到自己在战后德国重建和稳定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对能够重振德国经济的一切建议都给予关注,格罗皮乌斯的设想便得以受到重视。1919年3月16日,魏玛政府内务大臣弗里希正式任命格罗皮乌斯为魏玛的撒克森大公艺术学院和撒克森大公艺术与工艺学校(战前凡·德·费尔德曾任该校校长)校长。3月20日,经大公同意将两所学校合并,成立国立建筑设计学院,即“包豪斯”。 格罗皮乌斯的国立建筑工艺学校从此名扬欧洲,它被那些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20世纪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人称之为“包豪斯”。包豪斯的开拓与创新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敌视,1925年,它迁往德国东部的德绍。4月1日,包豪斯在德绍正式开学。从这时起,包豪斯开设了构成课(后由日本在20世纪中叶细化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也就是现在的三大构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教学模式和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包豪斯”这个译名,它是德语中的专有名词Bauhaus 的音译,在德语中本来并没有这个词,把德语中已有的一个复合词Hausbau(房屋建造)颠倒了一下,把基本词变成了限定词,把限定词变成了基本词,故而Bauhaus 从字面上讲它的意思无非就是“造房子”,而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它是指格罗皮乌斯1919年在魏玛创立的德国古典现代主义中最为著名的一个艺术和设计流派,该派在1919—1933年产生的创作(建筑、工艺设计)对世界的建筑艺术和工艺设计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继1996年魏玛和德绍的包豪斯建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后,2004年教科文组织又将以色列特拉维夫市中心的约有4千多座包豪斯建筑的成片建筑列入名录。一个现代建筑设计流派的建筑两次被列入名录,这种现象是极为罕见的。 == 创办建筑系 ==格罗皮乌斯还在学校里专门创办了建筑系,并由他亲自领导,建立起教学——研究——生产于一体的现代教育体系。格罗皮乌斯在此期间设计的包豪斯校舍被誉为现代建筑设计史上的里程碑。这座“里程碑”包括教室、礼堂、饭堂、车间等,具有多种实实在在的使用功用,楼内的一间间房屋面向走廊,走廊面向阳光用玻璃环绕。格罗皮乌斯让包豪斯的校舍呈现为普普通通的四方形,尽情体现着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本身质感的优美和力度,令世人看到了20世纪建筑直线条的明朗和新材料的庄重。特别是,对于建筑的外层面,不用墙体而用玻璃,这一创举为后来的现代建筑所广泛采用。今天,在世界许多城市依旧可见许多格罗皮乌斯“里程碑”式样的楼宇,它们矗立在我们这一代人生活的视野中,证明着一种富有预见的思想和行动的伟大。 == 流亡柏林 == 1932年,纳粹党强行关闭了包豪斯。当时的校长带领学生们流亡至柏林,学校勉强维持至1933年,直到有一天校舍被纳粹军队占领。从此,格罗皮乌斯的包豪斯消失了。虽然包豪斯在世界上仅存在了15年,但是它简洁实用的设计理念已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为这种理念来源于对科学进步与民众需要的尊重,并能充分体现20世纪人类日新月异的生活面貌。 == 迁居英美 ==
1931年落成的纽约帝国大厦仅用四方的金属框架结构便支撑起一座102层的摩天大楼,它的出现既得益于建筑设计观念挣脱了古典装饰的羁绊,又得益于新的建筑材料被科学地运用。1958年,纽约西格拉姆大厦落成,它是包豪斯那位带领学生流亡的校长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密斯发扬了包豪斯的精神,让简单的四方形成为立体后拔地而起,直向云端。从此,现代城市出现了高楼林立的景象,这种景象接着又成为了一座城市国际化的标志。现代化建筑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思想与精神的一次解放。
正像格罗皮乌斯在国立建筑艺术学校成立的那一天所说的:“让我们建造一幢将建筑、雕刻和绘画融为一体的、新的未来殿堂,并用千百万艺术工作者的双手将它矗立在高高的云端下,变成一种新信念的标志。”离开了包豪斯的格罗皮乌斯先是去了英国,1934年加入英国国籍,依然从事建筑工业化的研究。1937年,格罗皮乌斯接受了美国哈佛大学的聘请,担任哈佛建筑研究院教授。同年,他加入美国国籍。次年出任研究院院长。1969年在美国去世 。 == 主要作品 == 模范工厂和行政大楼,1914 年。----继法古斯工厂之后,格罗皮乌斯和密斯又合作了模范工厂和行政大楼。筑为对称式,正面是砖墙,而侧面的圆楼梯全部是玻璃的,显得格外轻巧。这是第一间用透明材料作建筑的主题。虽然现看上去没有什么新鲜,当年却有划时代的意义。 包豪斯校舍1925年作品-----格罗皮乌斯在他设计的包豪斯校舍的实验工厂中更充分地运用玻璃幕墙。这座四层厂房,二、三、四层有三面是全玻璃幕墙,成为后来多层和高层建筑采用全玻璃幕墙的先声。把大量光线引进室内是当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主张的现代功能观点的一个主要方面。欧洲传统建筑大多室内幽暗,阳光很少,而格罗皮乌斯设计的房屋有较大的窗户,有阳台。在总体布局上,为了保证阳光照明和通风,摒弃了传统的周边式布局,提倡行列式布局,并提出在一定的建筑密度要求下,按房屋高度来决定它们之间的合理间距,以保证有充分的日照和房屋之间的绿化空间。这些观点在格罗皮乌斯1929~1930年和H.沙龙等人共同设计的德国西门子城住宅区,40年代初和M.L.布劳耶合作设计的美国匹兹堡的铝城住宅区中都得到充分体现。 厂房公寓----他对建筑功能的重视还表现为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这些观点充分体现在下述建筑中:包豪斯校舍,他在英国和E.M.弗莱合作设计的剑桥伊姆品登学院(1936),以及西柏林汉莎区的高层公寓(1957)。 乡村学院1936年作品----英国平顿乡村学院(Village College,Impington)是在英格兰建造的第四所乡村学院,位于剑桥,由格罗皮乌斯和英国现代主义流派建筑师弗雷合作,在剑桥教育部长亨利·摩利斯的参与协作下完成。大会议厅右侧部分为两层建筑,其余均为单层。整个平面像一个反写的“之”字,入口位于“之”字形的头部,右侧即为会议厅,左侧是成人娱乐活动场所。建筑立面耐人回味,10 个突出的窗户在颇具动感的弧形墙面上投下富有韵律的阴影。建筑设计注重内部功能,外观平实无华,充分体现了现代建筑的设计风格 。
德绍建筑-----“萨克森—安哈尔特州德绍包豪斯建筑”,它建于1925—1926年,为 包豪斯 学校设计, 是 德语Bauhaus 格罗皮乌斯 的 译音 代表作。校舍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共分三部分:①教学楼;②生活用房(包括学生宿舍、饭厅、礼堂、厨房、锅炉房等 , 宿舍为六层,其余为两层);③四层的附属职业学校(与教学楼 由 德语Hausbau(房屋 过街楼连结)。后两部分均为混合结构。从学校步行五分钟即到教员的小型住宅区。设计强调实用功能,充分利用现代 建 筑)一词倒置而成 材、结构,表现简洁、通透,用不对称的造型来寻求整个构图的平衡与灵活性,用非常经济的手段表现出严肃的几何图形 。 以 包豪斯 创立发展阶段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百废待兴的时期, 为 基地,20世纪20年代形成 了 现代建筑中 有助于解决平民百姓 的 一个 住房问题,包豪斯着 重 要派别──现代主义 研究小面积住宅和 建筑 ,主张适应现代大 工业 生产和生活需要 化 , 以讲求 并注意 建筑 功能 单体与群体 、 技术 建筑与环境的 和 经济效益为特征的学派 谐问题 。包豪斯 一词又指这个学派。格罗皮乌斯,著名建筑 的 设计 大师 从房屋到茶壶、台灯 , 他令20世纪 汗牛充栋无所不包。在日常生活用品 的 建筑 设计 挣脱了19世纪各种主义和流派的束缚 中 , 开始遵从科学的进步与民众的 包豪斯强调设计家 要 求 着眼于工业大生产 , 并 要为大多数人生产 实 现了大规模 用美观的物品,而不是为少数 的 工业化 富豪 生产 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