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耶利米哀歌

增加 5,117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7CEEB" align= center| '''<big>耶利米哀歌</big>''' |- |<center><img src= https://ss2.meipian.me/use…”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7CEEB" align= center| '''<big>耶利米哀歌</big>'''
|-
|<center><img src= https://ss2.meipian.me/users/67502512/origin9d4a4d80fd39010d8497022c96075aa6.jpg-mobile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meipian.cn/3ev637k2 来自 美篇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87CEEB"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作品名称:'''耶利米哀歌

'''外文名:'''Lamentations

'''创作年代:'''旧约耶利米时代

'''作品出处:'''《圣经》

'''文学体裁:'''诗歌
|}
'''耶利米哀歌'''是《圣经》旧约的一卷书,本卷书共5章。记载了犹太人在耶路撒冷和圣殿被毁(公元前五八六年)之后所作的哀歌。<ref>[http://shengjing.jidujiao.com/Lamentations_25_1.html 耶利米哀歌],基督教中文网</ref>

==书卷背景==

耶利米哀歌是 (איכה ʾēḫā(h), Eikha)《[[圣经]]》旧约圣经诗歌智慧书的第六卷。也是圣经全书第25本。在希伯来原文里,书名取自书中的第一个字艾卡!(’Eh-khah′)意思是“何竟!”

希腊文《[[七十士译本]]》的译者把书名称为[[特雷诺]](Thre′noi),意即“挽歌;哀歌”。[[巴比伦塔木德]]采用[[季诺夫]](Qi•nohth′)一词,意思是“挽歌;哀歌”。哲罗姆把它译成拉丁文[[拉曼塔森尼斯]](Lamentationes),此书的英文名字便源自这个字。

哀歌是犹太人饱经悲惨失败和痛苦放逐生涯而有的作品。它的内容决定了年期的范围——五八六至五三〇年。

一至四章那些生动的描写,令人相信这些哀痛的篇章是在城陷不久就写成。第五章的内容显示,剧烈的亡国之痛已经淡化了,但却变成被掳那种延续的苦楚;所以第五章可能是被掳时期的作品。

==书卷简介==

===简介===

这本小书的名称,恰当地道出了本书的内容。这五章圣经,记录了犹太人在耶路撒冷和圣殿被毁(公元前五八六年)之后所作的哀歌。王下二十五及耶五十二提供了历史事实:哀歌的五首诗则捕捉了当时的感伤。

===大纲===

(一)一度骄傲的耶路撒冷的悲惨状况 哀1:1-22

1、城内的惨境 哀1:1-11

2、该城哀诉自己的状况 哀1:12-17

3、该城的认罪和祈祷 哀1:18-22

(二)上帝对罪恶的耶路撒冷的惩罚 哀2:1-22

1、战争、围攻和毁灭 哀2:1-13

2、被虏和痛苦 哀2:14-22

(三)痛苦中的希望 哀3:1-66

1、百姓因痛苦而绝望 哀3:1-20

2、百姓转而对上帝存盼望 哀3:21-41

3、进一步描述上帝的惩罚 哀3:42-54

4、承认上帝恩慈的祈祷 哀3:55-63

5、祈求上帝惩罚他子民的仇敌 哀3:64-66

(四)因犯罪而临到犹大人民的惩罚4:1-22

1、即将临到百姓的灾难 哀4:1-12

2、先知和祭司的罪恶 哀4:13-16

3、犹大王国的灭亡 哀4:17-20

4、预言降于以东的惩罚 哀4:21-22

(五)祈求重得[[上帝]]的悦纳 哀5:1-22

1、[[耶路撒冷]]陷落后百姓的苦境 哀5:1-18

2、承认只有上帝能恢复 哀5:19-22

==书卷作者==

哀歌既没有留下作者的名字。虽然传统的观点不能予以证实,但它也有一点好处,它指出那位受感的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⑵ 作者细致地描述惨剧的经过,相信是一个目击证人;

⑵作者不单捕捉了犹大痛苦的景况,也看见了可怕的审判背后,有更深的信仰根源,因此他可能是一个渊博的神学家;

⑶ 是一个出色的诗人;

⑷ 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他为国家灭亡而悲哀,但也深知唯有经历死亡,才能有新生的希望。

==书卷影响==

哀歌把以色列文学与信仰的三条主线交织在一起:先知透悟立约之神如何审判和施恩;祭司在礼仪中表达痛悔和盼望;智慧人探索苦难的奥秘。写作哀歌的诗人,承受了这三种遗产,把它们集于一身。他不单是文士或记录者,他还亲自用优美精妙的技巧,完成这卷圣经启示之中的瑰宝。

在[[希伯来圣经]],哀歌是「五卷」中的第三卷;五卷是在犹太人每年的节期及禁食中使用的经卷。传统上,[[犹太人]]会在[[埃波月]]九日(七月中)为[[圣殿]]被毁哀哭(悼念[[尼布甲尼撒]]摧毁[[所罗门的圣殿]]及主后七十年罗马将军[[提多]]摧毁的「[[第二圣殿]]」)。在这个日子诵读[[耶利米哀歌]]的习俗,相信始于被掳早期(那时哀歌所描写的悲剧刚刚结束)。耶利米曾记录有八十个来自示剑、示罗、及[[撒玛利亚]]的人,在五八五年前到访圣殿遗址(耶四十一4、5)。而且,撒迦利亚(五一八)提到第五月(埃波月)及第七月(提斯利月)的[[禁食礼]],是一个有七年历史的习俗(七1—7)。

<center>
=== 20.回应痛苦与邪恶:耶利米哀歌和智慧文献===
{{#iDisplay: 7UQuLlJ9Scf |640|360|qq}}
</center>
==参考资料==

[[Category: 241 聖經]]
309
次編輯