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何占豪

增加 942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566788ab79e801.jpg|缩略图|右|何占豪]]
'''何占豪'''({{bd|1933年|8月29日|catIdx=H何}}),[[中国]][[浙江]]諸暨人,著名[[音乐家]] 。作曲家兼指揮、上海音樂學院教授。歷任多屆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上海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多次受聘任全國金唱片獎評委、[[金鐘獎]][[古箏]]專業評委會主任。 何氏在半個多世紀的創作生涯中,始終探索著一條「外來形式民族化、民族音樂現代化」的路子。主要大型作品有:[[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合作)、交響詩《龍華塔》、絃樂四重奏《烈士日記》、二胡協奏曲《別亦難》、《亂世情》、《英雄淚》、二胡與樂隊《莫愁女幻想曲》。古箏協奏曲《臨安遺恨》、《西楚霸王》、《孔雀東南飛》、箏與樂隊《雲山組曲》、箏樂詩《陸游與唐婉》。交響南音《陳三五娘》等。主要中小型作品有管弦樂《胡騰舞曲》、《伊黎河畔》、古箏獨奏《茉莉芬芳》、《姐妹歌》、歌曲《別亦難》等
何自幼受祖母的影響,愛好[[越劇]]。[[1952年]]加入浙江省越劇團樂隊,開始學習[[二胡]]演奏。[[1957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小提琴]]专业。在校期间,何與[[丁芷諾]]、[[俞麗拿]]等同學成立了「小提琴民族化實驗小組」,希望創作一些受大眾歡迎而又富民族風格的小提琴作品。[[1959年]],何與[[陳鋼]]合作創作了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一举成名。何後來還改編過以[[琵琶]]、[[古箏]]、[[胡琴]](二胡及高胡)、革胡及鋼琴的五重奏版本。除《[[梁祝]]》外,主要作品有弦樂四重奏《烈士日記》、交響詩 《龍華塔》等。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